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熱鬧與喜慶的氛圍籠罩在大街小巷,每戶人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即使過了除夕,新年的味道也依舊非常隆重,在這段時間中,從正月初一開始,每一天都有各自的習俗和講究,如說正月初十這天人們就要祭祀石頭神。
正月初十祭祀石頭的由來
傳說正月初十這天是石頭生日。在這天老百姓會祭石頭,稱“石不動”、“十不動”.傳說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恐傷莊稼.過去在除夕日,人們在石器上貼春聯,正月初十之前不使用.過了正月初十才可以開封.在這一天,河南地區家家戶戶必須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一定要吃饃餅,人們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正月初十的習俗有哪些
1、掛花燈:正月初十這天,許多地方有掛花燈的習俗,花燈也叫“添丁燈”,寓意“添丁”。
2、花燈酒:“花燈酒”是“大眾酒”,分為“掛燈酒”和“落燈酒”兩次,不需主家發帖邀請通知,到了農歷正月初十這一天,親友和鄰居們會送上禮物、紅包前往致賀,共飲同歡。到了正月十六,生育有男孩的家庭照例擺“落燈酒”。
3、烤獅子火:在正月初十這天,人們吃過晚飯后會在家門口燒起一堆火,將家中不用的或者已經破舊的笤帚、簸箕、舊鞋破襪子等等,扔到火中燒掉,大家圍在火邊烤火。
部分地區這天的習俗
在山東一帶有這樣的習俗,人們為了表示對于石頭神的尊敬,同時也希望來年順遂豐收,會舉辦抬石頭神的活動。在初九晚上,人們會將瓦罐凍住后放在平整的大石頭上,然后吩咐十個人一起抬石頭,在抬的過程當中,若是瓦罐沒有掉落在地,同時石頭也沒有沾到地面的話,那麼這個現象就代表了這一年依舊會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