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元宵節放孔明燈能放幾個 為什麼元宵節要放孔明燈

解夢佬 9 0

元宵節之前人們要提前做好燈,而在元宵節當天,人們要賞燈,所以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很多地方除了要賞燈以外,在元宵節這天還要放孔明燈祈福,很多人對這一習俗可能不太了解,那麼元宵節放孔明燈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元宵節能放幾個孔明燈

元宵節放幾個孔明燈主要看許幾個愿,孔明燈又被稱為“天燈”,但是人們也會把它稱為“許愿燈”,人們把愿望寄托在這個燈上,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夠實現。其實相傳孔明燈是諸葛孔明所發明的,因此,人們都俗稱它為“孔明燈”。孔明燈的升空有上達天庭的意義,民間便將祁福許愿的愿望寫在天燈上,在農歷年正月十六那天晚上放飛,將一年所想的愿望讓上天眾神保佑閣家平安。

元宵節放孔明燈的由來

大約于清朝道光年間,先民由大陸福建省惠安、安溪等縣傳入臺灣的臺北縣、平溪鄉、十分寮地區,即基隆河的上游。據十分寮地區父老前輩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間十分地區鬧過土匪,由于地處山區,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過,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間施放天燈做為信號,告知山上避難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種方式向村民報平安。由于當時從山上避難回家的日子剛好是元宵節,從此每年的元宵節,這個地方的村民就會放天燈來向鄰村的村民互報平安,久而久之,也成了一種慶祝的儀式。

不同地區放孔明燈的寓意

在海南的文昌、萬寧、儋州一帶的村莊里,直到現在還有扎孔明燈,放天燈的習俗,由于文昌的口音“天燈”與“添丁”發音相似,所以男孩子往往拿著帶有心愿的孔明燈繞村而行,敲鑼打鼓來到村中的廟宇前,表示可以獲得“人丁興旺,家景興隆”好彩頭。在客家,人們有在元宵節前后放孔明燈的習俗,在客家人的習俗中,每一盞孔明燈都代表著一個去年出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