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我們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天,人們都會通過各種活動來慶祝,其中就包括賞燈,在元宵節來臨之前人們也會提前準備好花燈,但是在很多地方都有出嫁的女兒在這天不能看娘家燈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元宵節不能看娘家燈
有這樣一句俗言:“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燈。”意思是說出嫁的姑娘不能看見娘家年三十的火,不然娘家來年就不會發財。所以在這天出嫁的姑娘都會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飯,但不會在娘家過三十的夜,更不能在娘家參加初一凌晨的出天方儀式。鄉里人很看中元宵節,但出嫁女是不能看見娘家正月十五的燈,認為看了娘家也會不吉利。
為什麼元宵節不宜在娘家
除了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燈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不能看元宵節的花燈,因為人們在元宵節這天都會做許多的花燈,如果女兒回娘家過元宵節的話,那結果自然就會導致娘家的人也出現很多問題,因為這是看了娘家燈了。不管是春節還是元宵節,都是一個團團圓圓的日子。女人回到了娘家之后,不僅會使得娘家那邊的團圓被影響,而且還會使得婆家也少了一個人,這無疑是對兩家人都不好的。
不同地區的習俗
在我國有些地方是不能看婆家燈,比如合水等地,剛嫁過去的媳婦在當天必須回娘家或到鄰家去;河北深澤縣是“新婦三年不看婆家燈”;南陽一帶的新婚男女在正月十五日這天夫妻相攜到岳父岳母家去“躲燈”;青海人在正月十五這天,新婚夫婦要帶 上禮物到娘家去躲燈,但不能留宿。有的地方是既不能看娘家燈也不能看婆家燈,如東北三省一帶,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新媳婦要到姑母或姨母家或其他親戚家去住,既不許看婆家燈,也不許看娘家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