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年初四要回外婆家 個別地方大年初四回外婆家
2020-10-17 13:29:42 小學的時候想必大家都聽過一首歌,非常的耳熟能詳,那就是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是非常好的一首歌,也能勾起很多人對于外婆的思念,外婆也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人,外婆家的味道這類網絡詞語也很好的表達出了外婆的好,所以今天就打算來說說在大年初四的時候為什麼要回外婆家。大年初四為什麼要回外婆家
看每個地方的習俗,很多地方是大年初二的時候會回娘家也就是 外婆家,但是也有的地方是在大年初四的時候回,代表著為外婆送去真摯的新年祝福。大年初四的習俗
大年初四,“迎灶神送火神”。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北方有些農村風俗,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四的時候會吃什麼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宴會有酒有菜,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