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第一章:一天吹牛三次可降低焦慮第二章:總是焦慮心煩怎麼辦?第三章:焦慮癥的治療方法第四章:9個減壓好習慣 為心靈“減負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
目錄
第一章:一天吹牛三次可降低焦慮
第二章:總是焦慮心煩怎麼辦?
第三章:焦慮癥的治療方法
第四章:9個減壓好習慣 為心靈“減負”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壓力的增大,每天不停的在職場及生活中奔波,難免不會出現焦慮心里。那麼,焦慮怎麼辦呢?如何緩解焦慮?吹牛可以緩解焦慮嗎?
一天吹牛三次可降低焦慮
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講一次大話,超過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過三次。對多數人來說,說大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小品《有事您說話》中,愛說大話的老公把自己吹得無所不能,什麼事都能辦。結果親戚朋友紛紛找上門,他又花工夫又被埋怨,為自己的“牛皮”懊惱不已。
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講一次大話,超過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過三次。對多數人來說,說大話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這是為了顯示自我、增加自信、彌補心理落差。比如通過夸大自己的能力、身份等,獲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適當的“吹牛”能降低恐懼和焦慮,比如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就用“希特勒永遠造不出來能將麥克阿瑟炸掉的炸彈”等大話穩定軍心。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似乎永遠在說大話,他們不知疲倦,滿嘴跑火車,什麼事情都能吹得天花亂墜,甚至覺得自己神通廣大,具有某種特殊能力。這樣 “吹牛上癮”的人,則要警惕是否有心理疾病作怪。比如躁狂癥或精神分裂癥早期,大腦的神經傳遞失衡,會導致精神亢奮、自我評價過高。
無論何種原因,過分說大話都會影響心理健康及人際關系。因此,愛吹牛的人要學會審視自己、認清自我能力,不要總是承諾,而要從擅長的小事做起, 給他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家人和朋友也要及時提醒和告誡他們,將他們“拉”回現實。如果吹噓得很離譜、完全不符邏輯,則要及時帶他們去精神科或心 理門診檢查,必要時進行治療。
總是焦慮心煩怎麼辦?
問:最近,總感覺莫名其妙的焦慮,常常有恐慌的預感,整日憂心忡忡、心煩意亂、坐臥不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自己分析主要是在工作上每天就重復的操作,很心煩。覺得沒有任何意義。
德芬:恐慌和焦慮來自你沒有與自己的內在智慧有個正確的關系。你的靈魂,或是說你的內在更高的智慧,想要指引你往不同的人生方向走去,可是你忽略它的聲音,還是日復一日庸庸碌碌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你有沒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刻傾聽你內在的聲音,看看它想要表達什麼?你有沒有在一個不經意的片刻覺察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如果你一再忽略它們,你就會感覺到失落與悲傷,如果你壓抑你的這些情緒,你自然會感受到恐慌和焦慮,因為有一股強大的、負面的情緒暗流在你的內心,你不讓它們浮上表面,它們就會以恐慌和焦慮的方式呈現。
建議你在工作空擋或是回家之后,多找時間接觸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什麼都不要想,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和自己好好相處,聽聽看你的內心深處到底要跟你說些什麼。同時,在生活中,你也要注意哪些人事物是讓你能夠快樂、喜悅的,你要特別撥出時間來接觸它們。從你的自述上看來,你的工作沒有能夠滋養到你的心靈,所以你也許要考慮在工作上試著去找到樂趣和意義,如果真的都沒有,那你可能要考慮換工作。不要因為惰性和對未來的恐懼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和意義。你的狀況就在告訴你:你需要采取行動了!!
焦慮癥的治療方法
生物醫學研究者、認知行為研究者、和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者從各自的理論出發,為焦慮癥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治療方法:
精神分析治療:
因為精神分析學把焦慮癥的起因歸結為壓抑的無意識沖突,所以,焦慮癥的精神分析治療,就是幫助患者領悟他們的內在心理沖突的根源。具體請見:精神分析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的不同,運用行為治療的醫生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治療焦慮癥。如果患者癥狀與某些確定的情境有關,那麼醫生通過運用“情境分析”,一種行為治療技術,來找出患者的焦慮癥狀是由情境中的哪些關鍵因素造成的。然后醫生運用“系統脫敏”的技術,降低患者對這些特定因素的焦慮程度。如果患者的焦慮癥狀游離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與某種特定環境有特殊的關系,那麼醫生就會運用“放松訓練”來降低病人的總體緊張水平。另外,由于焦慮癥患者經常表現出無助感,所以治療者會幫助患者通過學習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術,直言技術),來提高患者面對各種情境的信心。由于焦慮患者特有的認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釋為威脅,容易過高估計消極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認知治療常常被用來改變患者的認知方式。
藥物治療:
抗焦慮藥物是最常用的治療焦慮癥的方法。但是抗焦慮藥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長期服用甚至對某些內臟器官有損害。而且抗焦慮藥物往往有成癮性。抗焦慮藥物的最大問題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幾乎可以肯定,癥狀會重新出現。當病人是通過服藥來降低焦慮癥狀,他們就會(正確地)把自己癥狀的好轉歸結為藥物的作用,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改變。于是,當他們停止服藥時,當然會覺得情境是不可控制的,于是會變得焦慮。
9個減壓好習慣 為心靈“減負”
改掉手機不離手的習慣。
很多人走到哪兒都要把手機抓在手里才踏實,總是擔心錯過什麼重要電話或短信。其實,手機在包里也能聽得見,與其依賴“電子朋友”,不如約朋友面對面溝通,更讓你暢所欲言。
把幾年沒翻的舊書送人。
我們需要知識更新,因此,最好讓自己的書柜也時常保持新鮮血液,定期“辭舊換新”是相當有必要的。當然,如果有人需要這些舊書,送給他們是最好的歸宿了。
扔掉無價值的資料。
很多人抽屜里保存著一大疊購物單據、繳費發票等。這些票據的使用機會其實幾乎為零,過了一定期限如保修期后最好扔掉,給生活騰空間。
與不適合交的朋友“拜拜”。
有人是天生的“麻煩制造者”,有問題時才想到你。跟那些會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朋友說再見,多和富有想法、獨立有為的人結交,給自己建立正向的氛圍。
別老盯著過去的成功。
成績能鼓勵人奮進,可也是逼著你“超越自我”的壓力來源之一。把獎狀、獎品等放到看不見的地方,告訴自己,拋開過去的束縛,才能創作出更好的成績。
刪除不聯絡的聯系人。
很多人的通訊錄里保留了五、六百個電話,可真正聯系的不到1/3。不妨把這些聯系人進行一次徹底分類,只留下需要經常聯系的100—200個,其他號碼找個地方備份即可。
及時清理短信和郵件。
管理好自己的手機短信和郵箱,就像管理好個人形象一樣,能夠增加快樂。一般來說,手機上保留的短信不要超過十條,電子郵件保留最近的20封左右即可,這會讓生活更清爽。
用有品味的書代替八卦書報雜志。
很多八卦書報、雜志,既沒有“營養”,又會浪費我們大量的寶貴時間。把它們放到一邊,可以嘗試用一些有品味、有哲理的圖書、雜志充實自己的生活,或者外出運動健身,既帶來快樂,又豐富心靈。
換掉超負荷的工作。
有的工作雖然待遇發展都不錯,但實在太辛苦。雖然舍棄需要勇氣,但“長痛不如短痛”,換一份彈性更大的工作,會讓你的生活充滿趣味。
總結:焦慮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心理,但是,要想活的快樂就必須藥品學會為自己減壓,緩解焦慮。那麼 ,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緩解焦慮的方法來學習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