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10大元帥星座 10大元帥

解夢佬 14 0

10大元帥星座

十大將十大元帥%20

授銜簡介:%20一九五五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了軍銜制。

%20在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帥軍銜;%20周恩來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將軍銜。

%20中國軍隊著名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由此確立%20十大元帥%201、元帥——朱德(1886-1976)四川儀隴縣人%20朱德,無論從哪個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帥交椅非他莫屬。

%20由于在黨史軍史上的地位極為特殊,%20今天人們對他的誤解也最多。

%20朱德字玉階,1886年生于四川儀隴縣一個農家。

少年下田勞作并讀過私塾,20歲時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師范,畢%20業后回縣城當了體育教員。

看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蕩,他徒步跋涉三個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學日本成為“士官三杰”%20之一的蔡鍔所主辦的云南講武堂。

在講武堂中,朱德參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

%20朱德畢業后,在%20滇軍中由少尉排長干起,在討袁和軍閥混戰中一直升至少將旅長,名震川滇。

當時他與別的將領不同,對黷武爭權深%20感厭倦,喜好音樂,在家中廣泛接納青年軍官及學生,并讀過《新青年》等雜志。

%201921年,朱德主動離開月收入大洋數以千計的軍界,外出學習。

翌年,朱德到上海見到孫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20與軍閥結盟。

他又見到陳獨秀,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個舊軍隊的將軍想入黨,這使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大感驚%20訝,盡管鼓勵朱德追求進步,卻未同意。

%20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歐,到德國學習戰術,并研究社會主義理論。

在那里,他見到了周恩來。

翌年,經周恩來%20介紹加入了共產黨。

%20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并在軍訓班學習。

在那里,他提出回國后如打不贏就上山,令蘇軍%20的教官驚訝。

%201926年朱德回國后,利用舊關系到川軍、滇軍中動員北伐,并秘密做共產黨的工作。

1927年南昌起義%20時,朱德率領滇軍教育團一部參加,任第九軍副軍長。

起義軍南征潮汕失敗時,他在危境中率領“鐵軍”余部近千人%20進入粵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合,建立了紅四軍并任軍長,成為全國第一支主力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員。

%201930年,朱德成為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翌年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

此后幾十年間,“總司令”在黨內成為朱德的代稱。

在紅軍長征時,他有時也擔負具體作戰指揮。

%20抗戰初期,他率八路軍總部前往太行山前線。

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紀已大,主要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局,不過1947年攻克石家莊時他曾親臨前線指揮。

%20建國后,朱德先后任國家和黨的副主席、人大委員長,1955年授十大元帥時為第一名。

%201959年廬山會議上,他不同意給彭德懷那樣定性,被有人說成年老糊涂。

“文革”初定林彪為接班人時,他不表贊成,1975年又率先揭發江青,可見心底如明鏡。

%201976年7月,朱德以90歲高齡去世。

毛澤東曾稱他是“紅司令”,并說,“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202、元帥——彭德懷(1898-1974)湖南省湘潭縣人%20彭德懷,在軍史上的地位僅次于朱德,%20授銜時是軍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戰軍的代表。

%20盡管他軍事業績上有勝有敗,但從平江暴動到朝鮮停戰,%20一直在第一線從事戰斗指揮,這一點全軍無人可比。

%20他的軍事造詣并不出色,%20但二十多年身經百戰的資歷足以使他傲視群雄,%20位列元帥第二理所當然。

%203、元帥——林彪(1906-1971)湖北黃崗縣人%20林彪,第四野戰軍的代表,%20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

%20但他在十人中的資歷倒數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當時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20林彪原名林育蓉。

湖北省黃岡縣人。

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20中國共產黨。

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連長。

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

%20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營長、團長,第一縱隊司令員,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紅%20軍大學校長。

參加了紅軍長征。

%20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

%20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司令員,%20指揮了遼沈、平津等重大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南軍區司令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20總理兼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20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20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第七、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20第九屆中央副主席。

%20“文化大革命”中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20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

陰謀敗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地區墜機身亡。

%20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

一九八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204、元帥——劉伯承(1892-1986)四川開縣人%20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于朱德。

%20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20對中國軍隊正規化的影響最大。

%20白崇禧稱他是“共軍第一號悍將”,%20而毛澤東對他則別有看法。

%20授銜時劉伯承在黨內軍內已...

十大元帥十大將軍排名%20

、元帥——朱德(1886-1976)四川儀隴縣人%20[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8.jpg[/img][/align] 朱德,無論從哪個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帥交椅非他莫屬。

由于在黨史軍史上的地位極為特殊,今天人們對他的誤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階,1886年生于四川儀隴縣一個農家。

少年下田勞作并讀過私塾,20歲時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師范,畢業后回縣城當了體育教員。

看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蕩,他徒步跋涉三個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學日本成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鍔所主辦的云南講武堂。

在講武堂中,朱德參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畢業后,在滇軍中由少尉排長干起,在討袁和軍閥混戰中一直升至少將旅長,名震川滇。

當時他與別的將領不同,對黷武爭權深感厭倦,喜好音樂,在家中廣泛接納青年軍官及學生,并讀過《新青年》等雜志。

1921年,朱德主動離開月收入大洋數以千計的軍界,外出學習。

翌年,朱德到上海見到孫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與軍閥結盟。

他又見到陳獨秀,提出加入中國。

一個舊軍隊的將軍想入黨,這使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大感驚訝,盡管鼓勵朱德追求進步,卻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歐,到德國學習戰術,并研究社會主義理論。

在那里,他見到了。

翌年,經介紹加入了。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并在軍訓班學習。

在那里,他提出回國后如打不贏就上山,令蘇軍的教官驚訝。

1926年朱德回國后,利用舊關系到川軍、滇軍中動員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

1927年南昌起義時,朱德率領滇軍教育團一部參加,任第九軍副軍長。

起義軍南征潮汕失敗時,他在危境中率領“鐵軍”余部近千人進入粵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岡山與會合,建立了紅四軍并任軍長,成為全國第一支主力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員。

1930年,朱德成為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翌年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

此后幾十年間,“總司令”在黨內成為朱德的代稱。

在紅軍長征時,他有時也擔負具體作戰指揮。

抗戰初期,他率八路軍總部前往太行山前線。

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紀已大,主要協助指揮全局,不過1947年攻克石家莊時他曾親臨前線指揮。

建國后,朱德先后任國家和黨的副主席、人大委員長,1955年授十大元帥時為第一名。

1959年廬山會議上,他不同意給彭德懷那樣定性,被有人說成年老糊涂。

“文革”初定林彪為接班人時,他不表贊成,1975年又率先揭發江青,可見心底如明鏡。

1976年7月,朱德以90歲高齡去世。

曾稱他是“紅司令”,并說,“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帥——彭德懷(1898-1974)湖南省湘潭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1.jpg[/img][/align] 彭德懷,在軍史上的地位僅次于朱德,授銜時是軍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戰軍的代表。

盡管他軍事業績上有勝有敗,但從平江暴動到**停戰,一直在第一線從事戰斗指揮,這一點全軍無人可比。

他的軍事造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經百戰的資歷足以使他傲視群雄,位列元帥第二理所當然。

3、元帥——林彪(1906-1971)湖北黃崗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2.jpg[/img][/align] 林彪,第四野戰軍的代表,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資歷倒數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當時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

湖北省黃岡縣人。

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

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連長。

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營長、團長,第一縱隊司令員,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紅軍大學校長。

參加了紅軍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遼沈、平津等重大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南軍區司令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第七屆中央委員,第七、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第九屆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

陰謀敗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地區墜機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

一九八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4、元帥——劉伯承(1892-1986)四川開縣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3.jpg[/img][/align]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于朱德。

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對中國軍隊正規化的影響最大。

白崇禧稱他是“共軍第一號悍將”,而對他則別有看法。

授銜時劉伯承...

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分別是哪些人?

十大元帥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階。

四川儀隴人。

1909年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2: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湖南湘潭人。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1974年11月29日逝世。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

他是一代名將,毛澤東曾為之賦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3:林彪,軍事家。

1907年生于湖北黃岡。

1923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71年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毀身亡。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

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4:劉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劉伯堅,四川省開縣人。

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

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獲得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

5:賀龍,(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

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

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69年6月9日逝世,終年73歲。

6:陳毅,1901年生,字仲弘。

四川省樂至縣人。

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1年回國。

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腸癌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7:羅榮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東)縣人。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終年61歲。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謙,字子敬。

山西五臺縣人。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

9:聶榮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

1922年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

192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4年到蘇聯學習。

次年9月回國,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終年93歲.10: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葉宜偉,字滄白。

廣東省梅縣人。

1917年入云南講武堂。

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并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82年獲哥倫比亞眾議院授予的特級大十字民主勛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5/04/12/001003439.shtml十大將軍1:粟裕(1907-1984)湖南省會同縣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

2:王樹聲(1905-1974)原名王宏信。

湖北省麻城縣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

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3:許光達(1908-1969)原名許德華。

湖南省長沙市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一九二六年入黃埔軍校學習。

4:陳庚(1903-1961)原名陳庶康。

湖南省湘鄉縣人。

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九二四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

5:羅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縣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一九二八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6:張云逸(1892-1974)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

廣東省文昌縣人。

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參加辛亥革命和討袁護國戰爭。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7:肖勁光(1903-1989)湖南省長沙人。

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一九二一年赴蘇聯學習。

一九二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8: 徐海東(1900-1970)湖北省黃陂縣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三十四團任代理排長。

參加了北伐戰爭和黃麻起義。

9:黃克誠(1902-1986)湖南省永興縣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在國民革命軍任營政治指導員、團政治教官。

參加了北代戰爭和湘南起義。

10:譚政(1892-1974)原名譚世銘。

湖南省湘鄉縣人。

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

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http://www.chinawolf.net/sdjj.asp

十大將軍與十大元帥的區別,各是誰

元帥級別高,在軍中威望高。

十大元帥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

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955年9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云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10人大將軍銜,后被人們稱之為“十大大將”。

十大將軍十大元帥都是誰

少尉;準尉;上士、中士、少尉;軍士長、專業軍士, 即1955年9月27日 。

1955~1965年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時,軍銜設7等20級,解放軍歷史上的“十大元帥”誕生、羅榮桓、徐海東。

1988年7月、黃克誠: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設而未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大將、一級。

1994年5月,將官軍銜中不再設一級上將。

周恩來授予粟裕、羅瑞卿、中校、少校、上將、中將。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通過、中尉、少尉,重新實行軍銜制度,軍銜設6等18級:一級上將(設而未授)、上將、許光達、三級、二級、上校、中校、張云逸10人大將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十大大將”由此確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元帥軍銜的決議。

下午5時、葉劍英10人元帥軍銜并授予一級八一勛章;預備役上尉、上尉、中尉,在懷仁堂,毛主席頒發命令狀、少校;大尉;上尉、中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下士;上等兵、列兵,由高至低各分為四級、中校、少校、徐向前;大校、上校。

1993年4月。

那次授銜,還授予56員上將 您大概指的是建國后第一次授銜,規定預備役軍官軍銜為3等8級:預備役少將;預備役大校、上校、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75員中將和801員少將,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士官軍銜增加等級,軍士長和專業軍士軍銜、少將;大校、中將、少將,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聶榮臻、賀龍、陳毅、劉伯承...

新中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五十七上將及中將和少將的姓名及資料...

授銜情況1955年首次授銜時,我軍共有60余萬名干部獲得了準尉以上軍銜。

其中:元帥和大將各10人。

上將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一名。

中將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一名。

少將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晉升少將533 名。

十大元帥十大將名單(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將 蕭 克 李 達 張宗遜 李克農 王 震 許世友 鄧 華 彭紹輝 張愛萍 楊成武 韓先楚 李 濤 傅秋濤 王 平 呂正* 傅 鐘 蕭 華 甘泗淇 宋任窮 賴傳珠 洪學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純全 楊至誠 陳再道 陳奇涵 王宏坤 蘇振華 劉亞樓 劉 震 陳錫聯 韋國清 陳士榘 陳伯鈞 鍾期光 宋時輪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 葉 飛 楊得志 王新亭 黃永勝 李天佑 陳明仁 賀炳炎 閻紅彥 謝富治 陶峙岳 烏蘭夫 周 桓 楊 勇 李志民 趙爾陸 王建安 李聚奎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將 徐立清 肖向榮 張經武 張 震 劉志堅 閻揆要 鐘赤兵 唐天際 譚希林 莫文驊 劉道生 陶 勇 吳法憲 成 鈞 程世才 李天煥 廖漢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張南生 杜義德 王必成 王近山 萬 毅 王 諍 孫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順禮 邱會作 張令彬 饒正錫 倪志亮 梁必業 李作鵬 趙啟民 方 強 羅舜初 王秉璋 羅元發 聶風智 曹里懷 周赤萍 邱創成 匡裕民 向仲華 譚家述 李壽軒 崔田民 歐陽毅 冼恒漢 王恩茂 張國華 肖望東 丁秋生 賴 毅 曠任農 林維先 周貫五 劉先勝 劉培善 彭嘉慶 黃火星 劉興元 文年生 詹才芳 梁興初 吳克華 畢占云 陳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漢 曾思玉 鄭維山 聶鶴亭 王尚榮 蘇 靜 劉少文 劉西元 孔石泉 袁子欽 傅連璋 韓振紀 李 耀 鄧逸凡 湯 平 余秋里 陳慶先 劉 忠 孫繼先 張 藩 徐斌洲 韋 杰 滕海清 莊 田 劉浩天 楊秀山 周希漢 頓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強 方正平 饒守坤 王輝球 常乾坤 曾國華 朱輝照 余立金 吳富善 黃志勇 胡奇才 周 彪 彭 林 劉昌毅 韓練成 張賢約 郭 鵬 劉金軒 張達志 賽福鼎 鐘漢華 秦基偉 孔從周 范朝利 譚冠三 李成芳 陳 康 張才千 張翼翔 覃 健 鮑先志 皮定鈞 周志堅 張祖諒 廖容標 劉 飛 梁從學 錢 鈞 張仁初 饒子健 陳仁麒 楊國夫 晏福生 吳瑞林 楊梅生 田維揚 歐陽文 張池明 劉轉連 孔慶德 譚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韓 偉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趙 榕 肖新槐 吳信泉 周玉成 曾澤生 溫玉成 曾紹山 陳先瑞 曠伏兆 李雪三 謝有法 張天云 盧 勝 黃新庭 吳先恩 阿沛*阿旺晉美 朵噶*彭饒錯杰 中國人民解放軍 少將 解 方 陳 沂 童陸生 詹化雨 劉其人 張 瑞 彭富九 李 信 曹廣化 魏傳統 孫儀之 傅家選 喻縵云 姜齊賢 錢信忠 賈若喻 王光華 王永浚 曹丹輝 李鐘奇 葉楚屏 王文軒 葉運高 李兆炳 黃 遠 吳 濤 馬文波 陳外歐 劉顯宜 張松平 范子瑜 嚴 俊 戴正華 官乃泉 黃曹龍 閻捷三 殷希彭 曾育生 陳遠波 黃新友 張平凱 吉 合 胡備文 錢 江 陳福初 陳鐵君 王蘭麟 洪 水 劉少卿 周 維 劉紹文 安 東 黃有鳳 李 基 況玉純 游勝華 王兆相 賀盛桂 王興綱 車敏瞧 張遜之 何濟林 潘世徵 羅亦經 徐光華 黎東漢 幸元林 汪東興 周子禎 張文舟 何克希 徐文烈 戴潤生 陶漢章 謝振華 謝立全 林 浩 劉居英 劉有龍 謝 良 雷紹康 羅若遐 方升普 劉永源 王紹南 袁 淵 譚知耕 余克勤 仲曦東 譚佑銘 張駕伍 周志剛 劉子云 沈啟賢 吳嘉民 李汛山 吳華奪 李開湘 李 治 張書祥 高存信 周世忠 陳海涵 劉清明 方 正 劉 昂 李光輝 鐘明彪 唐 凱 唐 鐸 胡正平 陳金鈺 鄭大林 張崇文 胡定千 曹光琳 李 真 李 毅 郭 奇 張日清 李良漢 鐘發宗 徐其孝 林 遵 胡華居 金忠藩 賀振新 段蘇權 谷文善 薛少卿 漆遠渥 王集成 李中權 張廷發 何廷一 石忠漢 朱虛之 沙 克 黃煒華 楊煥民 吳林煥 何振亞 傅傳作 王德貴 楊尚儒 劉錦平 李世安 粟在山 韋祖珍 裴志耕 劉 放 王平水 李 平 梁達三 陳 欽 謝 斌 高厚良 關盛志 李 豐 鄧東哲 蔡 永 肖 前 方子翼 李長日韋 朱云謙 吳宗先 劉懋功 王云霖 周 彬 李慶柳 余 非 趙正洪 黃連秋 黃玉昆 張百春 李 勃 陳 浩 羅維道 劉福勝 余 明 李振聲 羅野崗 陳 熙 安志敏 朱火華 劉鶴孔 王學清 曾 征 黃仁庭 黃玉庭 袁學凱 興 中 方 槐 張雍耿 喬信明 謝錫玉 曾克林 易耀彩 鄭國仲 張學思 王政柱 袁也烈 彭德清 趙一萍 張漢丞 馬 龍 曾 生 段德彰 盧仁燦 桂紹彬 雷永通 張 雄 高志榮 馬忠全 蔡長風 肖學林 黃忠誠 劉華清 蘇啟勝 朱 軍 劉中華 梅嘉生 何 輝 謝甫生 吳 西 魏天錄 劉 義 黃忠學 丁世芳 王效明 傅繼澤 張元培 齊 勇 鄧龍翔 邱子明 宋景華 江勇為 胥治中 闕中一 鄧兆祥 羅 斌 蘇 進 陳銳霆 賈 陶 封永順 張貽祥 涂錫道 管松濤 廖成美 王文介 朱 光 廖運周 顏東山 王振祥 羅 通 程世清 林 彬 鄧家泰 宋慶生 王 勝 孫 三 李迎希 徐德* 趙東寰 唐哲明 唐健伯 廖述云 陳華堂 王智濤 谷景生 張西三 孫超群 林接彪 李赤然 潘壽才 劉秉彥 樊哲祥 蔡愛卿 黃徑琛 張希才 曹傳贊 李 貞 龍福才 劉 鵬 黎化南 孔令甫 何輝燕 閔學勝 張吉厚 朱紹田 袁 光 郭維城 徐 斌 陳 力 鄧少東 查國楨 羅華生 吳 烈 李逸民 熊伯濤 方國華 鄒國厚 盛治華 羅文坊 王明貴 杜國平 陳 波 梁玉振 劉輝山 張廷楨 蔡炳臣 陳伯祿 白壽康 郭炳坤 張希欽 曾 滌 蘇 鰲 楊嘉瑞 程悅長 夏耀堂 王再興 左 齊 李 銓 郭寶珊 史可全 閔鴻友 孫 光 馬爾果甫.伊斯卡果夫 買買提伊敏.伊敏諾夫 吳習智 徐國珍 朱聲達 高朗亭 甘祖昌 羅 章 侯世奎 顏金生 張開基 祖農.太也甫夫 曹達諾夫.扎依爾 高維嵩 李建良 牛書申鐘生溢孫潤華 李書茂 熊 晃 李書全 曾光明 黃正清 ...

中國十大元帥是誰

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階。

四川儀隴人。

1909年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2: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湖南湘潭人。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1974年11月29日逝世。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

他是一代名將,毛澤東曾為之賦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 3:林彪,軍事家。

1907年生于湖北黃岡。

1923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71年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毀身亡。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

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4:劉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劉伯堅,四川省開縣人。

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

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獲得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

5:賀龍,(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

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

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69年6月9日逝世,終年73歲。

6:陳毅,1901年生,字仲弘。

四川省樂至縣人。

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1年回國。

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腸癌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7:羅榮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東)縣人。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終年61歲。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謙,字子敬。

山西五臺縣人。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

9:聶榮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

1922年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

192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4年到蘇聯學習。

次年9月回國,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終年93歲. 10: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葉宜偉,字滄白。

廣東省梅縣人。

1917年入云南講武堂。

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并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82年獲哥倫比亞眾議院授予的特級大十字民主勛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評選國民黨十大元帥及十大將軍?

重創對手,最后安然撤退.胡璉,解放戰爭時期,退亦謹慎,打起仗來兇狠頑強,漢族。

陜西省米脂縣人,著名抗日將領,他都是首屈一指的。

5.杜聿明,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他所指揮的11師(由18軍整編而來)他率領的整編第11師一直充當著救火隊的任務,所以排名靠后。

8.胡宗南,名震一時的“西北王”、綏遠抗戰。

解放戰爭時期,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屬罕見;解放戰爭后期,保存了500多人的骨干、6,哪里有難便被投入哪個戰場,取得了輝煌戰績:46年10月章逢集大戰,中野主力近6萬人(3,抗日戰爭時期,指揮長城,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7縱),和平統一”的主張,毅然率部起義。

出身于黃埔軍校,三個縱隊圍攻整11師32團一個團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因一營營長牛鎮江擅自帶兩個連突圍撤走,才不得不帶余部撤走,戰斗連頭帶尾總共5天十大將軍。

1,他在戰場上進則爭先。

抗日戰爭時期,曾率部遠征緬甸。

4.黃百韜, 黃百韜沒有什么不良嗜好。

法國圣西爾軍校畢業。

9李宗仁。

10,黃埔系骨干將領,1949年1月.白崇禧,抗日戰爭時期,率部與日軍血戰羅店。

淮海戰役中,因指揮失當,以至于第12兵團10幾萬人被我人民解放軍全殲。

32團一個團能夠面對十倍以上解放軍人海般猛攻,奮戰5天,中野傷亡四五千人, 11師32團傷亡2700余人(32團本不想撤退、第五軍軍長,指揮了古寧頭戰役。

2.傅作義,以善守而享譽軍界,他響應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任中國遠征軍司令。

國共內戰中,任東北剿總司令。

7.黃維,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貴歷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萬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免遭兵燹3.廖耀湘,被譽為“叢林虎”,字光亭,悍不畏死。

雖然是雜牌出身,卻對蔣介石死心塌地,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華東戰場上,無論是在賣命的忠誠程度,還是在戰績上,后在國民革命軍機械化部隊任職,歷任第二百師師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昆侖關大捷。

6.衛立煌,抗日戰爭時期,堅守章縫集3天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