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輔導 這樣教育孩子沒壓力

解夢佬 1 0

如今有很多的家長都會抱怨管教孩子越來越難了,而且越是管的嚴的,效果越不明顯,小孩做什麼事都是不急不慢,可把一旁的父母急死了,也讓父母產生了壓力,究竟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呢?父母應

如今有很多的家長都會抱怨管教孩子越來越難了,而且越是管的嚴的,效果越不明顯,小孩做什麼事都是不急不慢,可把一旁的父母急死了,也讓父母產生了壓力,究竟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呢?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青少年心理輔導需要注意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孩子在書桌旁心不在焉的寫作業,父母在旁邊不停地催促,然后父母越來越著急,催促聲也越來越急,然而孩子依舊不急不慢的在那寫寫停停。

在咨詢室中接到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這類孩子智商正常,甚至優秀,但是缺乏學習的動力、作業拖拉、注意力分散,親子關系總是容易緊張,很多時候和父母對著干。我們很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這期間的原因也恰恰是因為父母過于管教造成的。

已有研究表明,情感在人類學習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利于工作與學習;反之,不良的情緒狀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目標達成。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老板不停的催促你去做一件事情,你也會感到厭煩,或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做事情也會變得拖拖拉拉,效率下降,這同樣適用于孩子。

其實孩子在這學習方面會有很明顯的情緒化,情緒好就會喜歡做,而且做的很快很好,反之就會覺得作業好多、好難,寫作業的速度也會慢很多。

如果母親一心想讓孩子做得快,但卻恰恰起了反作用:不斷激起孩子的消極情緒,讓孩子越發累積了對學習、對作業的消極感受。長此以往,孩子對作業、對學習自然就建立起了一種消極條件反射,只要一想到或者一看到作業、學習就要反感了,這其實并非作業本身可惡,而是做作業的過程連結著太多的消極體驗;或者說,孩子根本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還沒有機會領略學習,就已經厭學了。

既然越管孩子越懶,那為什麼還要管呢?因為在大人看來,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能力。對于孩子而言,父母當然是要管的,可如果每天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都不斷催促或者提醒這里錯了,那里要改,這樣的管則只能管出賴孩子,讓孩子在每日的管中越發對學習沒有信心,越發在思維與情感上依賴大人了其一,思維上的依賴。知道有大人會陪他做功課,有不懂就會有答案,孩子自己動腦的主動性就降低了。而且往往大人在旁邊,根本也不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大人們總是認為:這麼簡單的題目孩子還遲疑,那一定就是不會,于是他們總是忍不住會將答案告訴孩子。即使會給孩子思考時間,但一般都很短暫,而且孩子也已形成了思維依賴,懶得自尋煩惱,反正等一等就會有答案的。于是原本做功課是為了孩子進行知識鞏固,現在反倒成了家長的重操舊業,孩子到成了動手不動腦的學習傀儡。有的孩子在陪讀下竟連考試時題目都不知讀,亂做一氣。 其二,情感上的依賴。現在城市里的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本來孩子就缺乏玩伴,情感上不乏孤寂感。一旦做功課時,被陪慣了,他們就很難適應獨自一人做作業的過程,非要有大人在旁邊才能動起來。

那怎樣管才能有效呢?

1、給孩子創造學習的驚喜

做父母的,要盡可能為孩子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盡量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少發脾氣,相反還要多給孩子一些驚喜。比如,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問作業做好了嗎,而是先擁抱一下孩子;在孩子的作業本里,夾上一張鼓勵的紙條;無條件地給孩子一點小禮物等等。

2、鼓勵孩子笑對學習

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睹是為了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所以重要的是要讓父母激發孩子內心的力量,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

有研究表明:笑的時候,更多血液輸入大腦,同時帶來更多的氧。笑還能導致大腦向血液中釋放一種化學物質,減輕學習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而如果有幽默感,那更會極大促進學習,據說幽默能夠使記憶保持率從15%提高到50%,因為幽默能夠創造積極的情感氛圍,并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當然,作為家長還要增強孩子們的免疫力,讓他們有精神去完成學習。而金奧力牌魚油軟膠囊就有這個功效,金奧力牌魚油軟膠囊能有效的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適用于除嬰幼兒之外的所有免疫力低下患者,效果非常好,趕緊來試試吧。>>>點擊進入養生商城購買金奧力牌魚油軟膠囊,原價159.90元現在只要59.90元,趕快來搶購吧!

3、大聲鼓勵法

大聲鼓勵法其實非常常見,就是大聲地將鼓勵的話念出來,以起到鼓舞士氣、激勵人進取的作用。比如,在看排球比賽的時候,你一定常常看到隊員們相互握手,并大聲高呼類似加油,加油的口號;在勇者總動員之類的探險節目中,你也會不時看到參賽者大聲為自己鼓勁我一定行。而那種古戰場上的號角,是不是也是一種大聲鼓勵的方法呢?大聲鼓勵法是一種積極語言的自我反饋,一般我們在聽到好話的時候都會更高興吧?當然,如果孩子比較內向,父母可以先做表率,或者先大聲對孩子表示鼓勵!

4、維護孩子的社會面子

所謂的社會面子,就是孩子作為一個社會人所需要的面子,包括在同學、在親戚、在老師等他人面前的尊嚴。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這不單對成人而言,對于孩子同樣適用。否則孩子會暗暗記在心中,以后用他的方式慢慢折磨你如果你當著同學的面,說:看人家XXX,作業多自覺,你呢?怎麼看,怎麼難受,你能不能長進點?那麼,你會發現,孩子以后的問題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不聽話,脾氣也大了,好像越錯越有理。其實這都是被你逼的,誰讓你不給孩子留點面子,讓孩子的同伴笑話他!因此,父母切記:不要在他人面前說孩子太多壞話,尤其是那些實際上根本無法幫你的人面前,即使宣泄一下情感,也要囑咐不要告訴孩子啊!建議父母最好到心理醫生處一吐為快,然后學習合理的辦法。同時,在必要的時候,要記得幫助孩子找回面子。

5、事先把合理的懲罰后果告訴孩子

每次6歲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媽媽都會告訴她,如果她們兩個有一個人哭鬧耍賴,或者兩人發生爭執,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帶依依去公園,她的媽媽也會事先告訴她,如果在娛樂場她跑到離父母太遠的地方,就必須離開游樂場。這種方式對依依來說非常有效,每次她都會按照媽媽的規定去做。她的媽媽認為這是因為依依知道媽媽肯定會說到做到。

理論上講,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能夠使孩子明白行為和后果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教會他什麼是責任——承擔這個后果就是他的責任。如果父母決定使用這種處罰方式,那麼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釋清楚后果將是什麼,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警告。

特別注意

然而,有時我們對孩子的行為并不能先知先覺,那該怎麼辦呢?合理的反應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父母就必須針對這個行為想出一個適度的處罰結果,然后馬上執行,決不能緩行。比如說,你帶兒子去超市買東西,他總是在貨架的過道跑來跑去。此時錯誤的做法是,對他說:“下一次買東西你必須坐在購物車里了!”,正確的做法是,馬上就把他抱進購物車里,告訴他這一次就必須坐在里面了,當然也要看他買什麼了,如果是類似金奧力牌魚油軟膠囊這樣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你也是可以考慮。

6、失去某些特別待遇

3歲的樂樂非常喜歡看書,他的媽媽說,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覺前把故事書拿走,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他媽媽的經驗是:每天晚上睡覺時間一到,她就把樂樂喜歡看和想讓媽媽講的那幾本書堆放在一起,告訴樂樂:“如果你按時刷完牙,洗漱完畢,按時上床,那你就可以看這些書。”如果樂樂一次不合作,他的媽媽就拿走一本書。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歡的一些特別待遇呢?比如看哪一個動畫片,玩某個玩具,或者想晚上9點上床睡覺而不是8點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你也可以剝奪這個特權。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剝奪太多,時間過長。

特別注意

對于那些9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這種處罰方式僅限于1天,而不是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1天的處罰是讓孩子每天都約束自己,知道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和同伴打架呢,還是選擇和睦相處。處罰時間不宜過長的另一個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幾天過后就心慈手軟了,這就會危害到處罰方式的有效性了。

7、事不過三

如果想讓孩子事先認識到一個重大的必須承擔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歡的玩具,失去他的最愛,那麼“事不過三”處罰方式的效果就會更好。每次孩子調皮搗蛋了,不必說教,只要告訴他:“我們都不該打人。這是第一次!”,然后明確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麼。當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時候,就告訴他:“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時候,告訴他:“這是第三次!”,然后馬上實施預先警告的那個處罰。

特別注意

也有人嘗試過對于3到6歲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張紙上畫3個笑臉,然后把它貼在墻上顯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夠經常看見的地方。當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為,就在一個笑臉上畫個‘X’,并且在下面寫明他的不良行為是什麼。如果所有的笑臉上都畫了叉,那麼孩子就會失去他的一個最愛。一些父母嘗試這種做法后,驚奇地發現在笑臉上畫叉,對孩子來說效果太強大了。

8、對于好的行為有所獎勵

寧寧的媽媽一直對3歲的寧寧使用獎勵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每天早上,寧寧的媽媽都會提醒寧寧,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規矩就是:一不能打小貓,二不能在沙發上亂蹦亂跳。如果寧寧一天都沒有違反這個規矩,那麼他就得到一個獎勵:多看一個動畫片,或者今天多講一個故事。對于某些孩子來說,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種不能得到獎勵的壓力,他就能夠約束一下自己的行為了。

特別注意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獎勵方法和畫3個笑臉的方法結合起來了:他們先把一些獎勵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來三個笑臉全都被畫了叉,就拿走一個獎勵品。目的是讓孩子有一種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為使所有獎勵品都完整無缺。總而言之,無論父母選擇哪種獎勵方法,都必須確保獎勵的物品適宜孩子的年齡,而且能夠足夠吸引孩子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給孩子獎品的時候,不要忘記表揚他的好的行為。

9、對于不好的行為開罰單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為會有獎勵的含義,那麼他也就會懂得自己要為不好的行為支付罰金。通常5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錢的獎懲方法了。孩子們非常渴望能夠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所以這種方法也很有效果。

父母可以張貼一張表格,說明各種不良行為的罰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收拾玩具罰金為一枚一角硬幣,和同伴打架罰金為兩枚一角硬幣。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說臟話了,就讓他上繳罰金,放在一個預先準備的罰金儲存罐里。

10、追加一些家務活

有的孩子會為了躲避他不喜歡的家務活,就選擇服從于父母的規矩,表現得很合作。6歲的小青就屬于這一類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為,他的媽媽就會要求他:“過來,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讓他負責拿簸箕,一起掃地。

結語: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青少年心理輔導的相關內容,在這個社會中,有很多的父母對于怎樣教育孩子而頭疼,其實只要父母了解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孩子還是很好管教的,當然還有人問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不妨讓她來看看文中的介紹,相信她會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