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就要迎來萬眾期待的元宵佳節了,元宵節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所以元宵節的文化底蘊也是非常深的,元宵節這一天有許多的傳統習俗,而且元宵節的由來也是非常有說道德,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元宵節的來歷和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的起源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元宵節起源于遠古時期,人們用火把驅邪,人們會在晚上祭祀,自然要打著火把,后來就逐漸演變為元宵節了。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因漢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我國流傳下來。后來,這一佛教禮儀逐漸擴展成了一個盛大的節日,從宮廷傳到了民間,從中原發展到了全國。
元宵節習俗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據說正月十五這天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民間說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廟都在凌晨舉行盛大的儀式加以慶祝,祭祀儀式與初九慶祝天公生一樣隆重,需念三界公經以祈福求好運。
元宵節忌損財
元宵節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工具和設備,在這天損壞了工具和設備就有財富流失的意思。因此大多商人都會在此日避免大的機械動工運作、以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另外,元宵節這天也不宜帶太多錢財在身上,若在外丟失,則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口袋,一年則抓不住機遇。而且在這天也是不能夠把錢借給別人的,在這天借錢給別人也就意味著把財運借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