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名什麼節,月餅節
2020-09-16 19:36:15 每個節日都會有著每個節日存在的意義,甚至每一個節日都有著相對應的故事和飲食習慣風俗講究,就像是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中秋節也有特定要吃的東西,那就是月餅,因此中秋節也叫月餅節,那麼在中秋節這一天還有什麼飲食習慣和有趣的說法叫法呢,下面這篇文章將會給大家講到有關的說法。中秋節還叫什麼
中秋節又叫仲秋節、秋節、月夕節、玩月節、拜月節、八月會、追月節、團圓節。1、仲秋節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2、秋節根據節日時間,中秋節在秋季的八月十五,所以又叫“秋節”、“八月節”、“八月半”;3、月夕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與之相應,又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于常時;4、玩月節是日,古代有月下游玩、設宴賞月的習俗,所以被稱為“玩月節”;5、拜月節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中秋節要吃什麼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糍粑是一種信物,圣潔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即喻示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山東慶云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中秋的傳統習俗
吃月餅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