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壞話,但我是個好孩子

解夢佬 13 0

滾和閉嘴泡:滾。爸爸:泡泡,爸爸跟你說哦,你不能這麼說話,這樣不禮貌。泡:閉嘴。爸爸:誒,剛說了你不可以這麼說話的。泡:你還不是說了的。爸爸:我什麼時候說了的?泡:你說“我打你

滾和閉嘴

泡:滾。

爸爸:泡泡,爸爸跟你說哦,你不能這麼說話,這樣不禮貌。

泡:閉嘴。

爸爸:誒,剛說了你不可以這麼說話的。

泡:你還不是說了的。

爸爸:我什麼時候說了的?

泡:你說“我打你屁股”,就是在說“滾”。

孩子各種不雅的語言時常讓我們焦慮陡增:或者擔心孩子學壞,或者覺得養育失職,或者感到人前失禮……

暫停。

先把我們的焦慮放下,去看看孩子的內心正發生著什麼。回看:生孩子是因為愛,不生也是(可點擊)

孩子的壞話背后藏著啥?

1.我懂你——捕捉語言背后的情緒

對情緒的敏感,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是一個生命賴以存活的心理基礎。情緒的互通是親子溝通的橋梁,只不過,這是一種較原始的信息傳遞方式,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能立即讀懂。

上面的對話,泡泡在說:爸爸,當你對我說“我打你屁股”的時候,我感到被你推開了,我很受傷;當我用“滾”和“閉嘴”把你推開的時,我也想讓你嘗嘗受傷的滋味,這樣你就能理解我的感受。

孩子將我們推開,還有另一層含義——他們在學習建立自己的邊界。孩子生命在早期處于一種與撫養者共生的狀態,而從共生走向分離,是成長的必然。孩子需要借由“推開”來拓展自己的心理空間:有了“我的感受”,才會有“你的感受”。這是孩子探索人際關系的起點。

2.我覺得很爽——感受語言的力量

“寶貝,過來睡覺嘍。”媽媽說著,伸手去收拾地上的玩具。

看著自己的“作品”被毀壞,孩子叫嚷到:“我要把你丟到樓下去,用腳踩!”

憤怒,通常是對無力感的偽裝,會給人一種有力量的假象。負面情緒的宣泄,總是讓人感到十分暢快的。即便有時候孩子并不懂得這些“壞話”的含義,他們也知道這樣的話是用來表達憤怒的。他們在告訴我們:我很生氣,我快要被氣瘋了;我也受傷了,但我不想表現我的脆弱。回看:被娃虐了千百遍的中年老母(可點擊)

3.我長大了——玩轉“語言” 新工具

“好朋友,握握手,我是主人你是狗。”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感受到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便捷和力量,自然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它們,人類的大腦也因此在語言和情感方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與兒歌童謠不同的是,“壞話”更具有創造性和主動性,所以,說“壞話”能讓孩子體驗到極大的快感、成就感和價值感。

4.你是安全的嗎?——對我們的試探

“寶貝,叫奶奶好。”

“你這個臭‘三八’,哈哈哈哈。”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即便家人說話用詞很注意,孩子也會在社會中聽到、學到各種“壞話”,并試著使用,以此試探大人們的反應。這個時候,孩子內心是忐忑的,他們想知道:當我不夠好時,我的“壞話”會惹爸爸、媽媽生氣嗎?他們會懲罰我嗎?會不喜歡我嗎?這是孩子在確認我們的愛是否堅定、是否一直都在。

孩子在生氣時說的“壞話”,則是在問我們:爸爸、媽媽,你們會允許我表達憤怒嗎?我糟糕的情緒會吞沒你們嗎?會讓你們恐懼嗎?這是他們在試探我們是否有力量容納他們的攻擊性。

5.我是主宰——滿足掌控感的需要

“爸爸是個死胖子。”

“不許瞎說話!”

“你就是個死胖子。哈哈哈。”

“你再說?這是想挨揍嗎?”

“壞話”是一種強刺激,能瞬間引起我們情緒的變化,孩子很快會發現這個秘密,這將促使他們不斷地來刺激我們,哪怕會招致打罵,他們也甘愿冒險。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體驗到的是對父母的掌控和自己的強大。

6.我也要這樣——從眾的需要

一個孩子說:“他是一個笨蛋。”

一群孩子也跟著說:“他是個笨蛋,哈哈哈。”

“是誰沒有禮貌呀?”老師問,“不能跟著瞎起哄,好孩子要有禮貌。”

群體是有規則的,每一個“不可以”的背后,都隱藏著“你試試看”的誘惑;群體也是有動力的,當孩子們想要試探規則的底線時,通常會有一個孩子做“領頭羊”,然后大家一起上。孩子們的潛臺詞是:他可以說,我就可以說;我們都說了,你會怎麼對待我們?

“巴學園,好學校;走進去一看,破學校。”

《窗邊的小豆豆》里,有這樣一個情節:一群孩子對著巴學園的孩子們反復唱這樣的歌謠,越唱越興奮。

人是要混圈子的,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語匯和系統,語言因此具有了身份識別的功能,以區分“我們”和“他們”。孩子們借由同樣的話語來滿足歸屬感的需要,這時的“壞話”無關乎禮貌,而是“身份”的象征。

家有熊孩子,父母有魔法

孩子的這些“壞話”時常讓我們感到震驚、羞愧、尷尬。打罵自然是下下策,只有理解和共情當然也不夠,若要搞定這些“小惡魔”,或許我們可以這麼做:

首先,我們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平常心。我們要意識到,這只是成長中的一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和心智發展都不會停留在這里,從“低配”到 “高配”的升級是必然趨勢。所以,放下我們的焦慮,對孩子的“壞話”既不要過度反應,也避免給他們“貼標簽”。反應過度就是強化,這會刺激孩子利用“壞話”對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實施掌控;“貼標簽”則會加重他們對“我是壞孩子”的認同,這顯然有違我們的初衷。

相對于“問題”,我更傾向于“追本溯源”。任何一個“問題”的背后必然存在著諸多原因。若要解決某個“問題”,就要從背后的原因著手,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滿足孩子建立邊界,宣泄情緒,獲得價值感、掌控感和歸屬等等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在其他領域被滿足時,“壞話”的功用就被大大的降低了,孩子自然就不熱衷于此了。

另外,理解并非意味著縱容。我們要敢于給孩子立規距,并做好示范。父母是孩子語言的啟蒙老師,孩子也需要學習言語得體。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時,表達要清晰而簡潔,語氣要溫和而堅定。比如,“寶貝,我愛你,但這樣不可以”;也可以告訴他“你可以這麼說……”孩子會逐漸懂得,在與人相處時可以表達情緒,可以說明緣由,但不可以攻擊人。

凡事都要有創造性,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各家都有自己的風格,我們完全可以將專家們的育兒方法棄置一旁,來一場頭腦風暴:

逗比版

孩子:“媽媽,你給我滾。”

我一邊用手指比劃成腿快跑狀、并配以夸張的表情,一邊說:“咚咚咚咚,我滾了;咚咚咚咚,我又滾回來了。”

孩子:“哈哈哈。”

溫柔版

“你走開,我要打死你。”

“你對我生氣了,想要推開我,但其實你也想讓我抱緊你。”

孩子投我以“惡言”,我報之以暖語,這能讓孩子認識到語言不僅會傷人,也能溫暖人。孩子也會體驗到充滿愛意的語言更有力,溫暖的話語能讓我們靠得更近。

還有更輕松的法子,比如,與孩子一起玩各種語言游戲(兒歌童謠、繞口令、故事連綴等等),在游戲中充分地體驗語言的樂趣。

說“壞話”也是一種童趣,孩子不會停留在這個階段。或許某一天,當我們發現自家的“熊孩子”懂事了,有禮貌了,甚至有些靦腆害羞了,我們會在欣慰中感到一絲失落——眨眼的功夫,孩子就長大了。

作者:程歡從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微課講師,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