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應該怎樣處理婆媳關系

解夢佬 3 0

我國自古有句俗話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好公婆。 形象地說明晰好的婆媳關系來之不易。處理欠好,婆媳關系很可能成為嚴重影響婚姻關系和質量的“

我國自古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好公婆。”形象地說明晰好的婆媳關系來之不易。處理欠好,婆媳關系很可能成為嚴重影響婚姻關系和質量的“惡性腫瘤”。婆媳問題最主要的緣由是什麼呢?

很簡單,婆媳相處問題實際上就是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故事。婚姻中和準婚姻狀態中的女性,如何處理好婆媳關系成為把握一生幸福的關鍵。

專家建言

A 聰明的女孩嫁人前要把對方的家庭看清楚,不是說看清楚之后不來,而是看清楚之后明白自己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如果婆婆是孤兒寡母的情況,兒媳婦要特別特別的慎重。作為一個獨自帶大兒子的媽媽(媽媽食品),她的心理需求非常強烈,因為她沒有釋放的地方,唯一釋放的地方是兒子;如果婆婆公公都在,倆人情感很好的話,她這方面需求就會少很多。

B 如果想要相處好,雙方都要清醒的意識到,我在干嗎?為什麼我會感覺到痛苦?——這就是自知。所以為了讓自己保持安全和快樂,我們都應該做一些措施——我怎麼調節自己——而不是試圖改變別人。絕大多數人喜歡改變別人,把操控的力量放在別人身上。出了問題的時候,他們總會認為妻子應該怎麼做、丈夫應該怎麼做、婆婆應該怎麼做、媳婦應該怎麼做,卻從來不想想自己應該怎麼做。而別人的行為你基本上是無法操控的,不如把控制權拿在自己手里,自己想想如何調整自己來適應這一切。

●婆媳矛盾的起因是爭奪控制權

我國自古流傳著“十對婆媳九不和”的諺語。婆媳矛盾一直是千百年來令走入婚姻圍城的女性為之困擾,也令所有男性為之頭疼的問題。有人會問:每個母親希望兒子過得幸福,為什麼不對媳婦忍讓一些,而非要讓兒子煩惱呢?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是多重角色,她的內心需求是多樣性的。荀焱解釋,婆婆這個角色相比起媽媽,女兒等等角色,中間會有不太吻合的心理需求。作為一個母親的需求,她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幸福,希望自己的兒子沒有煩惱。同時,她還有現實的感受——作為母親,她希望兒子永遠和她保持親密的關系。而作為婆婆來說呢,她還是希望在家庭里有主導的地位,家庭的一切對她都是可控制的,這也是一種心理需求。這些角色勢必會引發一些沖突。然而兒媳婦同時也是妻子,作為女人,對情感的需求比男人更強烈。所以婆婆和媳婦對情感的需求同時釋放在一個男人身上,就會產生摩擦。這里,荀焱舉了一個很典型婆媳問題的案例。一個男性的來訪者,告訴咨詢師他剛剛跟太太離婚了,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婆媳關系導致的。在這個案例里,媽媽是護士長,兒媳婦是她手下的一名護士,她們倆一直合作得挺愉快。媽媽也是一個很寬容的護士長,媳婦也是一個很乖巧的護士。然而,結婚之后,他們要住在一起,于是媳婦進了門,兒子也以為沒有問題。然而天天在一起,媽媽卻越來越不對勁。舉個例子,洗澡之后,媽媽要求媳婦打掃地面,而媳婦也很乖,很認真地打掃。而有一天媽媽趴在地上檢查,發現了超過十個水滴,就開始說媳婦。媳婦覺得很委屈,于是兒子很委婉地跟母親交流,結果媽媽就歇斯底里起來,拿頭撞墻,說兒子要離開自己了,不要自己了——這實際是一種情感的缺失。后來發展到媽媽半夜會走進他們的房間,不允許他們鎖門睡覺;夏天的時候,媽媽借著說要通風,讓他們睡覺的時候門一定要敞開。媳婦很不明白,為什麼原來在工作上對她特別好特別寬容的護士長消失了,變成了一個處處挑剔她,處處干預她的婆婆。她在家里和在工作單位都沒有出口,而女孩的家在外地,沒有父母做她的情緒出口,所以由于一天二十四小時面對充滿挑剔的面容,她就無法忍受,要求離婚。

●丈夫要起一個合適的杠桿作用

專家分析,住在一起、寡母、婆媳還工作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壓力會加倍。況且這個兒子比較內向,不知道及時地影響和調節她們的關系,所以這些重重原因造成婚姻無法挽留。他離婚之后才過來咨詢。如果離婚前我們給他進行家庭干預治療,也許會不一樣。但我覺得這個男人也非常痛苦,我們最后給他的干預結果是,希望調動他的力量來改變。婆媳關系里面起決定作用的是這個男性——其實最終解決者不是婆婆和媳婦,而是丈夫。如果男性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就很不一樣。他會重新得到一種力量,去處理好關系。

首先,兒子要認識清晰:他要清楚地認識到,婆媳之間出問題是正常的。

其次,媽媽要的不是媳婦對她怎麼樣,而是恐懼,一種對安全感的渴望——她希望比那個女人在兒子心中占據的地位更大。聰明的兒子會用一些方法給予她一些安全感。兒子要永遠在兩個女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成長過程中,兒子對媽媽的態度都無所謂,因為互相都有安全感,但你要把這種感受釋放給媽媽——結婚之后,要加大對母親的殷勤。而兒子對母親和對媳婦的殷勤要背對背,不是當面的。如果不在一起,兒子要更殷勤地給母親打電話;如果住在一起,要加倍地討好母親。兒子甚至可以背對背地夸大一個女人的作用。當著媳婦可以說媽媽不好,讓你受委屈了,怎麼能那麼對你呢。其實女人就希望男人多說幾句讓心里溫暖的話。在這里,兒子更加別忘了母親很依賴你,母親老了之后情緒化更頻繁,更需要安慰。

還有一些方法,比如說,作為男性,在媽媽面前一定約束自己的親熱行為,絕不會跟老婆親熱,但這個前提是關上門之后要對老婆加倍的親熱。因為母親會像雷達一樣捕捉你的情緒你的行為。 比如你在飯桌上先夾菜給媳婦,媽媽心里就會起疙瘩——為什麼先給她夾,不給我夾呢?兒子也許會問,我這樣小心會不會很累?其實你多做一點點,會比躲在后面讓兩個女人爭斗要更好。

●感情有多個出口,相處會容易很多

寡母自己一個人把孩子帶大比較容易出問題,但她如果有多個兒子,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呢?兩個以上肯定比一個好,因為情感出口多。而人的情感肯定以人為出口。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取決于社會支持體系,包括她的親情,愛情,友情……她的出口越多,就越健康(健康食品);出口越窄,情感越偏激。

對于媳婦來說呢,如果媳婦跟婆婆不是同事,媳婦的心理感受會好很多。客觀上來說他們倆在一起工作,加劇了產生問題的條件。而如果不住在一起,問題就少很多。因為距離產生美,如果不在一起,很難產生摩擦和沖突,比較容易有好的關系。所以說這個案例很典型,結果不太良好。其實在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到,以前都是媳婦在控訴,說婆婆對她如何不好;現在好多婆婆也開始在網上發文章,說出自己的處境。其實這樣也是一個宣泄的出口,因為當你發現有人跟你一樣的時候,你本身就會放松了,你會覺得并不是我一個人處在這樣水深火熱之中。

其實,在這個案例里面,最無法忍受的就是,媳婦跟丈夫在一起,婆婆不敲門,隨時進來,甚至進來蓋被子。其實這都是嫉妒的呈現——我不希望他跟這個女人有親密的關系。根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兒子跟母親,女兒跟父親,是異性的依戀關系,而不是簡單的媽媽和爸爸(爸爸食品);人們常說,女兒是父親的第一個情人,兒子跟媽媽是不一樣的親情。而中國人本來是不太細想這個。如果是寡母,兒子可以試著給媽媽找一個老伴,讓他們之間心靈互相慰藉和分享,讓她多參加一些同齡人的活動,這都是一種出口。媽媽對兒子終歸要用正常出口來宣泄。對于媳婦來說,生活的技能,都需要再學習。現在的孩子們,看起來成熟的面容,可能內心對于人際關系都一無所知。

●三個人同時注意會更好

如果同時三個人都注意,當然更好。婆婆與媳婦的關系,絕對不能像親媽媽一樣。雖然我們經常希望婆婆比媽媽還親,話可以這麼說,但絕不可能這樣相處。因為婆婆和媳婦不可能有那種親密感。女兒對媽媽發牢騷,無所顧忌,那完全是嘴里說話,不是心里說話,因為彼此都有安全感。而媳婦對婆婆更客氣,要保持一點距離。因為倆人確實沒有構建起肌膚相親的安全感。而兩個人經歷的事件越多,才越可能親密,但剛開始一定要保持距離。實際上,進入一個新環境,都要與周圍的人保持距離,進入一個新的場,開始的時候不能率性而為。

另外,夫妻之間吵架鬧矛盾不要讓老人知道。結婚之后,你面對的是老人,老人需要幫助和關心,不是要靠她來調節你們的矛盾。老人跟小孩一樣,她思維沒有你周到和成熟。我們當著孩子的面不能吵架,首先是讓他有安全感。如果你們有天大的意見,在孩子面前要保持一致。不要讓聰明的孩子找到突破口。反過來對老人也一樣,我們要給她安全感,老人年紀大了,情感脆弱,你的爭吵使她難受,老人也有心血管疾病,會受不了,所以要給她這個安全感。另外,因為她肯定會有所偏的,偏向她的兒子。不要給她留下一個偏的可能。所以當著孩子,當著老人也不要吵架。

荀焱說,她也是做媳婦的,老公是獨生子,在媽媽面前很溫順,連衣服都從來沒洗過。她是怎麼處理婆媳關系呢?原來,在進門之前她就跟老公約法三章:

1.絕不能當著婆婆的面跟妻子有親熱的行為,包括夾菜。雖然說婆婆看起來是那種特別善良的人,但善良不代表她沒有內心感受,她情感上會覺得難受,這樣就不好。

2.一旦老婆跟婆婆有問題,老公絕不能站在老婆這邊。

3.如果出差,一定要給婆婆打電話,其實婆婆最需要的是自己親兒子的問候和關愛。

婚后,她從來沒有跟婆婆有過任何沖突的言語。“其實老人需要什麼呢?只是需要能聽她說話的人。甚至什麼都不要說,但一定要認真地聽。她會把她的過去一遍一遍地講,而我每次都當作第一次聽。每周拿出一點時間來聽,這并不難做到。”荀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