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節都是人們最期待的節日之一,因為在春節期間,人們不僅能夠和家人團聚,還能夠在春節假期好好的休息一番,在春節期間,有些日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初六這天也有許多的習俗和講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六“挹肥”是什麼意思
初六這天人們要挹肥,因為從這天開始起,人們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正月里,從初一一直到初五都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人們在初五這天做一次大掃除,并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這一天也表示舊時農民于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挹肥”有什麼講究
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廁神就是紫姑神,紫姑則被稱為子姑、廁姑、茅姑、坑姑、東施娘等。自明清時期開始,人們就不把紫姑單純作為廁神了,而世人謂其能預言未來,有先知先覺,多迎祀于家,占卜。正月初六客家人挹肥之后拜祭紫姑有三重寓意:其一,祈禱豐年;其二,感謝神恩;其三,問卜吉兇。所以人們在清理完廁所等衛生場所后,就會在該場所的門前點亮紅蠟燭或茶,油燈,焚燒線香敬拜,在門楣或門框上粘貼紅紙表示吉慶。
正月初六習俗
1、作糜、棄破衣、祀于巷。意思是把臟亂的東西和破爛的衣物全部掃出去,火燒祭祀。
2、供煎餅,芭蕉船,點明燭,送窮鬼上路。
3、廁神要來檢查衛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4、三六九,朝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