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怎麼治療 心理護理不可忽視

解夢佬 4 0

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最常見的一種中老年疾病,很多人老年人都會患有冠心病。那麼你知道冠心病怎麼治療嗎?其實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心理上都是有障礙的,所以治療冠心病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對患者

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最常見的一種中老年疾病,很多人老年人都會患有冠心病。那麼你知道冠心病怎麼治療嗎?其實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心理上都是有障礙的,所以治療冠心病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對患者心理上的護理,這是治療冠心病非常重要的部分。

冠心病心理護理很重要

據現代大量研究證明,心理、社會因素可誘發或加重冠心病,行為應激可觸發各種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著病情發展,尤其是在心肌梗死發病階段,當胸痛發作產生瀕死感時,又多有緊張、焦慮、抑郁和壓抑情緒,從而加重病情,所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在疾病恢復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1.緊張焦慮:多見于初次發病患者

有90%以上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如失眠、多夢易醒、極度恐懼、煩躁、易怒、自卑、情緒低落、神經過敏等,其中出現中度以上焦慮癥狀的占90%。

焦慮的原因多因起病較急,癥狀重,缺乏思想準備;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缺乏;疼痛引起的瀕死感以及沒有親人陪伴或經濟壓力等,使患者產生強烈的緊張、恐懼和焦慮心理。

因此醫護人員應主動熱情迎接他們,耐心細致介紹病房環境、規章制度及主管醫生、責任護士。

治療上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盡快控制病情,緩解癥狀,使患者獲得安全感。

同時要做好保護性治療,病情控制后,對其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療過程,增加安全感,并指導患者學會放松來消除不良情緒,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減少緊張焦慮。

2.抑郁消極:多見于再發性心肌梗死、反復心衰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這類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復發作,藥物療效差,對疾病的恢復失去信心,總感到身體不適,表現為抑郁、悲觀、愁眉不展,對人冷漠。

可采用解釋性心理治療,安慰開導鼓勵患者,幫助他們認識復發的誘因,學會預防措施,延緩疾病進展,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解釋時,言語要通俗易懂,少用醫學術語,語速要慢,語調舒緩平和。

對一些不易理解的問題,應舉一些淺顯易懂的例子。

同時應爭取家屬的配合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給予的溫暖。

3.安定積極:此類多見于病情較輕反復發作且有一定自護知識的患者

這類患者情緒相對穩定,對疾病有所了解,因掌握了一些常用治療方法,故能積極配合治療,但希望有更好的辦法來防治疾病,以便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以指導性心理治療為主,向他們介紹先進、簡單、有效的自我治療方法,講解有關注意事項,保持安定積極的心理狀態。

4.敏感多疑

這類患者對冠心病懼怕,堅信自己有病而且很嚴重,有時甚至把書上的癥狀想象成自己的癥狀,稍有不適就認為是病情加重,把一過性的頭痛、牙痛、肩背痛、右側胸痛均看成是心絞痛發作,并十分注意觀察家屬和醫護人員對其疾病的態度,懷疑對他隱瞞了疾病的嚴重程度,或者是擔心醫護人員能否給予精心治療等,因此整日臥床不起,依賴性強,導致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護理上應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療,耐心解釋和安慰,特別注意要態度和藹,有問必答,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了解,消除顧慮,配合治療。

必要時給予綜合性暗示療法,包括心理支持、言語誘導,配合藥物,強化暗示,使患者達到自我暗示,改善心理狀態,消除敏感多疑心理。

5.盲目樂觀

這類患者對冠心病及應注意問題缺乏了解,對病情發展認識不足,或雖有認識卻滿不在乎,不能從飲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調整,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醫護人員應重點進行健康教育,耐心講解有關冠心病的知識,采用簡短的語句、明確的詞匯和果斷的結論,使患者加強對冠心病癥狀、轉歸、誘發因素的了解,認識到即使在恢復期或康復期,工作及活動亦需要量力而行。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已經成為現代護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護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好治療效果的必要條件。

通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全面的,及時地心理護理,有助于患者更加了解病情,以積極的心態主動進行自我護理,控制疾病的發展,促進疾病的康復,恢復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并非孤立出現,時常會和其他異常心理同時存在,有時會互相轉化,或貫穿于疾病的全過程,往往給治療帶來極大的影響。

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患者的病情、體質、家庭狀況、精神狀態以及顧慮和牽掛等,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方可達到最大的護理效果。

保持樂觀的心態可遠離冠心病

不要覺得偶爾生個氣、愁眉苦臉、郁悶一下無關緊要。殊不知這種消極的心理有可能導致冠心病的發生。近日,衛生部門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對200名46-55歲的中年人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極的心理情緒如抑郁、焦慮和憤恨等,均會對心臟造成損害,特別會引起冠心病。這項調查測試的心理要素包括抑郁心情、焦慮、悲觀情緒、胡思亂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結果表明,這些因素每上升1分,患心臟病的危險就增加5個百分點。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消極情緒會帶來一種可致病的化學物質——炎癥蛋白。醫學專家分析,在那些帶有消極情緒的人身上,可發現較高的炎癥蛋白含量,這種連續的、涉及整個心臟系統的炎癥狀況對引發冠心病有重要影響。人的心跳速率能夠根據外界的變化呈有規律的波動,那些帶有消極情緒的人會使心臟的這種有規律的變化減少,從而對心臟系統產生壓力。

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于預防冠心病是非常有利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所以,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的樂趣,經常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從容看待世事,相信幸福會很快來臨的。

結語:冠心病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的常見,很多老年人都是冠心病的患者,而冠心病對于我們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會有許多的并發癥發生,而治療冠心病的同時對于患者心理上的護理也不能忽視,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治療效果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