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衣服看你性格是否夠成熟

解夢佬 3 0

女人的衣櫥里永遠少一件合身的衣服,所以衣服是女人最不能少的伙伴。那麼MM們,你們可曾仔細想過,讓你死心塌地要拿下那件衣服的背后,是什麼在慫恿你呢?這個小心理,可以看出你的性格哦~

女人的衣櫥里永遠少一件合身的衣服,所以衣服是女人最不能少的伙伴。那麼MM們,你們可曾仔細想過,讓你死心塌地要拿下那件衣服的背后,是什麼在慫恿你呢?這個小心理,可以看出你的性格哦~

買衣服看你性格是否夠成熟

買衣服時,你會以什麼作為選擇的主要依據?

A、牌子

B、流行

C、顏色

D、款式

E、價錢

心理分析:

A 牌子。基本上你勉強可算是個成熟的人,雖然某方面你的能力跟表現未盡理想,但是你還是能夠努力不懈地朝目標前進,然而或許你認為自己已是成熟的人,但有時無意間的小動作,還是會流露出稚氣未脫的感覺,所以很容易被貼上小孩子、幼稚的標簽。

B 流行。你屬努力尚嫌不足的典型,還不算是成熟的人,你心理成熟度還處于萌芽的階段,如果從現在開始積極培養的話,將來定會大有作為的。

C 顏色。你全身上下散發出成熟、迷人的氣息,但是還不能說是完全的成熟,因為你還是容易感情用事。

D 款式。你是一個在心智上臻于成熟的人,每天精神奕奕、充滿自信,同時又很受到朋友的信賴,惟一的缺點就是你對日常生活乃至人生的態度稍嫌嚴肅了點。

E 價錢。乍看之下似乎你的舉止、行動中都散發出成熟的氣息,然而實際上,你卻是個不折不扣極需依賴他人的人,你沒有辦法好好認清自己、為自己定位,是個完全沒有主張的人,建議你多多發表自己的主見吧。

你有“午飯恐懼癥”嗎

“午飯恐懼癥”是網絡盛行的流行詞匯之一,主要“癥狀”表現為一些上班族在單位沒有食堂的情況下要在外面吃飯,然而有些人常常在吃飯的時間選擇逃避,在該吃飯的時間并不感覺到餓,過了吃飯的時間反而感覺到餓才去吃。

“中午吃什麼”和“中午去哪兒吃”,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職場人士每天都會重復的兩句話。對于單位沒有食堂的職場人士來說,午飯的確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一些上班族甚至患上了“午飯恐懼癥”。

忙碌工作了一個上午,終于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原本應該是好好放松,并且犒賞自己的好時光,可不少白領竟然擔驚受怕起來——一個人吃?和別人一起吃?和誰一起吃?吃什麼?吃飯的時候聊什麼……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往往會在飯前5分鐘統統涌上心頭。有人說,這叫“午飯恐懼癥”,即使夠不上“恐懼”的程度,也足夠稱為“午飯焦慮癥”。

害怕“望飯生畏”

“走,一起吃午飯!”面對同事的邀約,胡茜最常說的幾套說辭,無非就是“現在還不餓,晚點去吃”,或者是“在減肥,中午不吃飯了”。在桂林市一家銀行工作的胡茜,已經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婉拒同事了。每到午餐時間,她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單位外面也就幾家吃飯的地方,看見同事們都扎堆在一起吃飯,自己卻一個人坐一桌感覺特別尷尬。”胡茜說,自己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上班一個月后。那天中午,胡茜一個人去吃飯,她剛端著飯菜在一張4人座的桌子前坐定,4個同事也來到了這家快餐店。等4位同事相繼端著飯菜找座位時,胡茜以為她們會和自己坐在一起,結果她們齊刷刷地坐在了離她不遠的空餐桌上,就好像完全沒看見她一樣。

“你不知道,那次我感覺好尷尬,看見那4個同事在一起吃飯,有說有笑的,我卻一個人悶頭吃。”胡茜說。

拖延6成人愛延時吃飯

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這是傳統的午飯時間。為了了解上班族的午飯情況,記者隨機對桂林市的30名白領進行了問卷調查(詳見調查結果餅狀圖)。調查結果顯示,65%的人都表示喜歡推遲個把小時吃飯,35%的人會準時吃午飯。

“如果是在讀書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提前等在食堂門口,敲著碗筷等開門吧。可現在很多人吃飯的時間越來越遲了,起碼我是這樣的。”周楊華剛從大學畢業一年,以前是一個標準的吃飯積極分子,早點去食堂吃飯可以吃到更豐富的飯菜,但現在他經常熬到食堂已關門,才去公司附近的小店隨便吃兩口。

對于自己的行為,周楊華認為,“準點吃飯人太多了,不過還有別的原因。我好幾次吃飯的時候在食堂里偶遇老板,坐一桌不是,不坐一桌也不是,即使坐在一起也不知道聊點什麼好。”所以,他決定以后再也不在那個“危險時段”去食堂吃飯,避高峰,避“某人”。

聊天吃飯,聊八卦

調查結果中,近七成的人表示,平時午飯都是兩三個同事一起吃的。“我覺得,兩三個人一起吃飯最科學。太少,孤單;太多,聒噪。”呂亞明平時都在單位食堂吃午飯,和他一起的是另外兩位同事,人稱“三人黨”,“最重要的是,食堂的座位都是4個人一桌的,多于4個的‘團隊’怎麼坐呀?誰坐到另外一桌都是尷尬,除非剛好湊兩桌。”

午飯時間,嘴巴的任務除了吃,還有說。那聊些什麼呢?調查中,半數人選擇了“八卦”,20%的人選擇了“昨晚看的電視”,15%的人選擇“基本不聊什麼,埋頭苦吃”,11%的人選擇了“抱怨心中不滿”,還有4%的人選擇了“工作”。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吃飯時不要和同事聊太多、太深入、太個人的話題,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識,于是,各種八卦成了主要話題。

障礙壓力太大,溝通太少

顯然,吃午飯已經不僅僅是飽腹那麼簡單,飯桌上還蘊藏著職場哲學。在“你最討厭的午飯場景是哪個?”的問題中,30%的人選擇了“一群人一起吃飯,可你卻被撂在一個相對單獨的座位上”,22%的人選擇了“一個人孤獨地吃飯”,20%的人選擇了“和關系不怎麼好的人一起吃飯”,17%的人選擇了“吃飯時偶遇別的同事,卻不和你打招呼,也不和你坐一起”,還有11%的人選擇了“吃飯時,和旁邊的人無話可說”。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院心理衛生中心心理咨詢師黃棟表示,這其實跟上班族在職場上的壓力有關。“白領在職場上競爭壓力太大,往往會造成對同事的不信任,對自己的不自信。聚在一起時,不愿相互敞開心扉。”

他認為,部分人是和別人的溝通交流產生了障礙。坐在辦公室里,每個都只需面對自己的電腦,溝通似乎沒有了必要。調查中,有著比較明顯的“午飯恐懼癥”、“午飯焦慮癥”的人,大多是職場新人,平時工作中缺乏面對面的語言溝通,或許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信息強迫癥:上班族最新流行病

信息強迫癥是指一個人強迫自己去了解一些信息,害怕信息被遺漏的心理現象。是指某些人對信息的渴求,依賴而產生的一種來源于自我,又不能有意識控制的自我強迫狀況。

信息時代的信息大爆炸,就是太多的信息無窮無盡地涌來,讓你迷失自己的過程。24小時全天候開機,總覺得手機在響,隔幾秒鐘就看看手機有沒有短信或者電話;偶爾忘帶手機,就會坐立不安,總感覺有大事被錯過了;辦公室里,隔幾分鐘就看看電腦是不是掉線了,生怕漏掉了重要的郵件……

信息時代,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了便捷,但也有不少人在海量信息前迷失了自己,越來越多的人受困于“信息強迫癥”。心理專家表示,“信息強迫癥”是個人面對大量信息時產生的一種不確定和不安全感,為了不錯過可能有價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斷關注搜集所有信息,它是強迫癥延伸出的一種單純性心理疾病,目前已經成為上班族的常見問題。

信息強迫癥:上班族最新流行病

據專家介紹,現在不少上班族不但愛瀏覽、收集信息,還喜歡發布、交流信息,覺得沒有了信息,生活就變得乏味。一般還將收集的信息有意識地記下來,日后作為消遣的談資,而且最害怕的就是電腦網絡出現故障,手機欠費停機。一旦如此就會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因為漏掉重要的信息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信息強迫癥”的主要癥狀:無論何時都會開手機;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檢查電話錄音;去洗手間、開會或者哪怕泡茶離開一小會兒,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手機、檢查MSN或者郵箱;不斷刷新網頁、郵箱;每周七天總要買固定的報紙,每半個月買不同的雜志;每半個月固定逛書店,并且每次購買的書目都較雜;上網瀏覽信息時總是忍不住點擊網頁鏈接;用至少兩種以上方法搜索同一關鍵詞,喜歡同時打開許多網頁;遇到以下問題,將會驚慌失措:手機忘帶、網絡故障、電腦死機、名片夾丟失等。

“強迫癥”雖是目前一些年輕人為職場競爭和追求時尚生活而采取的行為,但久而久之也會形成無法自控的焦慮不安,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有此傾向者必須及時調節。

強迫自己收集信息是患病主因

人們獲取信息是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得更愉快。但是,很多人卻在信息面前迷失了自己,讓自己的內心起了沖突。

專家分析,從外因上來說,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一個最新的信息可能就是一個升職加薪的機會,信息在職場中的利用價值越高,對上班族形成的壓迫性也就越大。另外現代人生活追求檔次和品位,“怎麼生活才算時尚”、“如何休閑”,乃至看什麼書、做什麼運動、吃什麼美食等,都是一個個信息資源堆出來的集合體。大家在交流信息的同時也是不斷刺探著對方的現狀,隨之就會出現強迫自己收集更多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付諸實踐來超越對方。

從個人內因來說,收集更多信息可以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優越感和主動權,這也是許多上班族成為信息強迫癥“患者”的原因。

不掌控信息就焦慮

醫學上,強迫癥是焦慮癥的一種,而受此困擾的上班族不計其數。在一家美資企業擔任行政工作的Emily自嘲為“郵件焦慮癥”患者。她的工作郵箱每天都要收到幾十封郵件,每當看到刷屏的“未讀郵件”,除了涌起瞬間把它們消滅掉的沖動,Emily還有更深的憂慮。她不但檢查收件箱,連訂閱郵件、垃圾郵件、廣告郵件都會時不時查收一番。“就怕丟郵件,萬一重要郵件被郵箱自動歸類到垃圾郵件或廣告郵件就慘啦!”Emily堅信,自己產生“郵件焦慮”的根源,是學生時代因漏收一封面試通知而致錯失良機的往事留下的陰影。

Emily近日還找到了豆瓣“焦慮癥”小組,發現原來這麼多人“病得不輕”,一點點“芝麻綠豆”的小事都能令人“亞歷山大”。有人害怕家里有蟲子,怕到失眠;有人僅僅因為不知如何給工作任務排序才是最優方案,竟能心情焦灼地在電腦前枯坐一下午;還有人焦慮、肌肉緊張,睡著都繃著肩膀、咬著牙,導致醒來時肩膀疼、下巴酸……“不過,在小組里,大家都很愿意說出自己的焦慮,互相鼓勵、幫忙出主意,感覺挺有幫助的。”Emily說道。

搜集信息要注意自我調節

當海量的信息帶給我們的不是生活的便利,而是力不從心時,可能就會出現“信息強迫癥”的癥狀,要注意自我調節。專家提醒,如果感覺自己不能調節的時候,最好是找心理醫生進行咨詢。

如果真的搜集信息成癮,而內心還很接受自己這種做法的話,那屬于信息強迫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緩解,周末的時候運動一下,或者找幾個好朋友聊聊天,很容易就緩解了,不會對精神或者身體狀況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如果自己情不自禁地搜集信息,但只是在搜集信息時感到高興,等到看完這些信息后又自責的話,那麼內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現就會出現沖突,容易導致神經系統受傷害,嚴重的可能導致精神分裂。專家建議,一定要注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平時加強體育鍛煉,閱讀一些自己喜愛的書籍。

結語:現代人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大,從而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所以有空時不妨多出去散散心,為心松松綁吧~(文章原載于《都市健康人》,刊期:2012.06,作者:王瑩、樹英,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