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第一印象

解夢佬 2 0

目錄:第一章:神秘的第一印象第二章:家庭會傷人第三章:成功的代價不管是面試,相親交友,大家都比較在意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真的有那麼神秘嗎?第一印象可信嗎?如何給人制造良好的第

目錄:

第一章:神秘的第一印象

第二章:家庭會傷人

第三章:成功的代價

不管是面試,相親交友,大家都比較在意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真的有那麼神秘嗎?第一印象可信嗎?如何給人制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神秘的第一印象

前三秒打造第一印象

“前3秒鈾定終身”這種說法雖然有點過激,但是在現實中卻并非空穴來風。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克林頓與希拉里相識的故事。他們都曾是耶魯大學法學系的學生,初次相遇便被對方深深吸引,經過短暫的眼神交流,相互有了好感,便開始了正式戀愛。

人們對陌生人的判斷只需要3秒鐘,在這3秒鐘內第一印象就形成了-科學家對此的解釋是: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生存必須在瞬間判斷眼前的人是敵是友.由此人類進化出迅速形成第一印象的能力。到了現代,這種快速判斷環境的能力演變為第一印象,即瞬間決定是否與一個人交往。在這個過程中,觀察者的視角和被觀察者的表現都對第一印象起決定作用。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尤其是在男女的交往中。如果一方說:“我對你還不夠了解。”那麼,即使延長交往時間,對方也未必會“了解”,因為“不好”的第一印象已經形成。

第一印象可信嗎

雖然中國人愛說“人不可貌相”,但是古今中外“愛貌相”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做過實驗,發現人們的第一印象有時很準確,美國研究人員做了一項實驗:把應聘者自我介紹的視頻短片(時長為20~32秒鐘)給沒有面試經驗的人觀看,把他們的評價結果與專業考官在與這批應聘者進行20分鐘的交談后做出的結論相比對,結果相差無幾。

不過專家也說,第一印象是否正確,得看被觀察者的行為舉止是否出自真誠。一些進行過社交禮儀訓練的人能夠在任何場合都表現得體,人們很難通過第一印象來對他們做出全面的判斷。有些情緒是可以偽裝的,沒有經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很難準確地察覺到極其精細的表情,比如人們憤怒時,嘴唇會下意識地收縮,這是難以偽裝的;還有時候一些外貌特征會使人產生不同印象,比如娃娃臉容易讓人產生單純、親近的感覺;樂于交際的人被認為更樂觀、更善良等。

其實,第一次見面,人們見到能只是一個人在特定場合處理一件事的態度與能力。一個在聚會中沉默、不善言談的人,可能被認為冷漠、孤傲:也許這個人在生活中并非如此,只是不善交際而已,因此,第一印象并不能全面的了解一個人,只有通過長時間交往,方能“日久見人心”。

一些心理健康、表里如一的人,性格容易被看出來。另一方面,所謂的看人高手也不是天生聰明,而是善于察言觀色。但是,大多數人不是心理醫生,也無法像福爾摩斯那樣根據蛛絲馬跡洞察人性,第一印象又往往受到偶然因素的影響。所以這種第一印象的判斷很可能是主觀的、片面的,切不可在交往之初就對人貼“標簽”。

第一印象能持久嗎

第一印象除了有片面性,還有持久性,人們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除對他人的第一印象。人的記憶是有慣性的,一旦給某人貼上標簽之后,往往難以再費心將它重新歸類,并在日后的交往中按照標簽的內涵對待對方。錯誤的第一印象常常會讓人做出錯誤的決定,因為隨著經歷、境遇的改變,人的某些性格、做事的態度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即便在后來的交往中,人們對人或事物有了新的認識,第一印象依然不會輕易消失。比如有人給別人的最初印象是性格沉靜內斂,但是在某次聚會中,他表現出熱情奔放的一面,人們會認為他最近碰到喜事而情緒高亢,而不是這個人性格的另一面。

這說明了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并沒有改變。心理學家曾進行試驗,揭示了第一印象的牢固性。將一個人的積極信息和消極信息分為兩組放在電腦上,分別傳達給兩組測試者。當受試者對此人形成第一印象后,研究員又將相反的信息展示給他們,研究員驚訝地發現,后來的信息并未對被測驗者形成很大影響,他們對此人的印象仍舊停留在第一印象。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大腦對違反原有經驗的新判斷采取一種“凡事有例外”的處理方式,一旦新經驗與固有經驗不符,就被視作特例。只有當第一印象在不同情境下被數次挑戰,新的判斷才會形成,第一印象也就失去了它的效力。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笑臉迎人

心理學、表情研究專家都指出,要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笑臉迎人。笑容包含友善、接納等潛臺詞,對方看到笑容,通常會以笑臉回應,這樣雙方的距離就拉近了。男女在初次約會時,要想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就要在3秒鐘內展現笑臉。

多聽少說 放松交流

決定第一印象的因素通常包括容貌、穿著、語言、態度和身體語言,總的原則是多聽少說、多進行眼神交流,談論輕松愉快的話題。對于外向的人,可以讓對方多談談他們自己,然后真誠回應。對于內向的人,可以主動談談自己,讓對方在交談中放松。如果對某些話題不熟悉,您也不要焦慮,注意放慢語速,放松表情。其實,只要表現出關注對方,就可以留下好印象。提問可以表現關注對方并減輕壓力,但注意不要顯得像是在盤問對方。

傳遞好情緒

情緒有傳染性,好心情可以留給對方好印象。雖然認知專家都會建議在初次交往中“做真實的自己”,但在面對新朋友時,人們還是應該收斂壞情緒,或者等到情緒好轉時再結交新朋友。

與新朋友同步

不失時機地調整交流用語、語調或身體姿勢,與新朋友同步。比如,使用對方的口頭禪、以對方的語速說話,隨著新朋友一起點頭或搖頭等,這樣很容易建立起和睦的關系,因為人們都容易被與自己相似的人吸引。

真誠的贊美

適當夸贊對方。大家總是喜歡被人奉承,但是需要注意,贊揚要表現得真誠、不夸張,這樣對方才會有信任感。

家庭會傷人

包辦溺愛型 溫柔的陷阱

29歲的小美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驕傲。從幼兒園到大學,她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畢業后,她在父母的幫助下!順利進入了一家外企÷拿著不菲的年薪。可是.工作上一帆風順的小美,個人情感卻波折不斷:幾年里,父母給她張羅了不少相親對象,條件都非常優越,可她沒有一個看得上眼,甚至對相親產生了厭惡的情緒。小美媽媽一談起女兒的終身大事就開始以淚洗面,埋怨女兒不懂得父母的苦心。小美有些惱火,但又立即想到:“媽媽對我這麼好,我怎麼能心生惱怒呢?”小美發現自己越來越焦慮,簡單的工作也擔心自己做不好,心理醫生給小美做了測試問卷,發現小美的焦慮和抑郁指數都高于正常值。

小美是在包辦溺愛型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典型。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父母為她安排了從幼兒園到找工作的所有人生歷程。從表面上看,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人生過得非常輕松。可是,包辦型的溺愛都是具有交換性的,它的背后隱藏著一個要求:為了配得上我們無微不至的“愛”,你必須回報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生活——讓我們滿意的學習成績,讓我們滿意的工作,讓我們滿意的男朋友。

包辦溺愛型的父母會刻意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小美一樣,有一部分在包辦溺愛型家庭里長大的孩子看上去很“成功”,但是無論生活被安排得多麼完美,他們都會有一種感覺:自己的人生不是為自己而活。人只有在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當小美“為自己作主”的意識被喚醒時,她從小形成的種和不良自動思維“怎麼能生媽媽的氣”,“怎麼能不聽父母的話”開始發揮作用,兩相矛盾之下,她開始出現了焦慮和抑郁的情緒。

小美很幸運,因為從小就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她一直在父母的溺愛和高要求之間保持平衡。但是大量的孩子卻成為了這類家庭教育的犧牲品,終其一生都無法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小美要做的,就是釋放壓抑許久的自我意識,從現在起為自己而活。

獻祭出自己 拯救家庭的孩子

小雨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女孩,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異。但是,自從考入重點大學之后,她就開始有了一個怪僻:強迫性洗手。小雨每天都要洗手上百次,即使把自己的手洗得脫皮了,也不停下來。除了不斷洗手,她還出現了失眠、焦慮等情況,學習成績也不斷下滑。巧合的是,小雨的父母正是在她考上大學后關系開始惡化的,小雨媽媽懷疑丈夫有了外遇,總是向女兒傾訴自己的煩惱。一開始,夫妻二人鬧得不可開交÷但當小雨的怪癬出現之后,這場家庭戰爭就暫停了,夫妻二人一起帶著小雨跑遍了各大醫院,希望能治好女兒這突如其來的怪毛病。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海靈格曾經這樣說:“孩子是家庭的保護神。健康的家庭就像平地,孩子會成長為挺拔的大樹。而有問題的家庭就像懸崖,孩子會成長為奇形怪狀的樹。孩子這樣做,目的只是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

小雨所做的,正是用強迫性洗手來維持父母的關系。

當父母之間的關系出現問題時,很多孩子會自動去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以拯救父母的關系。這種自我犧牲的策略往往很有效,父母們會暫時擱置彼此的矛盾,將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為了在雙方的沖突中獲得優勢,爭取到盟友,會主動將孩子拉到戰爭的漩渦中來,就像小雨媽媽所做的那樣。

當孩子為了保護家庭主動去做犧牲品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他們理解并接受他的好意,但是父母之間的問題和孩子無關。而那些即使成年后,依然擔當著保護者角色的孩子更要懂得:你不必為父母的問題負責,讓父母直面他們之間的問題,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最大的解放。

成功的代價

法國著名作家普魯斯特曾深有體會地說:“我們盡情欣賞奇妙的音樂、美麗的圖畫和世界上一切優美的東西,但我們不知道,創作者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失眠、哭泣、歇斯底里、氣喘、癲狂、極端的憂愁苦惱,這比什麼都糟糕……”許多成功男人的實例都證實了普魯斯特的話。他們在奮斗階段被具體的目標所驅使,大多具有這種對工作、對事業“殘酷的激情”,犧牲了許多常人的歡樂和幸福,但也正因為他們付出太多,失去太多,在成功之后,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惆悵和困惑。

個案直播

龐佩玨成功了,剛剛40多歲就成了全國知名的醫學專家。五一前夕,他總算擠出了3天時間準備回家鄉看望年邁的父母。本來這是一件很私人的行動,可是等他與妻子下了飛機,才發現他們這次出行的消息早已被當地政府掌握,并給予了最高規格的接待,然后安排專車、專人一路護送他們回到老家。車隊到了佩玨所在的鄉鎮,就直接進了賓館,等他們下了車,父母和親屬早已在賓館等候了。原來,地方政府聽說他要回家,考慮到他回老家還得顛幾十里山路,而且家里接待也不方便,便提前將他的二老接到賓館。看到家鄉各級官員們如此高規格地款待,佩玨非常感動。

當年,佩玨憑借勤奮和天賦,從一個小山村走出來,考上了一所全國知名大學。大學畢業后,他順利地考上了一位全國知名專家的研究生,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轉折。由于工作勤奮、認真敬業,畢業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導師的得意門生,留在一家大型三級甲等醫院工作。佩玨業務精湛,又有導師大力提攜,很快在專業領域內嶄露頭角。

從此,他的時間、精力、行動不再屬于自己。他每天一睜眼就是工作,即使是雙休日、節假日也不例外。身邊的朋友羨慕他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可是只有佩玨自己清楚,隨著事業的發展,物質生活的富足,他的煩惱也越來越多。在長期的心理重壓下,佩玨感到自己這臺高速運轉的“機器”已經開始出現故障。

工作上的學術之爭,令他無法停止奮進的腳步。一些同事出于嫉妒,在工作中使絆,令不善處理人際關系的他煩惱不已。生活空間被嚴重擠壓,過去的興趣愛好,全被工作取代。過去他還經常與朋友、同學往來,現在連見他們一面都沒有時間,偶爾相遇,也僅僅是寒喧幾句而已。因為工作忙碌無法顧及家庭,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都推給了妻子。對此,妻子頗有怨言,抱怨他是“甩手掌柜”。因為無暇督促女兒學習,女兒被送入寄宿學校,即使在周末回家時也少有交流。時間長了,女兒和他的關系日漸疏遠。不僅如此,他的健康情況也每況愈下,時常頭痛、失眠、腰酸背痛、疲勞、食欲不佳,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作為醫生,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堪重負,陷入亞健康狀態。可此刻,他就像一輛駛入高速公路的汽車,無法停止下來。

幕后原因

這是當代許多中年男人,尤其是一些中年知識分子成功后的心境,既沒有青年人的“少年得志便猖狂”,也沒有老年人的萬事皆休,知足常樂。成功既不能消解他1r的各種困境、情感危機,又迫使他們更加苛刻、嚴厲地反思、自審。雖然事業有成者對自己苦悶有故作姿態、矯情,甚至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但他們又的確存在著如同佩玨一樣的煩惱與苦悶。

佩玨之所以會陷入如此嚴重的心理困境,與他的個性有著密切關系。佩玨從小被父母嚴格管教,自己也處處高標準、嚴要求,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勤奮刻苦。參加工作后,他對工作兢兢業業、追求人生價值,并獲得了成功。在外界和自我的巨大壓力下,塑造了佩玨內向、固執、刻板、壓抑、自卑、強求、追求完美的個性,對事對人,包括自己和領導、同事、妻子、女兒都要求完美,不能容忍瑕疵。其實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當事情不盡如人意,人不盡如完美時,他就會表現出焦慮、憤怒、恐懼、擔心等情緒,并引起人際關系緊張和身體不適等癥狀。

應對策略

改變認知,簸其自然

我們不能改變壓力本身,但我們能夠調節對壓力的認識和評價。接受壓力,接受不完美,變消極認知為積極心態。既然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那我們就要接納自己、他人和世界上的其他缺陷。我們不能改變客觀事物,但我們能改變自己的看法。看法積極了,情緒就平和了:很多時候壓力是自找的,坦然接受壓力和不夠完美的結果,能有效緩解壓力。

疏導情緒緩解壓力

情緒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在焦躁情緒和壓力太大時,需要釋放情緒。適當的體育運動是一種發泄情緒和鍛煉身體的良方。每周最好能鍛煉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

重拾往日的興趣

適時消遣娛樂、聽音樂會、K歌、蹦迪、與好友品茗,可以舒解心懷。另外,可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練習身體放松,利用冥想、催眠進行放松也是最佳方法。

停下來重新評價人生

身處信息時代,我們常常感到被時代的洪流所左右,不能自已。我們很容易陷入職場和家庭的壓力之下不能自拔。為了能夠更好地走下去,為事業奔波的男士們需要停下來小憩片刻。希望所有在光速中打拼的男人,都能停下來正視自己超負荷的生活,重新評價自己的生活現狀。

結語:其實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成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的克服困難,包括精神上的壓力,要學會疏導情緒緩解壓力!(文章原載于《健康世界》,刊期:2012.5,作者:Teresa、舒曼、姚扶有,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