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為什麼不能出門 民間說法七不出門
2020-10-24 14:46:05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大家過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往回走回到家中,但是也正是因為時代的進步很多人在過年的時候會選擇出門游玩之類的,但是在咱們的古代關于過年的時候有著不能隨意出門的說法,這些日子里包括了大年初七,那麼為什麼大年初七的時候不能出門呢。年初七為什麼不能出門
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說法來源于土家族: 土家族人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對一些不理解的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賦予了一種神秘的內涵。這種神秘的內涵便成了土家人生產生活中的禁忌。大年初七是七煞日,也叫“人日子”。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長輩們為了家里的人都能好好呆在家里,都在這一天吃面條,意思是能綁住他們的腿,不讓小孩子到處亂跑,以免被鬼帶走。
大年初七是什麼日子
農歷正月初七,也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這個古老的節日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古書如《初學記》、《荊楚歲時記》和《西清詩話》等,皆有記載。詩人尤喜以“人日”為題,賦詩寄意,如杜甫詩:“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便是。 道教認為,天地時先有雞,再后來是狗、豬、羊、馬,之后才有人的存在。大年初七的忌諱
喪家忌拜年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盡量在正月里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忌吵架、罵人
正月里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里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忌請醫生
舊時,正月里忌請醫生看病,認為此兆一年到頭都要生病。
忌遷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遷居、忌糊窗槅,否則以為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