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曾經,這句話激發了幾代中國人的斗志和干勁,可隨著時間推移,卻變得有些曲解。如今的我們越來越著急、越來越怕“等&rdqu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曾經,這句話激發了幾代中國人的斗志和干勁,可隨著時間推移,卻變得有些曲解。如今的我們越來越著急、越來越怕“等”,甚至有評論說,中國人成了最不耐煩的地球人。
看電影要按“快進”,看網頁狂點“刷新”,發微博要搶“沙發”;寄信,要快遞送達;拍照,要立等可取;做事,最好是名利雙收;創業,最好能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有現房現車;就連開車坐車,速度也越來越快……我們好像喪失了“慢”的能力,一旦沒有達到,就會琢磨:為什麼別人總是比我要快呢?不耐煩,成了一種社會普遍心態。是誰按下了我們的“快進鍵”?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首先,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下,人們特別關注物質,把物質豐富作為生活幸福的評判標準。
這種引導使人變得沖動、情緒化。加上諸多媒體上成功人士住豪宅開名車的渲染,感覺人人都能功成名就,變得急于求成。其次,在巨大的生活和競爭壓力的推動下,人們內心的安全感越來越少。我們害怕掉隊、擔心被淘汰,因此只能“快馬加鞭”。另外,在彼此交流變少、人情味日益淡漠的今天,人們的自我意識日益強烈,誰都希望自己達到最好,很難“湊合”,因此,只有不斷開發新鮮事物,才能刺激我們的需要。
事實上,跑得太快,雖然能享受沖刺的樂趣,卻會忽略路邊更美的風景。焦急的我們,不妨抽點時間,遠離快餐店、方便食品,為自己和家人做一頓飯,慢火細熬的味道,也許更值得回味;把快節奏的搖滾關掉,聽會兒慢歌和輕音樂,讓舒緩的音樂幫助大腦安靜下來,從而發現身邊的美好;或者離開喧鬧的城市,回到大自然中,感受靜謐的神奇。是時候告訴自己,停下來,享受一會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