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幫助學生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解夢佬 5 0

對于學生來說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對他們是很有幫助的,往往學生心理壓力過大就是適應的能力太差了導致精神崩潰,有的自殺,有的跳樓等,這些都是心理出現了問題,需要找到良好的方法來治療方可痊愈

對于學生來說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對他們是很有幫助的,往往學生心理壓力過大就是適應的能力太差了導致精神崩潰,有的自殺,有的跳樓等,這些都是心理出現了問題,需要找到良好的方法來治療方可痊愈。

01300000329092127365882103488.jpg

1、心理適應能力

心理適應能力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只有具備較強適應能力的人才能夠獲得更充分的生存與發展的條件,才能夠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由于現有教育條件與生活環境的局限,在校中小學生中因心理素質較差而導致適應水平偏低或適應不良,學生面臨新的學習環境和人際環境的變化所出現的不適應的問題。

心理適應在心理學里通常是指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人們通過自我調節系統做出能動反應,使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更加符合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的要求,使主體與環境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這說明,適應現象是伴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由于人們生活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經常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此,每個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會產生不斷適應新環境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適應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人一生中隨時都要面臨的任務,也是人應當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正因為如此,當前在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心理適應能力的培養備受關注。

2、怎樣提高自己心理能力

(一)人擁有突破困境的自由

從心理學上講,人的心理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生活在具體的客觀環境中,對各種現實地反是非曲直,不是照鏡子似的消極被動地反映,而要經過主體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來能動地反映。由于每個人內部的特點不同,即已有的知識經驗、個性傾向性,如需要、動機、理想、信念、世界觀等不同;個性心理特征,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以及反映事物時的心理狀態不同;同樣環境下,對同樣客觀現實的反映不盡相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活時期或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對同一客觀現實的反映也不盡相同。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積極主動的反應,以良好地適應環境。

我們應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學會在繁雜的外界環境中整理、分辨、選擇、回避,更精確、更有效地把握現實環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發展的信息;更善于抓住復雜事物的關鍵,認識事物的本質,淘汰那些與我們生存發展關系不大的無用的刺激。那麼,我們就會擁有突破困境,把握成功的自信與自由。

20136692946945.jpg

(二)發展是積極的適應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環境的適應,從適應的方向上看大體上有兩種:

一種是消極的適應。這種適應是人與環境的消極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認同、順應了環境中的消極因素,壓抑了自身的積極因素,即自身的潛能,違背了人的心理發展方向。其結果是環境改造了人,而人未發揮自己對于環境的能動作用。例如,人在遭受了挫折的環境下,采取的消極的悲觀態度等。這些人都是以壓抑自己的潛能,犧牲個人心理機能和品質的發展為代價,這種對環境的適應是退化,而不是發展。

另一種是積極的適應。積極的心理適應是個體在客觀環境中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與環境的不適應行為,增強個體在環境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使自身得到發展。任何環境中都存在著有利于個人成長的積極因素和不利于個人成長的消極因素。積極的適應是要正確地分析自身的特點及環境的特點,從對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心理學家馬斯洛在談到成長與環境的關系時說:環境的作用最終只是允許他和幫助他,使他自己的潛能現實化,而不是實現環境的潛能。環境并不賦于人潛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態具有這些潛能,屬于人類全體成員,正如他的胳臂、腿、腦、眼睛一樣。馬斯洛的觀點雖然強調人的先天因素,但他給我們以啟示:每個人都存在著潛能,環境只是才能發展的條件,而不是“種子”。我們對其理論的補充和修正是:潛能發揮的重要條件是個人的實踐,個人在具體環境條件下的能動地活動。將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個性中的積極因素統一在自己能動地實踐活動中,人就獲得了一種積極的適應。發展是人對環境的積極適應,我們所提倡的正是這種積極的適應。

201410141546569439.jpg

3、怎樣培養學生心理能力

個體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適應的關鍵是內部心理活動的自我調節。教師采取心理輔導與咨詢的方式,幫助適應不良的學生提高適應水平。根據對心理適應內部機制的分析,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幾項建議:

1、要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面臨新環境的變化,要能夠盡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確新的努力方向。
2、對自己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了解自己不適應的表現和存在的差距,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潛力,在此基礎上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做到自尊、自愛,對自己始終充滿自信。
3、要培訓自己堅韌、頑強、果斷的精神和較強的自制力、競爭意識和好勝心,還要有對人對事寬容的態度與豁達的胸懷。
4、要增強自我監控的意識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實踐證明,通過系統的心理輔導與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在心理適應能力的發展上取得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