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羊是啥命
只要是稍微懂點生物學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羊屬於食草性反芻動物,因此,養殖戶在養羊過程中需要儲備大量的飼草來填飽羊的肚子。換句話說,飼草是養羊獲利必不可少的物質,優質牧草對羊的生長發育起決定性作用。
常常聽到養羊的農村老漢說:“草是羊的命,沒草命不長”,要理解其中的含義,還得從羊的生物學特性和羊的消化特點來慢慢講起。
像我家養的多胎綿羊小尾寒羊,它的生物學特性其中之一是採食能力非常強,可食用飼草範圍廣泛。小尾寒羊的嘴尖唇薄,上唇中間有一縱溝,增加了其靈活性,下顎門齒向外有一定的傾斜度,因此它們能啃食較短的牧草,對精飼料和草籽的咀嚼也很充分。
綿羊可以採食的植物種類非常廣泛,天然牧草、人工種植牧草、各類農作物秸稈、灌木落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農副產品等等都是綿羊的好飼草。綿羊還喜歡邊走邊吃,即所謂的愛吃“走草”,這也是我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放牧養羊的由來。
羊的消化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和消化腺組成。這裏需要說明一點:羊的胃是復胃,和雞、豬等單胃動物有很大區別。因此,羊的消化特點比較複雜。
羊有4個胃,分別為瘤胃、 胃、瓣胃、皺胃,其中瘤胃、 胃、瓣胃合稱為前胃,皺胃是羊的真胃。瘤胃是羊和牛等反芻動物消化,具有物理和生物消化的作用。舉個形象的例子,羊的瘤胃就像是一個天然的“發酵罐”,它可以加工、發酵、分解食物,從而給羊提供各種營養物質。
在羊的瘤胃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飼草種類和飼餵時間不同,羊瘤胃內的產氣量和產氣速度有所不同。
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消化特點“反芻”。反芻就是我們常說的羊倒沫,是指羊在消化食物前把草團吐出來咀嚼后再咽下去的一系列活動,是判斷羊健康與否的重要標誌。正常情況下,羔羊出生后40天左右就出現反芻行為。反芻多發生在羊吃草之後,等羊稍作休息,30~60分鐘后開始反芻。相關資料显示,綿羊一晝夜反芻8~15次,總共的反芻時間約8小時左右。
了解完羊的生物學特性和羊的消化特點之後,就不難理解“草是羊的命,沒草命不長”這句農村俗語所含的意思了。
可以這樣說,羊的生物學特性和羊的消化特點決定其食草性能,除去牧草和精飼料之外,羊吃了其他的東西根本無法消化。牧草和飼料就是羊的“”,養羊少了它們,羊會被餓死。
作為一個合格的養羊戶,平時不光要備好餵羊的牧草飼料,還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羊的生理習性,調配出比較經濟實用、價格實惠、營養均衡的飼草料。提個小建議:為了節省養羊的草料開支,養殖戶要充分利用各類農作物秸稈養羊,比如小麥秸稈、玉米秸稈、稻草、花生秧等等。這類農作物秸稈直接餵羊效果差,羊不喜歡吃,需要曬乾后粉碎處理,或者青貯。加工處理之後的農作物秸稈,不僅適口性好,而且營養豐富、價格低廉,是養羊省錢的“獨門”。
以上就是與四十歲的羊是啥命相關內容,是關於三農的分享。看完無性婚姻怎麼辦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