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因病英年早逝以及一些企業家自殺的案例不斷進入公眾視線,引起人們對企業家這個群體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關注。難道企業家一定要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的心態
企業家因病英年早逝以及一些企業家自殺的案例不斷進入公眾視線,引起人們對企業家這個群體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關注。難道企業家一定要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心態,才能把企業做好麼?
張西超認為,有些企業家的確是把追求成功放在第一位,把親人、家庭、健康都忽略了,甚至生病也堅持工作。即使一些已經相當成功的企業家,依然保持著追逐更大成功的習慣。
“企業家應該認真思考,生命的真正價值是什麼,更加追逐生命的品質,”他表示,企業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適時適度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情緒,平和自如地融入競爭的社會生活中。假如一些企業家已經意識到自己存在心理和身體問題,也不要諱疾忌醫。
史厚今說,相對而言,女性企業家心理狀況會更好些,因為她們的主觀感受更敏感、更感性。相比男性企業家,女性企業家更關注個人和家庭方面的問題,也相對容易從一些小事中感到滿足,比如看電視、與朋友聊天等。她們有更多的渠道去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也有更多的機會去體會細小的幸福,這些都有利于心理健康。
“從社會的角度來講,怎樣給予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更多的人文關懷,營造更良好的生存環境十分重要。”張西超表示。當前社會更關心企業家所創造的物質財富,慈善做得如何,其實企業家在經營中遇到的生存環境壓力更值得關注。這就需要社會一方面繼續引導企業家的創業熱情,另一方面也要幫助他們釋放壓力。此外,社會公眾要對企業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消除“仇富”心態,減少企業家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企業家要學會給自己減壓
“角色剝奪”和“動機內化”
是企業家產生壓力的根源
當每個人處于35-50歲之間時,他身上所承擔的社會角色最為豐富。尤其對企業家來說,這一階段是他們最難熬的時期。首先,“角色剝奪”給企業家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人在小時候只有一個角色,那就是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角色也逐漸增多。‘老婆、老公、父親、母親’這些都將是一個人所逐漸經歷的角色。
除此之外,“社會人”的角色也變得尤為重要。而對于企業家來說,團隊對他們有要求,父母對他們有要求,伴侶和孩子對他們有要求,所以,此時是企業家角色疊加最豐富的時候。無奈他們分身乏術,只能對一個角色付出更多,那就是“社會人”的角色。所以,他們滿足不了其他角色的要求,這就造成了“社會人”角色對其他角色的剝奪。而在每一次的角色剝奪中,企業家們都要付出一定的“人際代價”,正是這些所謂的“人際代價”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其實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企業家要讓自己那麼累?而雷明從心理學的角度給我們解答了這一問題。“正是因為企業家自身的動機被內化了,很多外在的東西強加給了他們,比如員工對他們的期待等。久而久之,這種外在的動機逐漸被企業家自己內化,從而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驅使著他們放不下很多東西,只能繼續前進。”
長期壓力釀成嚴重后果
三種網評教你認清自我
選擇了做企業家,便意味著選擇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結伴而行,當自我高壓超過本人所能承受的心理極限時,他們就會面臨墜入深淵的危險,乃至信仰洪荒。
“長期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廣泛性焦慮,這是最基本的心理疾病特征;隨后,一旦變成廣泛性焦慮,人就會偏執,即一天24小時只想著一件事,進而“人際支持系統”會逐漸惡化。再過一段時間,會發展為“偶發性歇斯底里”,即毫無緣由地突發脾氣。又過了一段時間,“人際支持系統”惡化到一定程度后,他們便會覺得自我價值感稀缺,于是就認為所做的一切沒有意義。所以,當他們一邊偏執,一邊抑郁時,同時又體會著人際支持系統的惡化,就會患上抑郁癥,最后會產生輕生的念頭。”這就是雷明所闡述的整個心理壓抑的形成過程。
有數據顯示,只有10%的企業家可以直面自己現存的心理狀況,而90%的企業家不愿意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其中有一部分企業家沒有意識到心理疾病的嚴重性,也有一部分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該不該看心理醫生同時又羞于看心理醫生。為此,雷明為企業家介紹了三種廣泛用于心理測試的網絡自測方法——“SAS焦慮水平測試”、“SDS抑郁水平測試”和“赫拉姆拉赫壓力水平測試”。這三種方法都可以在網上進行免費測試,然后企業家可根據測評結果判斷自己處于哪一階段,同時進行有效的調整和休養。
企業家要學會給自己減壓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企業家不像國外的企業家對心理疾病有足夠的認識,更不像國外的企業家有自己的專職心理醫生,抑或是中國的心理咨詢發展還不成熟。但雷明認為,更多的中國企業家并非沒有足夠的認識,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其實EpA(企業員工輔助計劃)被引進中國已經十多年了,但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中國企業家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時間。”所以,無論以何種方式進行解壓,給自己留出時間是企業家們應做的第一步。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最好的解壓方式莫過于被業界廣泛認可的四種格式化方式,即:遺忘、轉移、中和、宣泄。“遺忘”和“轉移”都是暫時性的解壓方式,比如每年拿出一定的時間去度假,或是通過別的方式轉移壓力。但對企業家來說,能做到這兩點其實很難,所以,“中和”和“宣泄”這兩種方式變得尤為重要。
“中和”和“宣泄”是兩種長期的解壓方式。中和,即用主動創造的積極性去中和壓力。壓力的本質是消極情緒,比如煩躁、易怒、恐懼等。用什麼能中和消極的情緒呢?那自然就是積極的情緒。那麼培養積極情緒就需要企業家養成在生活中創造樂趣的習慣。舉例來說,如果你一天有多件事不高興,但你能通過自己找出的一個樂趣讓自己快樂起來,就算做到了“中和”。
所謂的宣泄過程是指:說出來、寫出來、唱出來、跳出來。說,即直述。企業家可以向朋友傾述,發牢騷。寫,即寫日記、寫博客,其實“說”和“寫”很像,只不過他們的區別是有特定對象和無特定對象。唱,即去KTV或到戶外大聲宣泄。跳,可以去夜店跳舞,可以去你喜歡的地方運動。
其實,“跳出來”最積極向上的方式是養成一種習慣性的體育鍛煉。在挑選體育項目時,企業家最好挑選“團體的對抗性”項目進行解壓。正所謂:團體活動優于個人單獨活動,對抗性活動也要強于非對抗性活動。所以,當自己感到孤獨的情況時,一定要選擇有團隊合作的項目,這樣會讓你感受到來自朋友的溫暖和鼓勵。企業家應該廣泛交友,習慣性與人交流溝通。
“養成習慣”是雷明重點強調的四個字:“只有把你認為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當成一種習慣,它才會在你心中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