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行的名義傾聽生活

解夢佬 5 0

你喜歡旅行嗎?旅行時的那份寧靜那份心情飛揚的感覺你知道多少呢?其實旅行是一個很好的養心方法,你試過嗎?以旅行的名義感知生活養生就是養心,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心,旅行實際上是一種

你喜歡旅行嗎?旅行時的那份寧靜那份心情飛揚的感覺你知道多少呢?其實旅行是一個很好的養心方法,你試過嗎?

以旅行的名義感知生活

養生就是養心,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心,旅行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養心方法。最堅實的力量永遠來自于心,精氣神有了,外在的“形”就有了。

旅行,隨時能為你的內心注入一種能量,在旅途的過程中,能不斷獲得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新觀點,內心也就更加豁達充實。

這是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于她而言,旅行路途中發生的種種,帶給她更多是內心的自我改變、對生命的感悟,以及踐行“學會放下”的佛學智慧,也就這樣通過一段段旅途,讓她從中感知到了其內涵的真諦。她就是竺蔚,一個集熱情、義氣、感性特質于一身的女子。

未見竺蔚之前,很難想像一個從事著大學教師這樣一份穩定工作的人,會愛上充滿挑戰與冒險的徒步旅行。但當我見到笑聲爽朗的她,當我們之間從正式的采訪變成了傾聽她講述每一次旅行帶來的感受,我在剎那間明白了旅行對于她的重要,似乎在某個不經意間,旅行就這樣自然融入了她的生活,乃至生命。

開啟生活的正能量場

喜歡一個人或是愛上一座城,有時需要機緣,而如果要追尋竺蔚愛上旅行的答案,用這句話進行解釋也同樣恰到好處。

《養生雜志》:你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愛上了徒步旅行?

李竺蔚:雖然在09年之前,自己也曾徒步旅行到過一些地方,但真正喜歡上徒步旅行,將其作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則是09年的一次登山,當時恰逢一段長久感情的結束,需要一個出口喚醒新的能量,停止內心“不斷否定自己”的折磨。有時候,恰恰是在看似“失敗”的階段,生活會出現新的轉機,所謂“有失有得”,才是本質,生活不會永遠在低谷。

在3800米的九頂山扎營,陌生空曠的山頂,與世隔絕般,會覺得離靈魂很近。夜晚因為睡不著,與兩位友人在火堆旁烤著篝火發呆。山頂萬籟俱靜,小雨停歇,眼前突然出現了夜深的云海,黑、灰、白相間交錯,飄然繚繞,亦真亦幻,如同水墨畫般漂亮,當時我們很有默契的都沒有說話,三個安靜的影子望著遠方,任手機放著陳升獨有的升式情歌《綠島小夜曲》,恰逢此時,遠處熄滅的火堆旁,有人吹起了口琴,琴聲淡淡悠悠緩慢入耳,與夜、景、人、心,契合地無與倫比。3800米的山上,星星點點的篝火,幾個人,兩條狗,加上飄渺的云海……這樣的感覺,再美的詞匯都已是多余。而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遇到了強烈余震,離“5.12”地震中心帶就20公里距離,生死瞬間,深刻感到個人的小情小調多麼不足為惱。

第二日天晴,云海、霞光、滿山黃色的花朵,組成了一幅美如仙境的畫面,我騎著一匹白馬游走山間,更加感嘆“人間美景,夫復何求”,世間還有更美更多的東西值得追求和接近,實在無須為生活中的小挫折小失敗阻斷了前進的步伐。在九頂,我心被大自然打開了,豁然開朗,之后,開始了頻繁的徒步之旅。

《養生雜志》:許多人都說,在徒步旅行的過程中,最容易遇到艷遇,你遇到過嗎?你對于徒步旅行,有怎樣的觀點?

李竺蔚:旅途中艷遇肯定會遇見,因為路上遇見的朋友大都很有趣很友好。但是對艷遇,我個人是比較不在意,因為對感情有些貪心,希望遇見的是一份穩定而長久的感情,路上的短暫艷遇,我自己還是不要觸碰好了。不過我提倡在旅途中要把心交出去,這樣你的心才會有和陌生人、陌生的風景貼得很近。關于旅途,我一直覺得像是談一場戀愛,只有把心很誠懇的交出去,你才能享受每分每秒。保守與開放是有尺度的,這是我的一種旅行態度。

敬畏生命從這里開始

如果將竺蔚的每一段旅程都化為一個音符,那麼我相信,由這些音符譜成的樂曲,一定充滿著對生命深深的謙卑與敬畏。從樂曲中,你一定能聽出生命的美好與強大。

《養生雜志》:如果請你推薦一個適合養生的旅行地,你會推薦哪里?

李竺蔚:老撾。這個國家的氣質很獨特,一塊時光雕刻的地方,有讓人安靜下來的力量。這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度,所有人都知足常樂,笑地很純粹。夕陽西下,看到披著金黃色袈裟,撐著黑傘的僧人淡定地走過湄公河畔,會有種莫名的感動。濃郁的法國風情與小乘佛教氛圍的融合,可以讓你隨時隨處都感受到浪漫和虔誠。在湄公河邊吹著河風喝著啤酒,看著蜷縮在路邊貓狗,你會覺得,生活是可以慢下來的,可以與自然相契的很近很近。

另一個讓我愿意再去的地方是馬來西亞的停泊島。我很喜歡安靜的地方,與停泊島也有緣,機緣巧合去了幾次,而且它能讓我內心放空,總是讓我收獲能量返回都市。幾年前去的時候,亞洲游客都很少,和島上的人也成了朋友,甚至環境優美的海邊別墅Shari-La resort也會給我特惠價格。停泊島現在的游客都多了,以前一直是背包客的天堂,有著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和水清沙細的海灘,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沒有旅行團的涉足,海水與天空映照,呈現出的深藍、淺藍等不同顏色的藍,天人合一、浪漫無比。夜晚在海邊看漫天星光,耳邊只剩下魚躍海浪聲,你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停泊島猶如其名,去過,心便留在了那里。

《養生雜志》:在旅途過程中,遇到過怎樣一些情景,會讓你對生命更加的敬畏?

李竺蔚:在非洲肯尼亞的草原上,親眼目睹群獅大戰群牛的整個過程,讓我感嘆萬分,萬牛奔騰的場面至今讓我熱血沸騰,驚險有余,神奇的大自然生物鏈法則,不得不讓人對自然、生命產生敬畏。除此之外,在肯尼亞之行中,有個小細節讓我很感動。在地獄之門國家公園,我們的馬賽人向導帶領我們徒步穿越整個山谷,當我們站在山頂俯瞰整個地貌時,他很虔誠的說:“我們可以走了,現在,讓我們對上帝說,感謝你”,隨后,他很虔誠地閉眼默念。大自然,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敬畏和守護的。

此外,在貢嘎山下,4300米的地方,住著一戶藏族人家,簡陋的帳篷里,老少一家人,我當時已經有輕微高反,很感嘆,在呼吸都困難的高原上,一家老小可以長期簡陋地生活著,你不得不感嘆人的生存能力和頑強的意志。

啟迪心靈的一把鑰匙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四句話已不僅是越顯枯燥的佛法教義,對于當今社會心態浮躁的人而言,如何學會感悟這一心態,學會放下似乎更是當下需要正視的問題。竺蔚在她的旅行經歷中收獲,原來徒步旅行可以是這樣一把充滿魔法的鑰匙。

《養生雜志》:你認為旅行帶給了你哪些方面的改變呢?

李竺蔚:首先是旅行的方式上。以前的旅行,我到了一個地方就會盡情感受這個地方的一切,覺得一個人的時間有限,一個地方很可能沒有機會再去,但停泊島這個地方,改變了我的看法。機緣巧合再次去的時候,當我把曾經和當地人的合影拿給島上的朋友看,他們非常開心,對我很熱情,讓我享受到了VIp般的待遇。我突然覺得,原來與一個地方的人產生了聯系,有情感的延續,是很美好的事情。另外,島上人的簡單生活也讓我覺得生活是有多種模式的,不是非要有房子車子的追逐。旅行,隨時能為你的內心注入一種能量,在旅途的過程中,不斷獲得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新觀點,內心也就更加豁達充實。

從心靈上來說,旅行生活讓我心更寬、更豁達,也使我更加謙卑。以前比較自我點,現在會更加謙卑,放得低,放地下,也會為別人考慮地更多。

《養生雜志》:關于旅行,你追尋怎樣的一種心理狀態?

李竺蔚:如果路過之后,只帶回美麗的風景或者奇妙的食物、各式的紀念品,那真的是另一種所累。希望每一次,能將獨特的體驗轉化成新的態度,才得以至簡的豐盈。這是我所求。

《養生雜志》:你如何看待旅行與養心的關系?

李竺蔚:都市生活有時會讓我浮躁,鋼筋水泥城市沉浮久了,難免產生困頓。你會有很多的角色,成為別人、社會需要的自己,有時會有迷失。“在路上”是認識自己和世界的好方法,讓我內心慢了下來,用心感受細節。大自然的魅力會讓你獲得內心力量,讓你明白養心的重要。只有豁達、平靜的心,你才能更加堅定坦然地面對生活的瑣碎。

養生就是養心,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心,旅行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養心方法。最堅實的力量永遠來自于心,精氣神有了,外在的“形”就有了。

現在養生已經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修煉,都市人已經意識到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調心的重要,就我自己的切身體會,旅行不失為養生的一種好的方式。

幽自己一默

幽默是一種優秀、健康的個性品質,可以幫助你很好地與人互動,像潤滑劑一樣緩解你人際關系中的緊張與僵硬,讓你的人際關系變得活潑起來。

每次說到這個幽默這個話題,我就會想起一個朋友。那次,我們幾個朋友一起走在路上,大庭廣眾之下,那哥們兒居然被塊石頭絆了一跤。我們都愣住了,直直地看著他——本來一直覺得他個子挺高,可就在他“撲通”倒地的那瞬間,我頭一次發現原來他還挺長——當時那個尷尬啊,可這哥們兒竟然順勢翻身仰面躺在地上,很有喜感地松了口氣:“哎,欠了這塊石頭的,這下終于還清了!”我們忍俊不禁,趕忙把他拉起來,圍觀的人也笑著散去了。

遇到很糗的事情,來點兒幽默,反而會表現出一種難得的喜感和魅力。我們總是在心里抱怨身邊的空氣太沉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太緊張,生活中總出現尷尬的意外……想要改變這一切,有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沒事就幽一默!幽默是一種優秀、健康的個性品質,可以幫助你很好地與人互動,像潤滑劑一樣緩解你人際關系中的緊張與僵硬,讓你的人際關系變得活潑起來。

每件發生的事件,其實都存在著無意識的能量場,約束著每個人的角色,讓置身其中的每個人的能量指向固定,比如吵架,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委屈,有時你覺得自己代表正義,這種感覺就是來自事件發生時的無意識能量場。而當不愉快產生時,能量是凝固的,你會覺得自己很難冷靜下來,而其他人也同樣被負面的能量禁錮。這時候,你會發現不管多麼正確的理由,此刻都難以說服對方。但幽默,可以打破這種凝固的能量,是一個迅速“打破狀態——喚起快樂”的過程,使整個場的能量再次流動起來。這不僅僅需要智慧的靈感,更重要的是有足夠的勇氣在瞬間轉換角色,甚至徹底地否定掉自己固有的角色,拿自個兒幽默一把。

開自己的玩笑,自嘲一下,永遠是安全的方法。畢竟,你都拿自個兒說事了,表現出一種低姿態,別人還怎麼再好意思難為你呢?一個女同事,皮膚很黑,老被牙尖嘴利的辦公室同事開玩笑,每次都心里很不爽。后來,她發現一個絕妙的方法,就是主動打開話題。比如“哎呀,跟老公去了趟海南,回來把兩人胳膊一對比,那是牛奶和咖啡的差別啊!”同事聞此哈哈大笑,反而好心安慰:“沒事,下次多涂點防曬霜,就會好些。”時間一久,竟然很少有人再拿她的黑皮膚開玩笑,而大家的關系還更加融洽了。

有人說,敢于拿自己開玩笑的人,并非是在拿自個兒討好別人,而是出于心底的自信,出于對自己缺陷的接納。而那些“開不起玩笑”的人,其實介意的不是話語本身,而在于別人未經允許拿掉了自己的掩飾或者偽裝。但他不知道的是,正是這種介意,才更讓他內心的脆弱和缺陷暴露在別人面前。我們大都喜歡率真、大氣的人,畢竟我們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那麼點糗事,你裝什麼牛X啊,是不?

結語:你喜歡旅行嗎?可以去各種地方旅行哦,暢享你的生活!(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刊期:2012.6,作者:程虹茹/格桑澤仁,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