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自在菩薩的自在是什麽(下)

解夢佬 7 0

觀自在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民間多以觀音菩薩相稱。雖然名號代表的菩薩一樣,但名號本身卻各自有不同的含義,例如觀世音菩薩的觀世音,就是觀察眾生,聆聽民音的意思,那麼觀自在又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法自在

法自在,即觀世音菩薩能夠修行世間一切法門,因為修行已經圓滿,所以一法通,法法通,凡事佛門法門,觀世音菩薩都能夠修煉,亦能演說一切法,普令眾生,受法圓滿。

勝解自在

勝解的意思就是指菩薩能夠在佛法里面去得明確的解釋,并且還能夠明悟具體的含義,而且還能夠授業給其他佛門弟子,讓他們也明悟佛法的一切解釋和含義。

智自在

觀世音菩薩修行多年,終證果位,自身已經是功德圓滿,獲得了佛祖的加持,自身智慧無窮無盡,善說法要,明確世間一切真諦,明悟宇宙一切變化,能輕松與人辯論佛學法門,又如眾生愛樂,歡喜受化。

因此看完觀自在菩薩的十自在,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觀自在菩薩也不一定特指觀世音菩薩,因為觀自在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自在的菩薩,指的就是菩薩喜歡用慧眼來觀察眾生的疾苦,以此來明悟自身,救苦救難,身心自由自在,處處化身救世人,圣號更是多不勝數,因此凡是能觀察真理獲得痛苦解脫者,都叫觀自在菩薩。

推薦閱讀:過午不食是什麼 如何在修行中培養定力 如何才能佛法入心

觀自在和觀世音是同一個菩薩嗎

凈空法師---觀世音這個名號著重在教化眾生,觀自在這個名號著重在自己修行,著重在自利,觀世音著重在利他,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自利利他都功德圓滿。


觀達自在,這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入這個境界才稱為觀自在菩薩。又觀機往救,這就是跟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來應。

下面介紹,「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淺說,則觀世人稱念彼菩薩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觀世音」。觀世音這個名號著重在教化眾生,觀自在這個名號著重在自己修行,著重在自利,觀世音著重在利他,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自利利他都功德圓滿。底下一句說,「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而自在拔苦與樂,故名觀自在」。這是菩薩的德號,教育,重要的教育,我們從經典里面深深的體會到、深深的認識到,世出世間還有比這個教育更重要的嗎?找不到!佛是我們的老師,菩薩是我們的學長,菩薩是跟佛學,沒畢業,但是他的年級比我們高。等覺菩薩是最高的,我們現在初學才一年級,他是五十一年級,比我高太多,但是他還是我們學長,他沒畢業,他畢業就成佛了。所以我們跟菩薩的關系要搞清楚,跟阿羅漢的關系要搞清楚,都是同學,先后同學,年級比我們高一些。

「進言之,如法藏之《心經略疏》曰:于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自在)。又觀機往救,自在無失,故以為名(觀世音)。前釋就智,后釋就悲」。這是《心經略疏》解釋菩薩的名號。于事是事相,理是理體,理事無礙的境界。觀達自在,這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入這個境界才稱為觀自在菩薩。又觀機往救,這就是跟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菩薩就來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只要真誠心去感,菩薩肯定有應。關鍵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凈心,清凈心就是沒有雜念。當然人遇到大災難的時候,肯定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不善業感召。不善業有過去造的,有現前造的,過去、現前都可以懺悔。如果沒有懺悔,求觀音菩薩來救你,觀音菩薩沒有法子來;你真正懺悔,后不再造,有求必應,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過去造的罪業懺悔,感應特別明顯,現前所造重大的罪業,真正懺悔也行,這個自古至今都有這個例子,所以菩薩真正慈悲。我們中國諺語所謂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再惡的事情,五逆十惡,就怕你不肯回頭,回頭是岸,回頭就有救。

“觀自在菩薩”,什麼叫“觀自在”

觀自在是什麼意思,玄奘認為含“觀照縱任”之意,即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所以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可見於《般若心經》。太虛大師認為: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洞徹世間“五蘊皆空”的真實相,而達到“觀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五蘊為世界、為我,所以不能照見五蘊皆空。而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眾人苦難為苦難,這樣則成為無我的大慈大悲,成立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功用。

觀自在是什麼意思,一般來說:觀自在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自在的菩薩,不一定特指補怛落迦的觀世音菩薩。菩薩依德立名,有某種特殊功德,即名為某某。如《華嚴經》中便出現若干同名同號的菩薩。印順法師依此認為,誰有觀自在的功德,誰就可以名為觀自在。觀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觀察,由此洞見人生的究竟。自在指擺脫了有漏有取的蘊等系縛,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經上說,八地以上的菩薩,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薩的觀自在者。所以凡是菩薩登地,通達真理,斷我法執,度生死苦,即可名觀自在。而《心經》開頭的“觀自在菩薩”,便是依此義而言的。

觀自在的另一層含義是什麼,星云大師:“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意思是說,只要你能觀照自己,你能認識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人生在世,如果有錢而活得不自在,人生也沒有什麼樂趣可言。偏偏人在世間上,“有”就是有罣礙,就是有煩惱,因此有許多人有金錢“有”得不自在;有家庭“有”得不自在;有愛情“有”得不自在;有名位“有”得不自在。因為“有”,所以不自在。如果能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的“八風”境界里,都能不為所動,你自然就能自在解脫了。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什麼?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兩種最通用的譯法是: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是鳩摩羅什舊譯, 玄奘新譯為觀自在,這是同一梵語的不同傳譯。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觀世音

自修義:觀世音,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達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認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別聲音,受外境例如贊嘆或誹謗所動,所以生起煩惱并促成惡業,從而受輪轉生死的苦報。而觀察分析世間音聲的虛妄不實,能不受所動,達到“如如不動”大解脫境。《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說自己正是因為達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被當時的如來所贊嘆并賜名“觀世音”。

度他義:觀世音,指的是這位菩薩能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并救拔其苦。《法華經普門品》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圣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悲華經》中說,寶藏佛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賜名為“觀世音”。

觀自在
特指:Avalokiteśvara,玄奘認為含“觀照縱任”之意,即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Avalokita為“觀”,iśvara為“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所以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可見於《般若心經》。 太虛大師認為: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洞徹世間“五蘊皆空”的真實相,而達到“觀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五蘊為世界、為我,所以不能照見五蘊皆空。而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眾人苦難為苦難,這樣則成為無我的大慈大悲,成立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功用。
通指:觀自在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自在的菩薩,不一定特指補怛落迦的觀世音菩薩。菩薩依德立名,有某種特殊功德,即名為某某。如《華嚴經》中便出現若干同名同號的菩薩。印順法師依此認為,誰有觀自在的功德,誰就可以名為觀自在。觀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觀察,由此洞見人生的究竟。自在指擺脫了有漏有取的蘊等系縛,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經上說,八地以上的菩薩, 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薩的觀自在者。所以凡是菩薩登地,通達真理,斷我法執,度生死苦,即可名觀自在。而《心經》開頭的“觀自在菩薩”,便是依此義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