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上仰望天空,浩瀚的宇宙就像是一個圓球,人們所能觀測到的所有天體都分布在這個大圓球的球面上,人們稱其為天球。與地球相對應,天球上也有天赤道和天極。當我們以地球為中心點觀測天球上的星體時,發現它們也是每24小時圍繞著天極旋轉的,太陽、行星、衛星等等都是東升西落。
天球被天赤道分成了北半天球和南半天球兩大部分,而人們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所有星體便分布在南北兩半天球上,共88個星座。根據每個星座的大部分面積是在北天或在南天,分別被稱為北天星座或南天星座。根據這種劃分法,北天星座有28個,南天星座有48個,另外12個為黃道星座。
一、何為黃道
大家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年轉完一圈。而從地球上看太陽時,太陽在天球上、在眾星間緩慢地移動著位置,方向與地球公轉方向相同,即自西向東,也是一年移動一大圈,叫做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太陽周年視運動在天球上的路徑,就是黃道。換句話說: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無限擴大而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就是黃道。
二、什麼是黃道十二星座
太陽在黃道上移動,其他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之間相交成一個不大的角度,也就是說,各行星與黃道之間相交成一個不大的角度,稱為軌道傾角。九大行星中,除了冥王星之外,軌道傾角最大的是水星,達7°,其余行星軌道傾角一般都在1°~3°之間,冥王星則超過17°。
這表明,除了冥王星之外,其他所有行星不管它移動到了什麼地方,它們在天球上的位置永遠是在黃道兩側不遠的天空范圍內,也就是黃道兩側各8°,共16°寬的天區內,人們將這個區域稱為被稱為黃道帶,也叫獸帶。這個黃道帶是太陽系中各行星出沒的場所,是它們經天而過的的走廊。
從地球的角度看天球,在黃道帶上還分布著13個星座,除了蛇夫座的一小部分之外,從春分點所在的雙魚座數起,它們分別是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被統稱為黃道十二星座。而太陽系內的各大行星便經常在這個或那個黃道星座里出現或經過,從不到其他星座里去。而占星學家們便是通過觀察各行星在不同的星座內的情況,來進行占卜和預測的。
黃道星座的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是處女座,它所占天球上的面積為1294平方度,是整個天球面積41253平方度的1/32多。獅子座也是比較大的黃道星座,面積約947平方度。面積列在最后兩位的黃道星座是白羊座和摩羯座,分別為441和414平方度。最小黃道星座的面積只及最大的1/3還不到。
三、黃道十二宮
黃道的表示法跟地球赤道類似,地球赤道在東西方向上用經度劃分表示,以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為起點,為經度0°,由此向東為東經,從東經0°到東經180°;向西為西經,從西經0°到西經180°;東、西經180°重疊在一起。黃道在東西方向上用黃經來表示,從東往西一圈為0°到360°,且規定黃道與天球赤道的交叉點——春分點為起點,黃經0°。黃道環天球一周為360°,可是12個黃道星座在東西方向上并非都一般長,有長有短。最長的是處女座,在黃道上長44°,幾乎是黃道全長的1/8;最短的是巨蟹座,只有20°。
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每天由西向東在黃道上移動1°不到的距離。而黃道上的星座有長有短,太陽經過每個星座所需要的時間就有長有短。這對于以太陽位置為標準來計算日期,造成諸多的不方便,因此古巴比倫的星占學家們便提出了黃道十二宮的概念。就是從黃道上的春分點開始,將黃道等分為12個段,每段都長30°。在古人看來,太陽是阿波羅神,它休息的地方定然是金碧輝煌的宮殿,因此,他們就把黃道上的每一段叫做一宮。這樣,黃道上的12段便成了黃道十二宮,太陽每個月在一個宮里活動和停留。一年12個月,太陽依次經過這12個宮,共360°,即周天一圈,第二年則又重新從春分點開始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因為當時劃分黃道十二宮時,各宮位正好與黃道十二星座相對應,因此十二宮便以十二星座的名字來命名。以后因為歲差的作用,星群逐漸向西退移,諸星座的黃經值也已大大改變,比如,今日的春分點早已不在白羊座內(盡管仍用白羊的y符號來表示)而是移到了雙魚座。
我們把黃道十二宮,連同它們的起迄黃經度數、每年太陽進入該宮的日期(因為陽歷年有365日和366日之分,太陽進入每個宮的日期前后有1天左右的變動),以及進入該宮時的節氣,用表的形式介紹如下:
黃道十二宮
宮名 黃經度 太陽進入日期 節氣 備注
白羊宮 0°~30° 03月21日 春分 白羊宮第一點
金牛宮 30°~60° 04月20日 谷雨
雙子宮 60°~90° 05月21日 小滿
巨蟹宮 90°~120° 06月22日 夏至 巨蟹宮第一點
獅子宮 120°~150° 07月23日 大暑
室女宮 150°~180° 08月23日 處暑
天秤宮 180°~210° 09月23日 秋分 天秤宮第一點
天蝎宮 210°~240° 10月23日 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