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冬至有什麼活動,冬至飲食

解夢佬 11 0

冬至有什麼活動,冬至飲食

2020-09-21 20:05:42   在咱們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里面,有著很多特別節日,這些大都是從古時候就留傳下來的,有著不同的寓意,而二十四節氣,不僅是古人根據天氣變化推算出來的東西更是每個節氣都代表著一個小節日,那麼在冬至的時候有什麼活動的呢,并且冬至一般會有幾天呢,這些都是今天會給大家說的東西。
 

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的傳說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冬至的飲食習慣

“吃冬至肉”
是南方冬至掃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有許多規矩。加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供冬至團”
也見于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面團,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卜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