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能不能穿白色衣服 紅色更吉祥
2020-09-30 21:44:11 春節是中國一年之中最大的一個節日,在春節的時候人們不僅能夠放松自己更是能夠和親朋好友齊聚一堂,雖然如此但是在古代甚至延伸到了現在,關于春節的時候還是有著很多的規矩需要遵守的,特別是在一些比較保守的地方,這些規矩一直流傳至今,今天就來說說新年的時候能不能穿白色衣服。新年能不能穿白色衣服
傳統上白色是不吉利的象征。在中國古代的五方說中,西方為白虎,西方是刑天殺神,主蕭殺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義、處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無血色、無生命的表現,象征死亡、兇兆。
關于紅色有一個傳說有一個妖怪叫夕,專門在三十晚上去人類的家中抓人作為自己的食物但是這妖怪有一個弱點就是怕紅色的東西,于是人們就把三十晚上叫做除夕,窗戶上貼的窗花也是紅色的,人們的衣服也都穿紅色的,不僅可以辟邪,還可以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家庭興旺。
因此新年中紅色是中國人延續幾千年的傳統,紅色代表吉祥如意,而白色在傳統意義上象征死亡、兇兆,中國是個尊重傳統的國度,在這個喜慶的節日里,當然是要驅除兇邪大吉大利,所以過年人們不會穿白色衣服。
春節的年前習俗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前除舊布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愿望。
新年的傳統風俗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春節,狹義上是指農歷正月初一,廣義上是指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節又稱過年,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春節期間均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為主要賀歲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春節是敦親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活動依循祖上規矩,進貢上香,叩拜行禮,莊重肅穆,一絲不茍。拜神祭祖習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春節習俗活動甚多,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就廣東而言,可分為粵中(珠三角)、粵西、粵北、粵東(潮汕、客家)幾大地域,各具人情風韻。廣東有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說在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掃衛生,除舊布新,貼年紅(揮春),迎接新年。年末的除夕,祭祖、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辭舊迎新的幾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