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的由來和歷史,元宵節也有很多的由來和歷史,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一個傳統的節日最少不了的當然就是它的文化底蘊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元宵節的來歷和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早在我國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賞燈的習俗,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元宵節進一步發展,在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元宵節就被確定為重大節日了。
元宵節猜燈謎
元宵節,人們不僅要賞花燈,還要猜燈謎。燈謎就是將謎語貼在燈上,讓人一面賞燈,一面猜謎。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如一個字,一句詩,一個物或一個名稱,由于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燈謎是我國獨創的民間藝術,從春秋時代就有以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漢武帝時東方朔就善隱語,曾與武帝寵臣郭舍人說隱語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宋后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元宵節除了猜燈謎,也有人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的方法,稱之為射燈謎。從此以后,每年的元宵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燈謎活動。
元宵節不能做什麼
元宵節這天最好是穿新衣,因為元宵節其實也是在春節期間的,古時候就有穿新衣的習俗。在此期間穿破衣,或是把衣服弄破,傳言一年都將被霉運纏身。另外,也要避免在這天穿白色或者黑色的衣服,黑白這兩色與地府使者所穿的顏色相同,自古以來就是與“死亡”相關聯的顏色,所以在元宵節這天是不可以穿這兩種顏色的衣服的,不然會導致在新的一年霉運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