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個節氣是什麼意思,這天有什麼特點
2020-09-21 20:30:54 冬至是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的一個節氣,冬至的到來也意味著冬天的到來,但是既然古人費盡心思去想出了二十四節氣的一個說法來代表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那麼就一定不僅僅是一個名字那麼簡單,在冬至這一天一定是有著其特殊的天氣特點,那麼這個節氣是什麼意思呢代表著什麼含義,今天給大家說說看。冬至這個節氣是什麼意思
在天文學中,冬至是位于北半球的國家白晝最短的一天,同時也是太陽距離接近地面最近的一天。過了冬至時節,我們即將正式步入寒冷的冬季,接受寒冷冬風的洗禮,所以大家在健康上要多多注意,穿衣打扮都要以暖胃中心為好,切莫“不要溫度要風度”。據相傳冬至的起源是一次重大的都城規劃,至今還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時間追溯到3000多年之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陽的前身“洛邑”城中測出了天下之中的位置,并稱其為土中,也是這一項舉動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冬至日的基礎。
冬至天氣特點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冬至的習俗特點
捏凍耳朵其實這里的凍耳朵就是大多數人所說的餃子,凍耳朵是餃子的俗稱。餃子的由來是古代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之后,回到故鄉看到鄉親衣不蔽體飽受風寒,更甚者耳朵都被凍爛了,所以叫弟子將羊肉與一些驅寒藥材處理之后,用面皮包成餃子模樣,分發給鄉親食用。病愈之后的鄉親對此食物大為喜愛,故每逢冬至都爭相模仿做著吃,并流傳至今。
釀酒
客家人認為冬至是最好的釀酒時節,在此時釀出的酒酒香濃厚,令人回味無窮,還可久藏不壞,故冬至釀酒已經成為了如今客家的習俗。
吃湯圓
吃湯圓在我國早有了悠久的歷史,舊時在江南尤為的盛行,也是我國的著名冬至食俗之一,甚至在民間還流傳著“吃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在冬至時節吃湯圓又被稱為“冬至團”,不僅可以用以祭祀,也能贈送給親友。然而在現如今,隨著社會工業的發展,湯圓也不算是多稀有的食物,一年四季都能夠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