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的含義,相關的民間民俗活動有哪些
2020-09-22 19:52:22 中國從很久以前古人便通過一代又一代的經驗積累得出了和天氣有關系的二十四節氣算法,二十四個小的節氣概括了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并且每一個節氣還代表著一個小節日,對應著其特殊的風俗習慣和民俗活動,那麼小寒節氣有著什麼含義呢,與其相關的民俗活動有哪些,想必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知道的事情。小寒節氣的含義
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還處于“二九”的最后幾天里,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于小寒節氣之后的大寒,處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大寒。小寒的時間
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285°。對于中國而言,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是最低的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小寒時節的民間習俗
我國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桿如撐船般劃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臘八節一般是在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之間,所以有了小寒和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吃臘八粥最初是為了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記載0:“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