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第一章:辦公室甜食綜合癥竟是心理惹禍第二章:疲憊的中國現代女人該如何減壓第三章:揭秘人的15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自我保護機制一般是無意識地發生作用的,但如果我們能有意識
目錄:
第一章:辦公室甜食綜合癥竟是心理惹禍
第二章:疲憊的中國現代女人該如何減壓
第三章:揭秘人的15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
自我保護機制一般是無意識地發生作用的,但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使用一下,就可以使人在一種新的角色下相對輕松地生活。盡管它有自欺的一面,但它確實是一種心理自我維護的武器,對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希望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能用好自我保護機制。
辦公室甜食綜合癥竟是心理惹禍
工作累了,怎麼辦好?吃點甜食先!桌上放一些甜食,成了一些白領麗人必備習慣!但是在糖的甜蜜之中隱藏著對女性健康的威脅,偏愛甜食者,常常會因過量食糖而導致“甜食綜合征”。
心理醫生指出,一種叫做“辦公室甜食綜合癥”的病癥正悄然侵襲都市白領,其中以女性居多。蜂蜜和水果中的果糖被廣泛應用于制作飲料、甜點、果品奶酪等多種食品,盡管它的甜味深受歡迎,但食入過多容易引發一種新的疾病—–甜食綜合癥。
典型案例一:吃甜食似乎不受控制,就像上癮一般!
一口奶茶、一片巧克力餅干,趁著工作間隙,黃小姐拿出抽屜里的餅干慢慢地享用起來。此時離午飯時間只有半個小時,但石小姐選擇用零食來打發自己的午餐。眼看著自己日益增長的小肚腩,石小姐很是苦惱,但嘴巴似乎不受控制,就像上癮一般。
典型案例二:甜食就是最好的“調劑減壓”妙藥?
小王在一家網絡公司工作,工作環境相對輕松,近來,公司的網站面臨更新改版,所以常常要加班至深夜,微微便會拿出一袋袋零食,分給同事們吃。
這個舉動很快得到大家的響應,許多女同事也加入了吃零食的行列。對很多同事來說,為了排解工作壓力,甜食就是最好的“調劑減壓”妙藥。
典型案例三:甜食食成了她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事行政助理工作的張女士和許多年輕女性一樣,喜歡吃零食,其辦公桌上總放著餅干、巧克力等甜食。
因排解工作壓力的需要,甜食成了她“調劑減壓”的靈丹妙藥,一到工作間隙,她就拿起甜食吃。因為零食不斷,她很少吃正餐。
據了解,像張女士這樣多吃甜食少吃正餐的女性不在少數。這些女性中,除了部分上網成癮的女性外,還有一些職場白領女性。她們的辦公桌上總堆滿零食,并且十有八九是甜食。工作的時候吃,工作的間隙也吃。零食成了她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析:據有關調查,不少女性或多或少都對甜食都有些好感,并經常在單位里預備一些。
“甜食綜合征”主要有兩種癥狀:一種是厭食,就是不喜歡吃正餐,而特別喜歡吃零食;一種是貪食,除了正餐外還大量吃甜食。病因與當事人承受的工作壓力和其他外界壓力較大有關。在辦公室內頻頻吃甜食,可看作是一種對外界的應激反應,應引起重視。
那麼甜食綜合征對什麼是否有危害呢?
危害一:導致機體肥胖,誘發膽結石!
美國學者發現:50歲左右的婦女吃甜食過多,會導致膽結石,而其中90%以上的膽結石患者,都是較為肥胖且嗜好甜食的中年婦女。
人體攝入過量的糖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加速膽固醇的積累,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關系嚴重失調。
過量的糖還能自行轉化為脂肪,影響正常的食欲、妨礙維生素、無機鹽和其它營養成分的攝入,導致機體肥胖。
當然,肥胖并不會使所有的人生成結石,但是,對中年婦女來說,肥胖卻是誘發膽結石的溫床。
危害二:多吃甜食易促發乳腺癌
另外,中老年婦女多吃甜食易促發乳腺癌,加速細胞的老化,導致皮膚產生皺紋,頭發變黃、變白。
大量吃甜食,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結石、痛風、腦血栓等,還會過多消耗體內的鈣,造成骨骼脫鈣,引起骨質疏松和易發生骨折。
所以,中老年人應從攝入淀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中獲得糖,而不應從蔗糖、葡萄糖和含糖高的食物中獲得。
防治策略
(a)運動少、輕體力勞動者,每天的食糖量不要多于而克,重體力勞動者也不要超過30克;少吃巧克力;睡前不吃甜食。
(b)限糖節食“是防治肥胖癥、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之一,以上諸病患者應控制糖和含糖食物的攝大量,以防止病情加重。
吃適量的甜食是正常的,如果吃得過多,若成癮,就要特別注意,需要及時通過心理疏導來治療。
疲憊的中國現代女人該如何減壓
老婆常常在我耳邊念叨這樣一句話:做女人挺不容易的,做一個現代女人更不容易,做一個現代的中國女人更是難上難啊!
我是一個男人,也許我永遠無從深切體會到一個女人的難處,特別是作為現代社會里中國女人的難處。但我一直都在試圖以一個男人的視角去關注現代女性的心靈困境。其實,做女人難的根本在于心累。這種累不在吃飽穿暖上,而在相夫教子上;這種累也不僅僅在家庭生活上,還在社會競爭上;這種累更不僅在心甘情愿的默默奉獻上,還在誠惶誠恐的心靈疲憊上……。
于是,在眾多女性網友的要求下,根據老婆大人的訓示,我謹在此給心累的中國女人支上八招,以期對于大家的心靈減壓有所助益。
其一:卸下蝸牛的殼,再慢也是在前進。
女人的心累百分九十以上來自胡思亂想太多,老公晚一點回家,不是擔心他會酒后開車,就是擔心他和其他女人在幽會;孩子一旦少吃半碗飯,便要反復不停地撫摸他的腦袋,怕他發燒;同事朋友善意地夸獎一下她比原來成熟了,她也總要情不自禁攬鏡自照:難道我真的老了嗎?如果我老了,老公還會像以前一樣愛我嗎?……試想想,如此心境她們能不累嗎?然而,女人如此胡思亂想和“莫須有”的累,恰恰就像蝸牛背上的那層殼,盡管它是中國女人與生俱來的,但解決心累的關鍵還在于卸下這層殼,讓自己從心靈上變得輕松起來,哪怕蝸牛爬得再慢,前行的足跡卻是可以清晰地看到。
其二:放棄完美,對愛人和自己要求低一些。
太過心累的女人多少都有一些完美主義傾向,完美主義總會情不自禁地讓她對老公和自己有著太高的要求,要求老公戒掉各種生活的陋習,賺越來越多的錢,最好還能在事業有成的同時有大量的時間陪著家人和自己。還希望自己在單位做一個好領導、好同事和好下屬,回到家里還得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和好母親,家里的衛生必須天天打掃,衣服也得天天換洗,客廳要穿客廳的鞋……總之,她希望自己和愛人能把一切都做到完美,哪怕有一點瑕疵都不行。
其實,現實總是不完美的,面對不完美的現實,只有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要求低一些,我們才能獲得輕松,而輕松才是領悟幸福的基礎。
其三:不要處處與人攀比。
恕我直言,中國人有一個非常要不得的陋習,那就是總喜歡和別人攀比,這一點在女人們的身上尤為突出。有道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味地攀比只能讓自己走進一條永無止境和疲憊不堪的心靈胡同,并且會越走越狹窄,最終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
其四:專注做好一件事,許多事情該放則放。
我一直認為,與其花一生的時間去挖許多淺井,倒不如花更短的時間去挖一口深井。現實生活中總有許多這樣的人,面對大千世界他們總有持續不變的熱情,但從不曾對同一件事有所執著。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允許我們“這山望著那山高”,三心二意的結果是到頭來一件事都做不好。要想讓自己不至于太累,那就要盡可能避免同時進行多項事務的操作,最好一個時間只專注做好一件事。
其五:知難而退,對感情不能過于癡迷執著。
女人的心累很多源于她們的癡情和所謂的執著,她們總以為只要自己能真心愛一個人,就一定能夠得到他的認可,于是她們便不停地心存盼望等待,盼望他愛上自己對自己好一些,等待他回心轉意重新回到自己身邊。
等的時間越長,盼望得越深切,心便就越累。
其六:放飛自己。
女人結婚以后,總會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封閉。朋友越來越少,每天都是單位和家里兩點一線,心中只有老公、孩子和柴米油鹽……
其實這是一種心里憋屈的傾向,長此以往的話,心中總會覺得有一些莫名的東西越壓越重。
人的心靈是需要陽光的。我們要懂得適時地放飛自己,讓自己與外界和自然親密接觸,呼吸新鮮的空氣,否則心靈便會發霉。其實,放飛心靈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運動、跳舞、K歌、爬山、單車旅行……
哪怕是關掉手機和電話,讓自己睡一個滿滿的、甜甜的覺,都是極好的心靈放飛方式。
其七:學會傾訴。
化解心理負擔的最好方式是傾訴。我們每個人心中總會有許多憂愁和煩惱不吐不快,所以當自己壓抑和孤獨之時,找一個合適的人,哪怕是素不相識的網友,去進行一番傾訴,也是相當必要的。
其八:允許自己適度說點臟話。
女人先天是脆弱的,但克服脆弱的最好方法并不僅僅只有眼淚。除了傷心的哭泣之外,我認為還可以讓自己適時憤怒起來,允許自己罵爹罵娘地說說臟話,因為憤怒和罵人有時也是一種發泄不滿的好方式。
光有眼淚是遠遠達不到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的。
揭秘人的15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
解密人的心理自我保護機制
1.合理化(文飾法)
當人的動機或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或因其它而受挫時,為了減輕因動機沖突或失敗挫折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以自圓其說,當然這些理由是經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時候可起到心理保護作用。
2.仿同
是把別人的欲望、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收成為己有,并表現出來。被仿同對象總是仿同者尊敬的人或喜愛的行為特征,通過仿同來緩解個人的痛苦或焦慮,同時可借以分享他人成功的快樂。比如,模仿明星造型或行為。
3.潛抑
是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動機壓抑下去。雖然這些欲望、情感和動機設有消失,但人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也就不會為此而緊張焦慮了。例如,某一女生近來經常與一男生在一起,于是傳言四起,同學們都說他倆在談戀愛,該女生聽了深感冤枉。其實,她內心深處未必就沒有進一步發展的愿望,但她理智上卻無法接受 “他倆在談戀愛”這一現實,于是就將這種動機潛仰了。
4.投射
是把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態度、意念、欲望轉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斷言別人有此動機,以免除自我責備之苦。但是習慣于以投射來維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往往會影響對自己的真正了解,也會影響與別人交往,因此,要恰當應用投射保護機制。
5.反向
是指一個人內心有一種動機或沖動,承認了會引起不安,結果反而表現出相反的動機或沖動。一般情況下,個人行為的方向與其動機方向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表現出“形左實右”的現象。如有的病人十分關注自己的病情,但在別人面前反而故作無所謂的姿態。
6.軀體化
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慮轉化為軀體癥狀從而減輕心理緊張。例如,常有神經衰弱的病人否認自己思維方式上的問題,而強調內心的緊張是由于身體衰弱或失眠造成的。
7.置換
是把對某一事物的愿望或情緒不自覺的轉換到另一事物上。例如,在學校被人瞧不起的學生,常把對同學和老師的怨氣轉到家人身上,以此平靜心情。
8.幻想
當遇到無力解決的問題時,把自己置于一種脫離現實的想象境界,企圖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從而獲得心理平衡,這種保護機制常被弱小者所用。
9.升華
把在現實中無法得到滿足的愿望,以某種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方式獲得滿足。例如攻擊性的愿望不能隨處亂用,但可能從打球或射門中得到滿足。
10.補償
是指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理想受挫,或因自己生理缺陷、行為過失而遭失敗時,選擇其他能獲得成功的活動來代替,借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與自信。
11.否定
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實予以否定,以減少心靈上的痛苦。例如,小孩打破東西闖了禍,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來;癌癥病人否認自己患了癌癥;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等等。
12.退化
當人們感到嚴重挫折時,放棄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難較少、阻力弱弱、較安全的境地——兒童時期,無意中恢復兒童期對別人的依賴,而不積極求治自己的疾病,害怕再負成人的責任。
13.轉移
指對某一對象之情感,因某種原因(發生危險或不合社會習慣)無法向其對象直接表現時,而轉移到其它較安全或較為大家所接受的對象身上。例如,一個售貨員或一個服務員因家中一大堆煩惱問題既無法解決又不能向孩子或老人發泄,只好遷怒于顧客,服務態度極差。
14.隔離
把部分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的不愉快。最常被隔離的,乃是整個事情中與事實相關的感覺部分。如老人常不說死而說“歸天” “長眠”等。在心理治療中,醫生注意發現病人使用隔離作用的現象,可幫助找到病人的重大心理問題。因為病人在潛意識中所要掩飾的,正是心理治療可能針對的問題。
15.抵消
是指以象征的事情,來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事情,以補救心理上的不適與不安。例如,按我國習慣,過陰歷年時不要打破東西。萬一小孩打破了碗,老人則趕快說“歲歲平安”。
結語:心理自我保護機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動中,其功能類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統。當人們由于某種原因將要或已經陷入緊張焦慮狀態時,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護機制來減輕或免除內心的不安與痛苦以更好地適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