名人節儉的事例

解夢佬 0

1. 關于名人的節儉事跡

孫叔敖 ,名敖,字孫叔,出生于楚故都紀南城附近的海子湖邊。

孫叔敖自幼勤勉,品學兼優,相傳少年時曾遇被世人認為見之遭殃的一條兩頭蛇,他為了不使別人再遇這種不祥的怪物,寧愿自己倒霉,將此蛇打死,埋入位于現市藝術博物館旁邊的小山丘里,后人感念他的功德,將此山命名為蛇入山,流傳至今。 孫叔敖是楚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輔佐春秋霸主楚莊王在宓(今河南滎陽東北大敗晉軍,奠定了雄楚稱霸的偉業。以任令尹(宰相)期間體恤民情,悉心國事。

他鼓勵民眾上山采礦,使楚國的青銅冶煉和鑄鐵工藝在當時處于領先地位;他重視水利建設,在河南固始一帶興修了歷史上第一個大型水渠工程期思陂,在楚都紀南城東北修建了大型平原水庫,即現今的海子湖;他嚴明法度,制定實施了許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法令。在他悉心治理下,楚國進入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全盛期。

孫叔敖雖貴為令尹,功勛蓋世,但一生清廉簡樸,多次堅辭楚王賞賜,家無積蓄,臨終時連棺槨也沒有。他過世后,其子窮困仍靠打柴度日。

孫叔敖的高尚品格,備受后人贊譽。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其為“循史”第一。

我國戲劇始祖、楚國當時的戲劇表演藝術家優孟,就曾裝扮成孫叔敖的兒子在楚莊王面前載歌載舞,楚莊王為此而大受感動,并采取憮恤措施厚待孫叔敖的兒子。歷代文人墨客瞻仰孫叔敖墓,寫下了不少詠贊的詩篇。

夏完淳(1631~1647) 南明詩人、抗清將領。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或靈胥)。

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父夏允□為江南名士,與陳子龍等創立□社。

在明末主持清議,糾彈時政,同張溥等人的復社同氣相求,極得人望。夏完淳幼受父親影響,矢志忠義,崇尚名節。

他聰明早熟,天資極高。5歲讀經史,7歲能作文;8歲時隨父赴北京,受到前輩文人的賞識。

后隨父赴福建長樂,12歲時返鄉,拜其父之友陳子龍為師,與杜登春等有志少年組織西南得朋會,成為□社后繼。順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一帶抗清義師蜂起,他隨父夏允□、師陳子龍起兵抗清。

約在投軍前夕,與錢秦篆結婚。清軍陷松江后,其父投水殉難。

夏完淳誓志報國,順治三年春,與師陳子龍、岳父錢□重組義軍,上書南明魯王,魯王遙授完淳為中書舍人,太湖吳□的軍事參謀。吳軍不久潰敗,完淳只身流離到湘鄂一帶,后返家。

順治四年(1647)夏,在故鄉被捕,解往南京。洪承疇親自審問,他拒絕誘降,英勇就義,死時年僅17歲。

夏完淳短暫的一生中,著有賦12篇,各體詩337首,詞41首,曲4首,文12篇。他15歲前的早期作品,受擬古主義影響,內容比較單薄。

如《青樓篇》、《楊柳怨》等詩,描寫“醒來錦袖飄歌院,醉后紅牙唱酒樓”的游冶生活,反映了他作為貴公子的思想局限。但在明亡之后,他投身抗清義軍,所作詩文迥然一變。

表現為:①不再以擬古為主旨,而是直面人生,正視現實。如《軍中有作》、《軍宴》、《江城》、《避地》、《即事》、《翠華篇》等詩,小令《獄中草》,套數《自敘》、以及賡續其父所寫的《續幸存錄》等等,記述了江南亡國之變和自己抗清斗爭的史實。

敘事抒情,都有生活實感。②展示了高昂的抗戰激情和堅定的民族氣節。

他投筆從戎之后,“風駢霜胝,提襟短衣,備人世之艱辛,極忠臣之冤酷”,以血淚寫了《大哀賦》,抨擊了明朝廷弊政,剖析了亡國原因,描寫了“竿木群興,風云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銳”的戰爭經歷,表達了“乾坤重照,日月雙懸”的復國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樣的思想內涵,也見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閩》、《題曹溪草堂壁》、《霸圖》等大量詩中;而在他被捕后寫的《南冠草》中,有了更大的發揚。

如其中《別云間》寫道:“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寄內》:“九原應待汝,珍重腹中身”等句,都充滿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壯志豪情。

③他雖備嘗艱辛,終遭失敗,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揚的樂觀精神。如《哀燕京》詩寫道:“風云江上鐘山氣,夜看牛斗佇中興。”

《土室馀論》文中也說:“嗚呼,家仇未報,匡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

今生已矣,來世為期。萬歲千秋,不銷義魄;九天八表,永厲英魄。”

充滿了光復故土的必勝信念。④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樸直爽朗、慷慨悲壯的創作風格,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如他悼念老師陳子龍的詩《細林野哭》:“去歲平陵鼓聲死,與公同渡吳江水。今年夢斷九峰云,旌旗猶映暮山紫”,“嗚呼撫膺一聲江云開,身在羅網且莫哀。

公乎公乎為我筑室傍夜臺,霜寒月苦行當來”,真摯的戰斗情誼,極為感人。正如陳均在《夏節愍全集序》中所評:“故其忠肝義膽,發為文章,無非點點碧血所化。”

夏完淳的作品先曾編為《玉樊堂集》、《內史集》、《南冠草》、《續幸存錄》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吳省蘭合編為《夏內史集》,頗有遺漏。

嘉慶十二年(1807),王昶、莊師洛編刻為較完整的《夏節愍全集》,14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重加校訂,編印為《夏完淳集》,為今日較完備的通行版本。

史可法(1601~1645)明。

2. 名人節約的故事,一小段就好

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咸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

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 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同志頭腦中的節約意識漸漸淡化了。

現實生活中,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作風的現象不為鮮見。然而一些同志卻不以為然,在有的人看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過去戰爭年代和艱苦歲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現在條件和環境改變了,再提倡這個就不合時宜了;有的認為,是否艱苦樸素是個人生活的小事,吃點、喝點、玩點無礙大局,沒有必要看得那麼重,要求得那麼嚴;還有的認為,時下人們生活講質量、吃穿講檔次,國家也提倡和鼓勵消費,“慷慨花錢”是為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

這些認識與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不相符的。

3. 急求

1)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

』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2)有這麼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

后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豐登。

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 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他疏于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

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

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后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5)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 他一生儉樸,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 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 你在家里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 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于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 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日子啊。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于己于國都有好處,何 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后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 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 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里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 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并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 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 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