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前,考生出現憂慮和緊張的情緒大家似乎都能理解,考生出現心理問題后往往也能及時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注而得以解決,而一旦考完,就很少有人再想到考生的心理問題,考后心理輔導也成為了盲
高考之前,考生出現憂慮和緊張的情緒大家似乎都能理解,考生出現心理問題后往往也能及時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注而得以解決,而一旦考完,就很少有人再想到考生的心理問題,考后心理輔導也成為了盲區,然而,這一“盲區”恰恰是最危險的。從考試結束到成績公布,再到學生被錄取前,往往是考生心理問題集中爆發之時,家長、老師和社會切切不可忽視考生考后心理問題。
考后心理問題的出現無疑是考試壓力的后續反應,在考試成績乃至錄取結果出來之前,考生心里都難以達到完全放松的狀態。專家認為,在這一階段,考生應該選擇適當的方式來排解壓力,過度擔憂或者過度放縱都不可取。
考生在長期的學業壓力之后進行適當放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度放縱則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一方面,過度放縱往往掩蓋了考生內心的憂慮,使得考生的焦慮情緒無法真正排解。不少老師反映,有的考生在考后拒絕看標準答案,以此來逃避內心的恐懼不安。另一方面,考生過度沉溺于所謂的放松狀態,如沉溺于網絡游戲,夜以繼日地看光碟等,這樣往往在考生心理上形成空虛和麻木的精神狀態,對身心發展不利。專家建議考生在考試之后,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者出外旅游等進行放松。
大吃海玩型
一部分考試發揮比較平穩或者感覺特別良好的考生在考試結束后心情會比較愉悅,也很容易從緊張的氣氛中擺脫出來。不過突然放松應該張弛有度,家長要關注考生身體,不要讓孩子長時間沉湎于上網打游戲、看視頻或者悶在空氣流通不暢的卡拉OK包間等。考生過分放松自己,甚至通宵達旦地玩樂會傷身體。
脾氣火爆型
一些考生考完后自我感覺不太好,往往會出現動不動就發脾氣。對于這樣的考生家長要及時地用心去感受,并及時傳達支持的信號。具體來說,對于發脾氣、愿意傾訴的孩子不要否定其難過的情緒,要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孩子現在的心情,理解孩子,傾聽他的情緒。
家長在傾聽過程中會聽到孩子的一些不合理信念,這個時候要及時疏導,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我對峙。最后要幫助孩子“想辦法”,比如遇到最壞的結果怎麼辦,幫孩子找出3個以上的方法助其渡過難關,比如找朋友傾訴、旅游等。
抑郁不語型
一些考試發揮不理想的同學,容易情緒低落、灰心喪氣,嚴重者甚至出現自閉癥,整天把自己關在家中、不敢見人。出現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及時開導孩子。在孩子不愿多說的情況下,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點,用非言語的動作傳遞給孩子信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一如既往的關愛。同時,鼓勵孩子去做喜歡的事,在孩子愿意的情況下陪著孩子做一些想做的事,釋放情緒。比如與同學結伴郊游、做喜歡的體育活動、聽喜歡的音樂會等。
生理上的保健主要是要注意科學飲食、勞逸結合,促使機體功能全面恢復。考生在考后要盡快恢復生活節律;積極參加旅游和其他有創意的活動,迅速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活動上來;也可找心理醫生咨詢,調整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