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元宵節給過世的老人送燈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要送燈

解夢佬 8 0

不同地區的民俗是不一樣的,而在元宵節這天晚上,很多地方都會有給過世的老人送燈這一項傳統風俗,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態,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給過世的老人送燈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緬懷祖先,我們就來看看這天晚上送燈有什麼講究吧。

元宵節送燈的忌諱和講究

元宵節這天給過世的老人送燈時,到熟人只能點頭示意,不能說話,以示祭奠先人和逝者的嚴肅、心情的沉重。到墳前點燈時不能借火,因為人們認為借火點燈意味著自家的日子過不起來,日子不紅火。給祖墳送燈使用蠟燭的必須是紅色或黃綠色的蠟燭,忌諱點白色蠟燭。因為白色蠟燭叫“大白桿”,忌點白色蠟燭是為了避免下輩子有“光棍”(即男孩子娶不上媳婦)之災。墳前一般送金銀燈,讓祖宗在陰間金銀常有、榮華富貴。將墳前金銀燈放好后,用事先帶好的油拌谷糠,將祖墳圍成四方形,西南角留一缺口為門,在門口放一盞鐵燈。這時,在上風口將油谷糠點燃,立時形成一條火龍,俗稱火龍燈,意為祖墳有龍圍繞、守護,風水好,吉利。最后將門口的鐵燈點燃,為祖宗靈魂上西天大路照路。

元宵節送燈的由來

正月十五,給故去的親人送燈的習俗據說是從明朝開始的。據說朱元璋在做皇帝后,在元宵節這天去給母親上墳,但是不知道哪座墳是自己母親的,所以他就在每座墳前點燈,然后磕頭,哪個墳前的燈沒有滅,哪個就是他母親的墳。為了紀念朱元璋,弘揚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百姓們都給故去的親人送燈。吃完十五團圓飯后,要去給故去的親人送燈。人們提前把鋸末子、蠟燭、鞭炮、紙錢之類的祭奠品準備好,吃了團圓飯后,天一落黑就去墳地送燈,祭奠親人。

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正月十五有“聽香”的習俗。古時人們想得到一段美好的姻緣,都會在正月十五這天的晚上在家中供奉的神明面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兇。例如卜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但現今這種聽香行占的習俗也已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