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期間,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這些日子我們都需要做什麼,大年初七也被稱為“人日”,在這樣的日子,一些傳統活動都是圍繞我們自身而來的,因為這天要以人為尊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正月初七都有哪些習俗和講究吧。
正月初七有什麼講究
1、大年初七吃餃子講究。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腦。
2、大年初七家長不能教訓孩子。因為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為尊。所以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在這一天,就連官府也不能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這一天,當年滿16歲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在北京街頭出現“雞不啼,狗不咬,十八歲的大姑娘滿街跑”的亮麗景觀。
大年初七習俗
1、攤煎餅。漢族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2、吃七寶羹。人們在這天要吃用七種菜做成的羹,以此來取吉兆,并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3、贈花勝。在這天人們要制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4、吃面條。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人日”有何文化內涵
農歷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日”,也是春節期間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相傳女媧初創世之時,相繼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在第七日才將人造出來。班固在《漢書·律歷志·上》中嚴:“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這是把正月初七叫“人日”的來源之一。傳統文化中“人日”的核心是人民安。漢時東方朔在《占書》中言“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可見,古人已將“人民安”視作“人日”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