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節假日是有很多的,而在不同的節假日都會有特定的美食,比如說在中秋節人們會吃月餅,在端午節人們會吃粽子,而在元宵節,人們自然就會吃元宵和湯圓了,但是很多人在煮湯圓的時候都不太講究方法,湯圓很容易被煮碎。
湯圓煮碎了怎麼辦
元宵節人們在煮湯圓的時候很容易因為煮的時間過長,或者在外放置的時間過長,導致湯圓煮碎,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它滾在芝麻或者面包糠上,這樣碎掉的湯圓會變成另一種美味,而我們在煮湯圓的時候,應該等水燒開翻滾以后才能把湯圓下鍋,煮沸后馬上就要轉小火,這時候一定要逐個下,這樣湯圓才會不容易碎。
元宵并不是湯圓
很多人分不清楚,元宵和湯圓,雖然他們兩個煮出來的樣子都是差不多的,但元宵和湯圓的餡兒是不一樣的,元宵有口感要粗糙一些,而餡料多為甜的、一般是白糖、芝麻。煮過后不會像湯圓那樣清澈,水會有點渾濁,表皮松軟,餡料硬實有“咬勁”。湯圓的特點就是軟、滑,而且餡料可以是火腿、肉丁等咸料。除此之外,湯圓的外表看起來也比元宵細膩得多。
吃元宵的注意事項
1、體重過重或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吃太多的元宵,因為元宵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吃太多,會導致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誘發酮癥酸中毒。
2、對于痛風患者,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增大痛風發生的可能。
3、潰瘍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4、急性胃腸炎患者:患者的胃腸道正處于充血、水腫狀態,病人應吃些米湯、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5、高燒患者:發熱時患者的胃腸道處于相對抑制狀態,因此應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吃元宵,否則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