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牛年元宵節是公歷幾月幾號,來歷風俗習慣
2020-09-12 20:46:46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元宵節都是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月十五快樂鬧元宵這一說法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也更多人在記農歷的時候更加關注新歷的時間,因為工作等等都是根據新歷,所以很多人就想知道2021年的·元宵節是在公歷的幾月幾號,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說說。2021年元宵節公歷幾月幾號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正月(小)十五 屬牛【宜】赴任 求嗣 嫁娶 納財 搬家 移徙 納采
結婚 藏寶 訂婚 領證 動土 修整道路
【忌】祭祀 開張 立券 開倉 求醫 裝修 破土 開業
開倉 栽種 豎柱 修造 筑堤 掘井 安葬 啟鉆 納畜
蓋屋 上梁 解除 祈福 造橋 開市 開工 經絡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后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2021年元宵節有什麼特色習俗
吃元宵民間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陜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