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表達生病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古代形容“生病”的詞語有哪些

1 深入膏肓 [ shēn rù gāo huāng ] 指毛病已經無可救藥。

2 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左傳·成公十年》:“醫生;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3 病入骨髓 [ bìng rù gǔ suǐ ] 病到骨頭里。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出自《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4 不可救藥 [ bù kě jiù yào ] 藥: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詩經·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

5 不可救療 [ bù kě jiù liáo ] 病已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

6 不治之癥 [ bù zhì zhī zhèng ] 醫治不好的病。 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出自魯迅《偽自由書·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7 無可救藥 [ wú kě jiù yào ] 藥: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

8 氣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出自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9 病病歪歪[bìng bìng wāi wāi ]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

10 病骨支離[bìng gǔ zhī lí ]支離:殘缺不全,引伸為憔悴、衰殘瘦弱的樣子。形容病中體瘦骨露,衰弱無力。 出自宋·陸游《病起書懷》詩:“病骨支離紗帽寬。”

2. 古代表達“生病了心愛的人卻不來探望”的詩句有哪些

1、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解釋:就算我不到您那里去,難道您就不能到我這兒來嗎

作者:佚名

出自:《子衿》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解釋:人消瘦了,衣帶越來越寬松,我始終不曾懊悔,為了思念她,我寧可自己容顏憔悴

作者:柳永

出自:《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3、久臥病榻無人問,始信人間情難真

解釋:長久的生病在床卻無人問及,相信人間的情誼很難有真心的

作者:佚名

出自:《久病》

4、風雨不憐黃花瘦,急煞階前掌燈人

解釋:風和雨一點也不憐惜瘦弱的菊花.把臺階前點燈的人,急壞了

作者:佚名

出自:《黃花瘦》

5、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解釋: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淚,而天也在階前暗暗飄雨,隔著窗兒,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作者:聶勝瓊

出自:《鷓鴣天·別情》

3. 古代形容體弱多病的詞

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不治之癥、不可救療、氣息奄奄一、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釋】: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6666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譯文】:有病不可以治的,在肓之上,膏的下面,藥效達不到達不到,再也挽回不了。

二、無可救藥 [ wú kě jiù yào ]【解釋】:藥: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

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周 孔子編訂《詩經·大雅·板》:“匪我言耄,爾用憂謔。

多將熇熇,不可救藥。”【譯文】:不要說我老來乖張,被你當作昏憒荒唐。

多行不義事難收場,不可救藥病入膏肓三、不治之癥 [ bù zhì zhī zhèng ]【解釋】:醫治不好的病。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太醫診了診脈,說道:‘……此乃不治之癥。’”四、不可救療 [ bù kě jiù liáo ]【解釋】:病已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

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

【譯文】:現在楚國濫用刑罰,他的大夫逃向四面八方,而為的主謀,來危害楚國,沒有可以治療。五、氣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解釋】: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

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出自】: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譯文】:但是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樣子,請息奄奄,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

4. 用內涵的話形容生病了

從一個貼吧看到的,摘自林爭艷的中華語文網博客。

1. 天子太后生病用“不豫”

《史記·魯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太公召公乃繆卜。”

據漢 班固 《白虎通·雜錄》:“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復豫政也。”也就是說,天子因為有病,不能參與政事了。“豫”有安適的意思,所以也有的時候用“違豫”來諱飾有病:“紹興間醫官王繼先,以顯仁太后初御慈寧宮,春秋高,每違豫,服其藥隨愈。賴是優游東朝,享康寧之福,幾二十稔。”(《中國醫籍考·卷十》)

2. 諸侯病則用“負子”

如《史記·魯周公世家》“史策祝曰:‘唯爾元孫王發 ,勤勞阻疾。若爾三王是有負子之責於天,以旦代王發之身。’”

負子意為背棄子民,《白虎通·雜錄》中說:“諸侯曰負子,諸侯子民也,言憂民不復子之也。”也有用“負茲”的,徐彥解釋說:“諸侯稱負茲,謂負事繁多,故致疾。”一說“茲”有蓐席之義,“負茲”即“負蓐”,有伏枕臥床之義,用以委婉表示患病。

3. 古代的士患病說法和天子諸侯是不同的。他們說“負薪之憂”“采薪之憂”“采薪之疾”等詞語。例如:“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禮記·曲禮上》)也就是用自己不能砍柴等話語來諱言生病了。《孟子·公孫丑下》也說:“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

4.不僅天子諸侯對說生病非常忌諱,普通人也是如此。儒家講究“禮之用,和為貴”,因此“不和”就成了生病的代稱了。

跟“不和”類似的還有“不安”“不適”“不快”“違憂”等詞語。

如唐 韓愈 《鳴雁》詩:“違憂懷息性匪他,凌風一舉君謂何?” 錢仲聯 集釋引 陳景云曰:“違憂懷息,即有病求息義。”

5.對于病得嚴重,古人有“不起”“大漸”“伯牛疾”“伯牛災”等說法。但在程度上有不同。“不起”表示不能起床,用作諱飾患重病。“漸”有“加劇”的意思,“大漸”就表示病危了。而“伯牛疾”“伯牛災”是說得了不治之癥。它源于《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是孔子的弟子,姓冉名耕,因為身患不治的惡疾,孔子拉著他的手深感惋惜。

【關于病重,還有一個常見的簡單詞是“篤”,病篤,即病得很嚴重。】

5. 用內涵的話形容生病了

從一個貼吧看到的,摘自林爭艷的中華語文網博客。

1. 天子太后生病用“不豫”

《史記·魯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太公召公乃繆卜。”

據漢 班固 《白虎通·雜錄》:“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復豫政也。”也就是說,天子因為有病,不能參與政事了。“豫”有安適的意思,所以也有的時候用“違豫”來諱飾有病:“紹興間醫官王繼先,以顯仁太后初御慈寧宮,春秋高,每違豫,服其藥隨愈。賴是優游東朝,享康寧之福,幾二十稔。”(《中國醫籍考·卷十》)

2. 諸侯病則用“負子”

如《史記·魯周公世家》“史策祝曰:‘唯爾元孫王發 ,勤勞阻疾。若爾三王是有負子之責於天,以旦代王發之身。’”

負子意為背棄子民,《白虎通·雜錄》中說:“諸侯曰負子,諸侯子民也,言憂民不復子之也。”也有用“負茲”的,徐彥解釋說:“諸侯稱負茲,謂負事繁多,故致疾。”一說“茲”有蓐席之義,“負茲”即“負蓐”,有伏枕臥床之義,用以委婉表示患病。

3. 古代的士患病說法和天子諸侯是不同的。他們說“負薪之憂”“采薪之憂”“采薪之疾”等詞語。例如:“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禮記·曲禮上》)也就是用自己不能砍柴等話語來諱言生病了。《孟子·公孫丑下》也說:“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

4.不僅天子諸侯對說生病非常忌諱,普通人也是如此。儒家講究“禮之用,和為貴”,因此“不和”就成了生病的代稱了。

跟“不和”類似的還有“不安”“不適”“不快”“違憂”等詞語。

如唐 韓愈 《鳴雁》詩:“違憂懷息性匪他,凌風一舉君謂何?” 錢仲聯 集釋引 陳景云曰:“違憂懷息,即有病求息義。”

5.對于病得嚴重,古人有“不起”“大漸”“伯牛疾”“伯牛災”等說法。但在程度上有不同。“不起”表示不能起床,用作諱飾患重病。“漸”有“加劇”的意思,“大漸”就表示病危了。而“伯牛疾”“伯牛災”是說得了不治之癥。它源于《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是孔子的弟子,姓冉名耕,因為身患不治的惡疾,孔子拉著他的手深感惋惜。

【關于病重,還有一個常見的簡單詞是“篤”,病篤,即病得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