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應激易得胸部頑疾 4招幫你找回健康身心

解夢佬 6 0

目錄:第一章:心理應激易得胸部頑疾 4招幫你找回健康身心第二章: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應對第三章:怎樣控制心理應激近日,一市民由于心理應激導致了身體健康也會出現了狀況。這究

目錄:

第一章:心理應激易得胸部頑疾 4招幫你找回健康身心

第二章: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應對

第三章:怎樣控制心理應激

近日,一市民由于心理應激導致了身體健康也會出現了狀況。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什麼是心理應激?心理應激怎麼辦?如何治療心理應激?接下來請看小編下文的詳細解釋吧,并給大家推薦了4大帶你遠離心理應激的妙招,趕快學學吧。

心理應激易得胸部頑疾 4招幫你找回健康身心

老徐,今年45歲,在某市政機關做了20余年的行政工作,現已在重要崗位做領導工作將近5年之久。由于他做事認真細致,頗受上級領導的器重。5年前,正當老徐即將得到進一步提拔之際,豈料,一封指認其犯有貪污受賄等多項罪責的匿名信,使得原本順利的晉升過程毀于一旦,老徐也因此被暫停原職,接受相關部門的審查。

經過多方查證、核實,審計部門并未找出任何不利于老徐的罪證。此事最終得到澄清,這封信不過是老徐的一個下屬因平日里對其心存不滿而對他實施的報復手段,事后,這名職員除了接受嚴重處分之外,還被調離并下放至某個小單位。而老徐仍繼續維持原職,但因晉升一事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只能等待下次機會了。

漫漫求醫路

這件事雖已告一段落,但老徐卻從此多了一個壞毛病,就是常常感覺胸有些隱隱作痛,并且這種疼痛感時有時無、時輕時重。剛開始,老徐以為心臟出了毛病,就到當地的各大醫院做了相關檢查,結果并未查出任何明顯的器質性問題。隨著疼痛的不斷變化,慢慢地,老徐開始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胸部的任何不適感。

他參看了大量的醫學書籍和網上的些資料,除了購買一些包括血壓計在內的自測儀器和大量的營養保健品之外,還要每日定期數脈搏、測血壓等,長期背動態心電圖儀器,一旦稍有異常或有疼痛發作,老徐就讓家人撥打“120”叫急救車。可結果卻適得其反,老徐覺得胸口痛的范圍在不斷擴人而且還越來越重,發作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老徐感到事情愈來愈嚴重,便更加頻繁地去醫院做檢查,看遍各大醫院的名醫,CT、MRI等檢杳都做了,但仍沒有發現問題所在。醫生向他保證說他身體并無大礙,也有人推測他可能是因為過于勞累所致,建議他休息一段時間。老徐也曾嘗試過休假、外出旅游、營養保健等各種辦法,可不論采取何種措施,疼痛依舊存在。

由于誰都解釋不了他疼痛的真正緣由,老徐更加緊張和不安,有時晚上也睡不好覺,害怕病情會愈發嚴重。在一次次住進急診病房后,疼痛又逐漸自行緩解了。頻繁的折騰,使老徐的家人疲憊不堪,他的工作和仕途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萬般無奈之下,老徐才在熟人的推薦下,不遠萬里來到精神專科醫院求助醫生。

在仔細詢問病史及相關背景之后,我發現老徐的軀體不適具有下列特點:

1、老徐反復陳述軀體不適癥狀,不斷尋求各種醫學檢查,但均得不到相應的陽性結果,也并末證實有任何器質性病變;

2、醫生反復說明該疼痛癥狀并無軀體基礎,經過醫生的再三保征,老徐的擔憂和軀體癥狀仍不能減輕;

3、查閱相關資料,反而更加重了軀體不適感,此外,還常伴有焦慮或抑郁情緒;

4、老徐胸口疼痛的出現,與這次被下屬誣告、晉升受阻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醫生還了解了老徐的性格特點——心胸狹窄、較為敏感且處處要強,這些,性格特點使他對被誣告一事始終難以釋懷,老徐自覺在此事發生后內心有強烈的憋悶、委屈感,同時有想要采取某種措施報復那個人的沖動,但又明知不可以這樣做。內心強烈的沖突使老徐更感無措,不知該如何發泄,之后才出現胸部的不適感,而且疼痛越來越強烈。

對機體不適的敏感闕值降低,密切關注軀體變化往往會增加軀體不適的發生,這些均是引發老徐病情惡性循環的因素,進一步驗證了老徐軀體不適感與其心理因素、個性特點與內心沖突密切相關,表明老徐所患的是一種名為“軀體形式障礙”的疾病,它屬于焦慮癥的一種,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征的精神疾患。由于對此疾病的識別率較低,往往使得大部分患者長期就醫于綜合醫院門診,從而貽誤了最佳救治時機,導致患者長期被病痛折磨,也浪費了大量的醫療資源。

該商的冶療措施,可大體分為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與其他三大類,針對老徐本身的情況,選用了藥物合并心理冶療的方案。

藥物治療

目前多選用抗抑郁劑,以選擇性5-羥色氨攝取抑制劑為一線藥物,不推薦苯二氮卓類藥物。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措施之一,從分析疼痛的可能來源、找尋疼痛緩解或加重的規律、面對應激事件可能存在的歪曲認知、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可行的應對策略和先取適當的宣泄方法、經行放松訓練等多個方面入手,最終達到讓患者逐漸了解和控制疾病,改變基對疼痛的錯誤認知,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的不良影響,減少軀體不適的發生頻率和程度,使患者對實際的軀體狀況與健康狀態有更為恰當的評估。

此外,針灸治療對心理應激障礙也有效,可以試用。

心理應激的4大治療方法

1. 環境治療:

這是應激相關障礙的主要治療之一 ,應盡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脫離引起精神創傷的環境 ,轉移或消除應激源。通過疏泄、解釋支持、鼓勵、指導等,幫助病人擺脫痛苦,認識疾病,面對現實,配合治療,提高適應能力。

2.藥物治療

對焦慮、恐懼不安者,可使用抗焦慮藥;對抑郁癥狀突出者,可選用丙嗪、阿米替林塞樂特等抗抑郁藥;對有妄想、幻覺、興奮激動者可應用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維思通等,癥狀消失后可繼續服藥數周再停藥。

3.支持治療

通過集體宣傳與個別談心,針對病人的生活事件、心理沖突、性格特征與挫折帶來的不良心理,倡導積極的應對方法,開展自救、互救的心理支持,共同尋找擺脫心理危機的出路。達到重新適應生活、回歸社會和促進精神健康的目的。

4.就地治療

心理障礙不是重性精神疾病,一般主張現場救治,很快康復,后送治療,效果較差,且可能會出現新的病員。

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應對

1.心理應激的定義

應激是指個體“覺察”環境刺激對生理、心理及社會系統過重負擔時的整體現象,所引起的反應可以是適應或適應不良的。

2.心理應激對健康的影響

適度的應激對健康和功能活動有促進作用,使人產生良好的適應結果。一場急性心理應激之后對于一個健康人來說引起的可能只是一個新的心身反應,但對于患有某些重病(冠心病、高血壓)的病人,強烈的心身反應可導致致命性后果。而長期的超強度的應激則使人難以適應,最終也必然損害人的健康。

心理應激還可同其他因素一起引起新的疾病,心理應激引起內環境紊亂,引起過度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從而使人處于對各種疾病的脆弱易感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其他致病因素的侵襲或個體有不良遺傳因素,就很可能發生新的疾病。至于患哪種疾病,主要取決于其他致病因素的性質和遺傳素質(即哪個器官脆弱易損),心理應激主要作為一種非特異的致病因素而起作用。

在應激狀態下,大腦皮層統一指揮和控制著人的各種活動,身體的生理反應機制是大腦通過植物神經系統、下丘腦——腺垂體——靶腺軸和免疫系統進行調節的,這些生理反應又通過反饋機制影響著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使機體盡可能從應激所造成的紊亂中恢復過來。

生活環境也能構成應激源。自然與社會環境的改變與持續變化,生活社區的綜合因素是值得關注的應激源。

應激源的分類,按數量可分為:①散在發生的客觀事件應激源;②某段時間內社會生活事件和困擾的總和。按作用時間可分為:①急性實驗室應激源;②短期自然應激源;③長期自然應激源。按事件性質可分為:①人際事件;②非社會事件。

3.應對心理應激的方法

控制應激事件或應激反應的對策稱為應對。是個體對付困境,適應和擺脫某種情境的過程。應激事件可引起負性情緒、損害認知功能,并普遍激發機體的反應系統。應激體驗又可重新調整自身以及對環境的控制。應對分為情緒指向性應對和問題指向性應對兩大類。

應對心理應激的方法有:

(1)回避或逃避過強的心理應激源,或用樂觀、心胸寬大的態度處理負性生活事件;

(2)增強自己耐受挫折的能力和應對能力;

(3)學會各種放松技術,使心身放松;

(4)取得社會支持以解決問題。

怎樣控制心理應激

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難題,在困難面前會感到壓力,這就是心理應激,應激能調動體內的能量,對生命活動有積極意義。但強烈而持久的應激反應,往往使人心力交瘁,對心身健康起干擾破壞作用。因此,控制應激反應,是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1)控制應激源:

目前一些國家通過心理社會環境的改造、生活方式的改善,行為類型的糾正等措施,使機體適應激源的刺激 醫學教 育網收集整理 。從個體來講,提高心理素質,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避免強烈而持久的應激狀態,則是一種最根本的自我保持措施。學者蒙田說過:“外部世界不會傷害我們、自己的心理障礙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同是一件事,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對待方式,心胸開闊的人,對什麼事都能想得開,放得下;多愁善感的人,遇到區區小事也可能心神不寧。古人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就是說,人只有在逆境中生活才能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2)改善應對水平:

精神世界充實,有旺盛進取心的人,才能有效處理各種緊張情景,一個具有明確奮斗目的人,在挫折和緊張場合,會更快地恢復心理平衡。作為人的態度和信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平時要加強世界觀的改造,樹立大無畏的無產階段人生觀,就能戰勝一切限難險阻。當然,在提高自己應對水平的同時,還要充分估計自己的應對能力。對自己能力估計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對應對做出正確反應。

(3)尋求支持:

一個人一般有三大支持系統:家庭、單位和社會。在臨床醫療工作中,不可低估病人親屬、同事、單位領導對病人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醫生要充分運用這些資源,幫助病人戰勝困難。個人處于應激狀態時,也應從這三大支持系統中尋求幫助。

(4)適當運動:

體育運動除了能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和吸收外,還可以轉移對應激源的注意力,解除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5)藥物控制:

藥物能使精神放松,暫時緩慢心身緊張。但不能持久,而且有一定的不良反應,長期服用還可造成藥物依賴。因此,只有在過度緊張時在醫生指導下慎重服用。

(6)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對付應激安全有效的辦法。心理治療的方法很多,可根據情況適當選用。

總結:擁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不但對心理好,對身體健康也好,因此如果你有心理應激癥狀,就趕快照著小編提示的方法治療吧。(文章原載于《心理與健康》,刊號:2012.02,作者:王娜,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