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中共同發展進步、實現優勝劣汰,在合作中謀求更好的共存方式。在英語中被稱為“copetition”是competion(競爭)和coopearation(合作)的組合詞語,這就是競合關系,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說說看哪些主星有競合意識,競合關系究竟有什麼作用。
明王朝敗因——不懂競合
明朝的襄陽王朱翊銘是個很會理財的人,他搜刮百姓、克扣屬下俸祿、刻薄封地的守城將士,著實積聚了一堆數都數不清的巨額財富。他還是一個很節儉的人,明末張自忠作亂,大掠八方,他也不肯拿出銀子來完善軍備,堅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行為風格。
后來張自忠攻破襄陽,朱翊銘總算明白了命比錢重要這個道理,他跪在張獻忠面前磕頭如搗蒜:“只要將軍不殺我,我的錢財全是你的。”張獻忠哈哈大笑:“我殺了你,錢財不照樣的是我的麼?”說罷就把朱翊銘一刀咔嚓了。
無獨有偶,當時分封洛陽的福王朱常洵也是一個理財有術的人。李自成圍攻洛陽,將士們穿著單衣作戰,請求福王給每人發一件棉襖。這老哥們臉一跌道:“城破了,死的又不是我一個,憑啥讓我出錢?”這個答復讓守城將士火冒三丈,把兵器一丟就撒手不干了。李自成進得城來不斷咂舌,如此要錢不要命的家伙還真不多見,明朝的王爺都是些什麼玩意啊?后來,朱常洵被李自成洗凈剝光,丟進大鍋里和梅花鹿一道燉熟了給將士們分吃;他的萬貫家財也全資助了闖王。
為了剿滅流寇,崇禎皇帝要求朝中官員捐軍餉,朝中大臣個個哭窮,好不容易才捐了個幾十萬兩;后來李自成進京,他們為了保命,交出銀子7000萬兩,但錢雖交了,命也沒保住。
看了上述故事,讀者朋友可看出些許明朝亡國的原因?這些王爺、大臣們甚至皇帝統統是不懂“競合原則”的笨蛋。競合原則的意思是隨著時與位的轉變,共同利益體的人可以存在內部競爭,但面對其他利益體,應當聯合起來參與新的競爭。譬如:“我在家里,與我的弟兄竟爭;我與我的弟兄,聯合起來與表兄弟競爭;我與我的弟兄、表兄弟聯合,與鄰居競爭;我與兄弟、表兄弟、鄰居合作,與鄰村競爭……。”一個團隊的成員懂得競合原則,便能形成極強的合力;但如果他們搞錯了競合對象,團隊就會內訌不斷,一盤散沙。
大明王朝正是一個缺乏“競合機制”的團隊,幾乎所有的成員都在算計、提防共同利益的伙伴,并希望利用手中的資源與外部競爭對手合作,結果卻錢財散盡,性命不保。這般血光蕩漾的例子應是發人深省的,但中國人似乎天生缺乏競合意識,常常找不準自己真正的競爭對手,即便是現代社會,依然有大把缺乏競合意識的個人、團隊。
競合原則的現代企業應用
傳統的中國企業是無視競合原則的典型,曾有企業家表示,老板和員工是天生對立的關系。老板想員工多干活,少拿錢;員工則希望不勞而獲;所以老板和員工整天都在相互算計。這樣的企業很難做大做強,假如老板是皇帝,員工是將軍;皇帝整天算計將軍,將軍不造反就算人品爆發了,還能指望他給你開疆擴土?當然,將軍算計皇帝也沒有好處,假如皇帝垮臺了,將軍就成了敗軍之將,也得失業;如果將軍向競爭對手出賣了皇帝,那麼他自己會更倒霉——哪個新皇帝敢用曾經背主的將軍?在中國,許多一度輝煌的企業不是亡于外敵的強大,而是亡于內耗過多。
所以,一個充分遵循競合原則的團隊,即便是因實力不濟而失敗,也會得到對手的尊重;一個缺乏競合意識,分不清盟友和對手,整天內訌的團隊,就算暫時沒失敗,也會被人當做將要收拾的對象惦記上。
競合原則在不同個性上的呈現
那麼什麼樣的人缺乏競合意識呢?開創型主星中缺乏競合意識的人最多;他們多具備某一項過人的能力,同時有著開創事業的勇氣,因此常常犯下剛愎自用、輕視盟友的錯誤,最后深受其害。以開創型主星七殺的代表人物關羽為例,他本該聯合東吳,抗擊曹魏,但他過于自信,兩面樹敵,終于兵敗身死。而另一開創型主星破軍的代表人物張飛,也是因為得罪屬下軍士而慘遭暗殺。
緊隨其后,領導型主星的人中缺乏競合意識的人也為數不少。這一類型主星的人多有天生霸氣,希望處于團隊最核心的位置,說一不二;倘若有人挑戰他的權威,他會不計后果先將其搞定。譬如天府星的孫權因為聯盟領袖的位置被劉備挑戰,發動了針對蜀漢的荊州戰役;而紫微星的劉備為報荊州之仇,一意孤行發動伐吳戰役,結果導致孫劉聯盟瓦解,蜀漢實力大損。如果他們多一些競合意識,認清楚誰是真正的對手,曹魏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
相對而言,支援型主星與合作型主星的人競合意識要強得多,他們多善于整合資源,將他人所長為己所用。所以,歷史上常常出現這樣的怪現象——能力出眾者多無善終,而才資平平,善于合作者卻能成大業。劉邦得天下而項羽身死,衛青建奇功而李廣殞命都是這樣的例子。因為不遵循競合原則,過人的能力反倒成了“坑爹”的禍害,天底下還有比這更悲催的事情嗎?
以上就是紫微解讀團隊競合關系的全部內容,更多紫微斗數資訊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