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過好每一天 漫漫人生路何必太過焦慮

解夢佬 2 0

目錄:第一章:人生無需太焦慮第二章:如何對應焦慮癥第三章:如何開始美好生活俗話說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開心的活?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亂想,每一天都活在焦慮中,患上

目錄:

第一章:人生無需太焦慮

第二章:如何對應焦慮癥

第三章:如何開始美好生活

俗話說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開心的活?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亂想,每一天都活在焦慮中,患上了焦慮癥,這可怎麼辦呢?

人生無需太焦慮

【1】什麼樣的人容易患疑病癥呢?

用日本心理學家森田的話講,自然是有“疑病素質”的人。用通常心理學的話講,是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

疑病性人格具有如下八個特點:

一、這種人自我要求高,有著求全、求大、求先的強烈傾向。他的人生追求或者說野心,總是和實際處境處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這種矛盾經常造成情緒的高度緊張。

二、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當然,每個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私唯我、自我中心傾向,而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這種傾向往往格外強烈。

三、疑病性人格都明顯內向,經常處在自我壓抑狀態中,易感受自我暗示及他人暗示。

四、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大多對身體比較注意和敏感。換句話說,那些成天考慮自己身體問題的人其實就是疑病性人格。

五、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常常具有偏執性人格、強迫性人格。這些人往往特別愛清潔,講秩序,處事一絲不茍,在思維上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說得好聽,就是刻板固執;說得難聽,就是愛鉆牛角尖。另外,還有戀舊、不習慣新變化等特征。

六、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在情感上往往屬于多愁善感型。詩人、哲人、藝術家大多容易滑入這一類。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疑病性人格。

七、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往往對生物性的危險特別恐懼,如蛇咬狗咬、火災車禍、疾病死亡以及種種有關戰爭殺戮或手術的血淋淋場面。而對社會性的各種災害危險卻能夠處之泰然,譬如誹謗攻擊、打擊報復、相互傾軋、殘酷斗爭,都難以嚇住他。

八、疑病性人格常常特別關注健康長壽,對醫學醫藥知識表現出很高的興趣。當然,往往又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2】疑病癥也是強迫癥

一、我認為疑病癥本身就是一種“有關自己身體的強迫癥”。

首先,它有一種“自己身體有毛病”的強迫懷疑觀念,就好像我總是懷疑門未關好一樣,疑病癥總在懷疑身體有毛病。

其次,它又有強迫檢查行為,去醫院左一次診斷右一次診斷,自己把住脈左一次號右一次號,這和關上門反復核查異曲同工。

二、疑病癥又是一種“關于自身身體的焦慮癥”。

患有焦慮癥的人,會對自己所處的生存環境有種種無端的焦慮,“杞人憂天”就是一個典型。而疑病癥就是對自身身體的一種焦慮癥,總會把身體往壞外想,覺得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危險,為它憂心忡忡。

疑病癥表現出了焦慮癥的全部特征。

三、疑病癥又是“關于疾病的一種恐怖癥”。

四、疑病癥又是“關于身體的一種抑郁癥”。

人患抑郁癥會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毫無樂趣,灰心喪氣,沮喪低沉,會此起彼伏地有自殺傾向。疑病癥有時就表現成這樣,只不過對象是“身體”,身體不行了,身體好不起來了,身體沒希望了,身體太痛苦了,如此等等,將人生置換成身體。

【3】人對自己身體的敏感程度是大不一樣的。

有的人性格外向開放粗獷,即使工作壓力很大,身體有了不適,也是該休息就休息,該看病就看病,不多在意。

有些人則完全不一樣:一有工作壓力,就對身體疑神猜鬼。這種人從心理學上講屬于“疑病性人格”。他們有著本章中所說的人生目標高、內向等諸多特點。

詩人、哲人、藝術家更多地屬于這一類。

認清自己的心理特征,是具有疑病性人格的人從心理危機中解困的首要憑據。

【4】一位辦公司的朋友得了焦慮癥,不僅為公司的事焦慮,更多的為自己的焦慮癥焦慮,生怕焦慮癥好不了。作者對他講,你先不要為焦慮癥而又新增焦慮,要相信焦慮癥其實并不難治。

作者給他講了一個心理學家做的實驗。

將幾條狗關在籠子里并裝上連電的踏板,狗每踏上踏板就遭電擊,反復遭電擊的狗自然產生焦慮,然而,它們很快通過學習避開踏板,躲開了電擊,這樣,它們便能夠避免和控制自己的焦慮了。

這位朋友笑了,問:你莫非想讓我向狗學習嗎?

作者說:連動物都懂得如何避免和控制焦慮,具有高智商的人類,想擺脫焦慮癥有的是辦法。關鍵是先要搞清,一、什麼是焦慮;二、什麼是焦慮性人格;三、什麼是焦慮癥。

【5】什麼是“焦慮”。

焦慮人人都有,但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呢?

有一種定義比較恰當,焦慮就是當人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危險等問題,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者是失敗感、自疚感增加,從而形成一種緊張不安的帶有恐懼的情緒。

人類社會有一個基本旋律,那就是列維·施特勞斯講的“解決矛盾、征服世界”。人類全憑這樣的實踐得以生存發展。

這個解決矛盾、征服世界的基本旋律,就是要不斷達到各種目的,無論是有關“食色性也”這樣的基本目的,還是有關“成就”這樣的高級目的。

每一次達到目的,都能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榮譽感得到實現和成長;反之就是受挫。

而克服危險及障礙是達到目的所必須的,克服不了同樣受挫。

任何受挫都會形成一種緊張不安的帶有恐懼的情緒,我們稱之為焦慮。

【6】焦慮和一般所說的煩惱有什麼不同?

一般的煩惱往往指對過往事物的后悔,或者是對當下事物的不安及不快;而焦慮是指向未來的,我們也可以把它定義為“對未來臨的危險和問題的或多或少有意識的等待”。

焦慮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之一。

那些對人生設計了高目標的人,焦慮尤其突出。焦慮太多,最終就容易走向焦慮癥。

心理醫生有時將焦慮稱作一種“對象不明的恐懼”。

【7】什麼人焦慮過多。

誰有更大的野心,誰就有更多的焦慮。

但是,一只面對成群羚羊的獵豹,和一只面對荒涼戈壁沒有羚羊蹤影的獵豹,它們想捕食的野心可能一樣大,譬如一天一只,但它們的焦慮一樣嗎?還要看與野心對應的客觀條件,當然,荒涼戈壁上的獵豹焦慮更大。

一只健壯的獵豹與一只傷瘸的獵豹,同樣面對羚羊成群的獵食環境,它們捕獵的野心可能不相上下,但它們誰更焦慮呢?當然傷瘸的獵豹捕食困難會有更多焦慮,這和野心對應的能力有關。

如果目的、野心一定,那麼“客觀條件”與“主觀能力”就成了達到目的、實現野心的制約條件。

客觀條件、主觀能力離目的越遠,實現目的的難度越大。焦慮和這種難度往往成正比。

人的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為什麼達到目的難度越大時焦慮越大,這本身說明焦慮是有用的。一個面對荒灘戈壁的獵豹,如果不為覓食焦慮,很容易餓死。焦慮能夠調動人實現目的的主觀能力。毫無焦慮的人是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的。

關鍵在焦慮的適度。如果焦慮過少,像瘸豹不焦慮自己的捕獵,無疑就危險。倘若過多地焦慮,也會使人不堪勞苦。

【8】如何使自己的焦慮適度呢?

作為一個普通的“健康人”,要使自己保持適度的焦慮,主要有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在“野心適當”的情況下,使自己“自然適應”。具體講就是,只要野心不大又不小,那麼,要聽憑自己在放松的狀態中自然而然形成一個適度的焦慮。

因為焦慮是人類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必要情緒運動,處在放松狀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焦慮,本身就是適度的。

這個結論有兩個前提:一是正常的健康人,二是野心不大不小。

第二個原則,就是少則加之,多則減之。

那些明知道貓守在洞外而不焦慮的老鼠,一定要增加點焦慮,以免它大搖大擺跑到洞外。連貓影也看不見就整日恐貓而不敢找食的老鼠,則要減少其焦慮。

這個比喻并非玩笑。

如果一個學生面臨升學,對于能不能考上大學沒有一絲焦慮,每天懶洋洋地不思進取,顯然是不合適的。作為他的父母,大概很有必要提醒孩子面臨的問題,增加一點他的焦慮,從而調動孩子奮斗的積極性。

反之,如果一個學生面臨升學,對于前途過度焦慮,整個精神被緊張不安和恐懼控制,乃至不能正常生活和有效地學習,那麼,無疑應該減輕壓力,減少焦慮。

第三個原則,一個人如果野心不當,過大或過小。首先要調整其野心。過大的野心必然造成過多的焦慮,摧殘身心健康。過小的野心則會使人缺乏必要的焦慮,從而散漫消極。

如何對應焦慮癥

認識焦慮的客觀牲

我們的情緒并不是主觀意志能完全控制的,如在眾人面前講話時緊張,常常是越想控制緊張,則緊張越厲害,越想控制焦慮,則焦慮越甚。相反,如果對待焦慮采取接納的態度,焦慮產生后告訴自己:我焦慮了,這是一種難受的感受,但我自己控制不了,我只能接納它。這樣,雖然看來好像是一種消極的態度,然而,任何情緒的過程都有它發生、發展、高潮、下降及結束的過程,只要我們接納它了,最終它也就消失了,正所謂“無為而無不為”。

尋找原因

試著尋找焦慮背后的心理原因,如是否自己太過追求完美、太看重事物的結果、大注重他人評價等。

正視現實的壓力

焦慮的產生,常常有著一些我們不愿面對的現實壓力、心理沖突,如婚姻的矛盾、工作的壓力、人際的沖突等,我們要學會正視并及時解決它們,逃避只能使問題更為復雜和麻煩。

尋找多途徑的愉快來源

我們的愉快來源越多,我們就越少懼怕失落,越少焦慮。生活是多彩的,只要我們愿意,每時每刻我們都能享受到生活的愉快。

主動尋求幫助

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如何開始美好生活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關注。盡管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48年就對健康內涵進行闡述: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應該是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但要說多少人已對此有深刻理解并付諸實施,估計不容樂觀。

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件可能會給人以啟迪——

布拉特島水域中有一種王魚。王魚有一種本領,它能吸附一些較小的動物到自己身上,然后慢慢成為自己身上的一種“鱗片”。其實,那不是鱗,只是一種附屬物。當王魚有了這種附屬物后,會比沒有鱗的王魚大出四倍以上。可憐的是,王魚后半生,由于身體機能退化,這種附屬物會慢慢脫離它的身體,使它回到原本那個較小的外形。被剝奪了鱗的王魚是非常痛苦難堪的,它無法再適應這個世界,游動得也很不自然,最后它自殘,往巖石上猛撞,掙扎數日而死去。

凡看到過王魚慘死的人,都認為它們不該選擇附屬物作為自身的鱗片,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人的一生中很多情景確實很像王魚。高位、名譽,當這一切到來時,確實會使人變為另一種模樣,比以往“高大”數倍。問題是,它們總會脫離你而去。王魚的可憐,往往也是我們的可憐。

有位行為經濟學家說:“我們越來越富,但是體會不到幸福,部分原因是,我們總是拿自己與那些物質條件更好的人相比。”

小故事可以給人這樣的啟迪:把物質追求看成是人生的最大快樂和幸福的源泉,到頭來可能事與愿違。因為無數事實證明,在基本物質滿足后,真正的幸福體驗往往來自于精神層面。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描述人的梯需要度,他認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只是人的最低層次需要,而愛與歸屬、尊重與自我價值的實現需要,才是人的最大需要,也是人的自我感覺需要的本源。因為前者的需要只能歸屬于動物的本能,并不體現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而后者的需要才能體現人的價值。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會擁抱美好生活。

結語:既然過于焦慮如此傷害我們的身體,我們何不開心的過每一天呢?大聲歡笑,讓笑聲渲染我們的美!(文章原載于《自助養生》、《健康文摘》,刊號:2012年3月號,作者:柯云路/高義,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