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陳祖德 國籍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陳祖德陳祖德資料陳祖德去世

解夢佬 3 0

陳祖德 國籍,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陳祖德,陳祖德資料,陳祖德去世

中文名:陳祖德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4年2月19日

逝世日期:2012年11月1日

運動項目:圍棋

段位:九段

主要獎項:新中國棋壇十大杰出人物

獲得榮譽

1959年,獲上海市圍棋賽冠軍。1964年、1966年、1974年,三次獲全國圍棋錦標賽冠軍。

先后九次出訪日本,與日本棋手對壘,勝多負少。1963年、1965年兩次戰勝日本九段高手,是中國第一位戰勝日本九段的棋手。

1964年,獲五段稱號。

1981年,獲九段稱號。所創圍棋新型布局,被譽為“中國流”,其優點為速度快,勝率高,已成為國際最流行新型布局。

1983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4年,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年來杰出運動員之一。

1999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杰出人物”。 

2011年10月27日,首屆中國圍棋年度大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陳祖德獲得終身成就獎。

陳祖德資料

陳祖德(1944.02.19~2012.11.01),男,上海人。圍棋國手,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63年9月27日,陳祖德受先(對方先行)戰勝日本杉內雅男九段,成為第一個在中國擊敗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國人,打破“日本九段不可戰勝”的神話。1980年,陳祖德患胃癌,在病中撰寫自傳《超越自我》,成為激勵一代人的名作。2012年11月1日晚8點40分,陳祖德同志因胰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歲。著有《徐程十局》《黃龍周虎》《血淚篇》《過周十局》《襄夏戰梁程》(中信出版社)等書籍。

因病去世

2012年11月1日晚8點48分,圍棋大前輩陳祖德因胰腺癌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68歲。

中國圍棋泰斗陳祖德因胰腺癌不幸辭世。作為第一位擊敗日本九段的中國棋手和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陳祖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生平經歷

陳祖德(1944.02.19~2012.11.01),男,漢族,圍棋大師。上海人。陳濟成之孫、陳祖芬之弟。少時從圍棋前輩顧水如、劉棣懷學弈,后參加上海體委及國家體委圍棋集訓班,成績優異。棋風善于搏斗,靈活多變。歷任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棋院院長,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主席,《中國圍棋年鑒》編委會主任,是中國建國來杰出教練員。1978年、1983年,當選為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陳祖德,生于1944年2月19日,1961年進入全國圍棋集訓隊。1962、1964、1974年三次獲得全國個人賽冠軍,確立了在同時代棋手中的領軍地位。1963年9月27日,陳祖德在中日圍棋交流賽中受先一子戰勝杉內雅男,實現了中國棋手對日本九段棋手勝績零的突破。1965年10月25日,陳祖德執黑2又1/2子擊敗巖田達明,成為首位分先戰勝日本九段的中國棋手。1992年中國棋院成立,陳祖德擔任首任院長,到2003年卸任期間,他首創了中國圍棋等級分制度、建立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體系、與春蘭公司合作創辦中國大陸首個世界圍棋大賽。

1980年9月,陳祖德被查出身患胃癌。作為棋盤上的斗士,陳祖德不僅擊敗了病魔,而且在病床上完成了自傳名作《超越自我》,并在1994年獲得“人民文學獎”。這本感染至深的作品打動了無數棋迷和圍棋之外的讀者。著名文學家金庸先生曾拜他為師,邀請他到家中休養。

2011年1月底,陳祖德被確診患了胰腺癌,同年2月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獲得成功。但是,2012年3月14日,經醫院診斷,陳祖德的胰腺癌復發,2012年11月1日,陳祖德逝世。

個人作品

1.《超越自我——我的黑白世界》。該書飽含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和周恩來、陳毅、鄧小平、方毅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交往,揭示他們對中國圍棋事業的呵護。該書1994年獲得人民文學獎。

2.《徐程十局》(中信出版社出版)。

3.《黃龍周虎》(中信出版社出版)。

4.《血淚篇》(中信出版社出版)。

5.《過周十局》(中信出版社出版)。

6.《襄夏戰梁程》(中信出版社出版)。

還著有《當湖十局細解》《無極譜》等書。

臨終前完成《中國圍棋古譜精解大系》基本部分。

演講記錄

《圍棋與東方智慧》

今天我想談談自己對圍棋的一些認識。我也常想,圍棋究竟是什麼?圍棋作為一種棋類運動,可能人人都知道,但是又怎樣用一句話很精煉地概括出圍棋的定義呢?有的人說圍棋是體育運動項目,也有的人說圍棋是智力競技項目,這都對,但是又不全面。我覺得圍棋真是中華民族高度智慧的一個結晶。為什麼這樣說呢?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一個是圍棋有什麼樣的特征,另一個是為什麼圍棋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還能這麼好地傳承下來。

圍棋的特征充滿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圍棋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矛盾體,比如這個“圍”字就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圍地,另一個含義是圍子。這兩種含義,一種是防守,一種是進攻,包括了攻守矛盾的對立統一關系。圍地很重要,下棋以地盤的多少來計算勝負;圍子也很重要,四個子圍住一個子就能吃掉它。大家看,一個“圍”字就這麼有意思。

我從圍棋的歷史、圍棋的現狀、圍棋本身的性質這幾個方面,概括出圍棋的六個特征,也都是對立統一的:圍棋是最古老的又是最年輕的;圍棋是最中國的又是最世界的;圍棋是最復雜的又是最簡單的;圍棋是最精確的又是最模糊的;圍棋是最文雅的又是最激烈的;圍棋是最狹窄的又是最廣闊的。我講這六句話有12個“最”字,顯得有些絕對,但是不用這12個“最”字,好像就不能說明問題。

圍棋是最古老的又是最年輕的

圍棋歷史到底有多久,誰也說不清,只知道是非常古老的。史書里記載圍棋發明于四千多年前堯的時代。英國、美國的百科辭典,也都有類似的說法。

在春秋的時候,圍棋已經非常發達了。《論語》中有一句話非常有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說,整天吃得飽飽的,一點也不肯動腦筋,這樣的人可真是無聊啊!不是有下棋之類的游戲嗎?玩玩這些也好啊。孟子也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孟子認為,一個人不孝敬父母,第一是懶惰不養父母,第二就是好下棋飲酒,不管父母。表面上看孔孟似乎對圍棋的評價不高,但從這些話也能看出,他們肯定都會下圍棋,否則他們也不會對圍棋這樣了解。我小時候還學過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弈秋》:弈秋是春秋時候一個圍棋國手——“通國之善弈者也”,他教兩個孩子下棋,其中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老想著天上要有鳥飛過來,想去打鳥,棋藝就比不過前一個了。孟子用圍棋比喻一個人要學本事,就一定要用心,這里他就把圍棋當作一種本事或者一種藝術來對待了。

孔子、孟子都多次講到過圍棋,這說明在春秋時代,圍棋相當普遍和發達,不然不會用圍棋來比喻說明道理。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既然春秋時圍棋已很普遍,那它的發明肯定還要早很多。

圍棋是怎麼發明的呢?這有種種說法,我的理解是肯定跟八卦、周易有關系。有人認為,古代的星象圖里有成百上千的圈圈點點,那是圍棋的前身。吳清源先生說,圍棋最早是占卜的工具,這個說法也有道理。古代只有君王才能占卜算卦,根據八卦的規律組合推算。所以傳說堯發明了圍棋是有這個道理的,他用占卜的工具發明了圍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陰陽是很重要的內容,圍棋是“棋有白黑,陰陽分也”,里面充滿了對立統一、陰陽調和的內容。所以圍棋是古代人們對自然界陰陽之理、變化之道的一個抽象反映,是古代人們對自然、對社會的一種理解模式。

圍棋為什麼又是最年輕的?這個“年輕”是抽象的。

人老了是皮膚松弛、眼花耳聾;事物老了是跟不上時代發展,被時代淘汰。好的東西你去保護、搶救它,那是遺產;繼續發展的可能小,實際上就是老了。但圍棋不一樣,雖然它的年齡大,但它現在像年輕人一樣,蓬勃發展。現在學圍棋的人特別多,老人在學,幼兒園的小孩子也在學;中國人在學,全世界的人都在學。圍棋生命力旺盛,一點衰落的跡象都沒有。

現在圍棋的賽事也很多,中國圍棋協會主辦的圍棋比賽一年要有160次,平均每個月的比賽就有十幾次。一個體育單項協會舉辦的比賽這麼多,是其他體育項目沒有的。圍棋現在有兩個專門的電視頻道,以后可能還要增加,這也是其他體育項目沒有的。而且圍棋網站也越來越多,更多的人喜歡在網絡上對弈。

1979年第一次世界業余圍棋錦標賽,只有15個國家參加,可這一比賽到去年已有70個國家參賽。大家不要以為參賽選手都來自亞洲國家,其實比賽場地里黑頭發的人沒幾個,大部分都是黃頭發,選手遍布世界五大洲。圍棋運動在非洲、南美洲都有開展,勢頭很好。 記得剛解放的時候,圍棋運動需要政府來扶持,但現在不同了,圍棋運動走上了正軌,家長們都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學圍棋、開發智力,輔助文化學習,許多孩子加入到圍棋這項運動中來,所以圍棋生龍活虎,朝氣蓬勃。

基于這些情況,我說圍棋是最古老的又是最年輕的。

根據“觀棋爛柯”的神話故事,明代畫家張以寧繪出了《爛柯山圖》。

圍棋是最中國的又是最世界的

圍棋中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內容真是太多了。

圍棋的棋子、棋盤含有“天圓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圓的,所謂“天圓而動”;棋盤是方的,所謂“地方而靜”。圍棋棋盤有361個交叉點,表示農歷的361天。棋盤分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個部分都有90個交叉點,代表一個季度三個月的90天。棋盤的中央是太極,棋子的黑白兩色表示陰陽。圍棋的這些形式都有非常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

圍棋別名很多,也體現出中國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稱圍棋作“弈”,現在下圍棋還叫對弈。人們還根據圍棋的形態給它起了個方圓的別名。根據棋子的顏色,圍棋還叫黑白、鷺烏。鷺鷥是白顏色的鳥,烏鴉是黑顏色的鳥,這樣的名字很文雅。下圍棋還叫手談——通過手來交流來溝通,而非用語言交流,這層次就更高了。圍棋也叫坐隱,這是特別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隱士,寄居棋局之中。圍棋又叫忘憂,下棋可以忘懷憂慮,這一點圍棋愛好者一定都能理解。圍棋還叫爛柯,這是個神話故事:東晉的時候,有個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見兩個童子在下圍棋,于是樵夫就在旁邊觀看。當樵夫想離開的時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爛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過了很多代。圍棋還叫木野狐,仿佛是木頭的野狐貍,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總之圍棋的別名太多了,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

現在圍棋選手根據棋力的高低分為九段,其實早在隋唐時期也定了類似的九品:一品叫入神,二品叫坐照,三品叫具體,四品叫通幽,五品叫用智,六品叫小巧,七品叫斗力,八品叫若愚,九品叫守拙。這些名稱也反映出中國的文化。棋下得最好的,當然出神入化,能加入神仙的行列。第二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勞神費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以下叫具體,意思是什麼都行,十八般武藝都能拿起來,但跟前兩個比境界就低些。下一檔是通幽,好像是找到了通向高境界的一條小路。第五是用智,就又有點刻意去追求的意思。下面叫小巧,是耍小聰明,是底層次的智慧。第七叫斗力,顯不出智慧和技巧。最后兩檔是若愚和守拙。愚蠢、笨拙當然不好,然而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反而似乎是更高的境界。所以說圍棋這九品特別奧妙,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有意思極了。

圍棋的勝負也體現了中國文化。其他棋類的勝負都是斬盡殺絕,把“老將”殺死,把“帝王”抓走才算勝。但圍棋贏一目也是贏,贏半目也是贏,不是斬盡殺絕,甚至能和平共處。這體現了一種和諧、中庸的思想。中國唐代把琴棋書畫看作“四藝”,圍棋作為精神層面的藝術,必然有虛幻、模糊、抽象的內容,體現出中國的審美。有的畫家說圍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畫,下棋的人也懂得圍棋有好形。

我想,沒有任何東西能像圍棋這樣充分體現出中國的特色、思想、文化內涵。大家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我想如果中國沒有這些發明,世界其他國家可能早晚也把它們發明出來。但是,如果中國不發明圍棋,那世界上就永遠不會有圍棋,因為圍棋體現了太多中國的思想和智慧。

圍棋為什麼又是最世界的?這是因為圍棋沒有任何國家的特征呀。

圍棋子一黑一白,沒有任何文字,黑白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圍棋盤橫豎各十幾道線,像地球上的經緯線,都很樸素簡單。圍棋盡管變化最復雜,但是規則反而最簡單。把棋子放在交叉點上,四個子圍一個子,就可以下起來了,比賽中裁判也不用解決什麼技術糾紛。圍棋又最能體現自由和平等。其他棋類項目的棋子都有大小之分,圍棋的每個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時才一指千鈞,妙手臭棋立顯。所以圍棋遇到一個局勢,棋手最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361個交叉點下出一個最理想的天地來。這里沒有騎士,沒有將帥,子子平等,最能發揮個性。

圍棋不論它的外形或者內涵,都很容易被任何國家和任何民族所接受,所以圍棋又是最世界的。

圍棋是最復雜的又是最簡單的

圍棋的復雜世界公認,即使一秒鐘運算幾千億次、能贏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電腦,碰到圍棋也會顯得無能,因為圍棋的變化太多了。圍棋有多少變化?數學家說是361個361次方,就是361×360×359×358……這麼一直乘到1。但圍棋的變化還遠遠不止這些,因為圍棋還可以打劫、吃子,變化就更多了。

《天方夜譚》有這麼個故事,一個印度的皇帝要獎賞一個人,那個人說只想要糧食。他要多少糧食呢?他說國際象棋有64個格子,第一個格子放1粒米,第二個放2粒米,第三個放4粒米,這樣翻著倍數放上去。皇帝覺得并不多,就答應了,結果算下來全國的糧食給他都不夠。圍棋棋盤比國際象棋大近6倍,算起來不知道要多多少倍。唐代有個文人叫馮贄,他感嘆“人能盡數天星,則遍知棋勢”。能把天上的星星數清楚,也就搞明白圍棋的種種變化了。圍棋這些復雜的變化,可能是世界上其他智力游戲望塵莫及的。

為什麼說圍棋又是最簡單的呢?首先是圍棋形式簡單:方的棋盤,圓的棋子,就黑白兩色。其次圍棋的規則也簡單,小孩一學就會,入門很容易,就是四個子圍一個子,基本原則很簡單。這和《周易》類似,有變易、簡易、不易三個原則,在根本上那些原則是不變的。在無窮無盡的變化中只有一個基本規律。

因此圍棋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這是我說的第三個意思。

圍棋是最文靜的又是最激烈的中國古代游戲,大多是俗文化,能上升到精神層面的唯有圍棋。圍棋作為一種文化,它的文靜包括文雅和安靜兩方面的意思。  

中國的文化大都追求一種文雅,比如書法家寫字講究心平氣和,不同于西方的油畫家作畫更多的是激情。所以圍棋也是非常文雅的,幾乎所有的雅用在圍棋上面都很合適:賽場很肅穆莊重,環境幽雅;棋手沉穩端莊,舉手落子姿勢優雅;棋盤棋子古色古香,式樣典雅。還有對圍棋的興趣是雅趣、下棋是雅玩,觀棋是雅賞……所以說圍棋是很文雅的東西。

圍棋又很安靜,棋手可以說是社會中最安靜的一群人。許多人從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坐在那里下棋,遠離喧囂的社會。特別是職業棋手,跟社會的接觸更少,雖然下棋也要各地跑,但實際的接觸范圍很小,對社會了解不多。前面我說的圍棋又叫坐隱,下棋的人真是隱居于紋枰之中了。棋手整天下棋,非常安靜,這也顯示出圍棋的文靜。

同時圍棋比賽又是最激烈的。剛才我說過,一個棋手從小就犧牲了很多孩子玩耍的樂趣,他的家庭也圍繞他在精力、財力上付出許多代價,所以圍棋就是棋手的一切,是他的理想,是他的信念,甚至是他的生命。對于職業棋手來說,贏一盤棋的高興和輸一盤棋的痛苦反差太大。當然一般對抗性的競技項目都是這樣,不過許多體育項目一天也就訓練幾個小時,而下圍棋的人整天都在想圍棋,付出越多勝負的反差也越大。現在的圍棋比賽都是淘汰賽,笑到最后的就一個人。大多數棋手到最后都會輸棋,比的是誰最后犯錯誤。比賽過程越長,付出代價就越多。所以可以說圍棋是一場殘酷的斗爭,它的本質是非常激烈的。

圍棋比賽的激烈程度,也能從棋手身上反映出來。比如日本的超一流棋手趙治勛,他在日本拿過70多個全國冠軍,一次他在北京比賽,一盤棋下輸了,他一個男子漢坐在那里眼淚流到棋盤上去了。還有一個棋手林海峰,他修養特別好,輸了棋還跟對手請教、研究。可是一次他的孩子到我家里說,他爸爸輸了棋回家肯定三個晚上睡不著覺,一直在擺棋,就是說夢話也是在講棋。1997年我參加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一次比賽,和曹大元下一盤棋,本來我是肯定贏半目的,但有一步棋我就是不肯補一手,結果反而輸了。當時我回家也是三個晚上睡不著覺,輸棋后痛苦是一個棋手的本性呀。當時我已經從一線棋手退下來許多年了,輸一盤棋還如此的輸不起,大家想一想圍棋的激烈程度帶給人是怎樣一種震撼啊!所以說圍棋表面最文靜,實際很激烈。

圍棋是最狹窄的又是最廣闊的

這里我指的是走圍棋這條路。

當前,社會上很多學圍棋的孩子都想當職業棋手,這條道路也確實有誘惑力。一個職業棋手得了世界冠軍,或者取得好成績,不僅一下出名了,還能獲得許多獎金。就是僅僅參加圍棋聯賽,一年也能收入幾十萬元人民幣。但是我認為職業化道路特別狹窄。我自己是干這個出身的,所以更愿意勸別人不要千軍萬馬都去擠獨木橋。

從1982年開始,我國重新設立了正式的段位。從那時到現在,中國有段位的棋手最多也就三百多個人,其中有些人已經去世了,有些人不下了,有些人改行或當教練了,真正在一線下棋的棋手,也就一百多人,能參加國際比賽的就更少了。從1982年到現在25年了,也就出了這些棋手,所以職業棋手這條路太狹窄了。除非你真有這方面的天賦,所有的專家都看好你。現在每年的段位賽,全國最優秀的四五百個孩子去打20個名額,很不容易。所以每次成績出來,打上的家長抱著孩子嗚嗚哭,兩人高興呀;打不上兩人也嗚嗚哭,很難受啊。然而打上初段又怎麼樣呢?后面還有很多關啊!

但是作為業余棋手的路是最寬廣的,一個人從三四歲開始下棋,到八九十歲還能下,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這種體育項目是很少的。圍棋需要的場地、器材簡單,買副棋盤、棋子一輩子都能用,甚至棋盤、棋子還可以有代用品。以前條件不好,人們拿些深淺不一的小石子也能下圍棋,享受它帶來的快樂。因此我說圍棋又是一條康莊大道,中國十幾億人都可以學,都可以玩。現在有了電腦網絡,找對手就更容易了。所以我說走圍棋職業這條路最狹窄,業余這條路最寬廣,我希望大家都去走,其樂無窮。職業這條路希望大家盡量不要去嘗試,這麼窄的一條路不好走。

圍棋是最精確的又是最模糊的

圍棋的精確比較好理解。一個棋手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他下棋的時候算得是否精確。

一般說業余棋手很難下過職業棋手,就是因為職業棋手算得精確,一步棋要算五十手、六十手。下圍棋到了對殺的階段,常常有好幾種下法,每種下法算起來都能形成一個縱深,需要非常精確。所以下圍棋鍛煉邏輯思維,計算非常嚴密。

精確除了體現在計算方面,還體現在對形勢的判斷。下圍棋幾乎每一手都要判斷形勢狀況,然后制定下一步的戰略戰術。我的形勢差一目、半目要怎麼下,反之好一點又怎麼下,判斷很重要。職業棋手下棋,輸半目就是輸半目,他早就清楚了,不可能下完棋等裁判數目。像韓國的李昌鎬下棋,他經常贏對手一目半兩目半,因為他算得很清楚,贏你一目半,就不去冒險對殺,所以說下圍棋判斷也要非常精確。

因為下圍棋要精確,所以棋手一上年紀競技水平就會下降,因為他精力不濟、體力不夠,算不了那麼精確了。李昌鎬現在才三十一歲,下棋的時候錯誤也多了起來,就是因為圍棋的計算要很精確,他的精力也漸漸達不到了。

剛才我說到現在電腦還下不了圍棋,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有朝一日電腦也許就能把圍棋的所有變化都算出來,那電腦是否就能成為圍棋高手呢?我看也很難。因為圍棋不光有精確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剛才我說到圍棋體現了中國的思維習慣——模糊、含蓄。圍棋不像其他棋類項目,勝負只有一條路——把對方最重要的棋子殺死。圍棋的勝負不是非要消滅對手,它贏一目是贏,贏十目是贏,吃對方一條大龍也是贏。所以圍棋碰到同一個局勢,不同棋手根據自己的性格、風格、思維,會有不同的下法。可以像古力那樣兇猛,也可以像馬曉春那樣輕盈,還可以像李昌鎬那樣平穩。我遇到一些西方人學圍棋,總要問你在某種局面下究竟怎樣下才最好,這實在讓我無法回答。碰到古力這樣的棋手,會上去跟你對殺,這是他的擅長。殺得局面越復雜混亂,對他來說越簡單,贏面越大。要是碰到李昌鎬這樣的棋手就又倒過來了,局面越平穩他越有把握,不去謀攻,小贏也是勝,就會注重防守。

所以圍棋是典型的中國文化,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圍棋有“厚勢”、“有味道”這樣的概念,你說下棋怎麼會有厚、薄的區別,又怎麼會有味道呢?但圍棋卻恰恰講究留有余味、有厚味。所以我想計算機如果要下好圍棋,就必須有一個質的飛越,恐怕要像人一樣有感情,有創造,有另一種思維了。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有些道理講不清楚,要你自己去感悟、體會。很多人去死背定式、死背布局那是沒有用的,一個好的棋手,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自己去悟出道來。從這些方面來說,圍棋又是很模糊的。

左圖為記載有三國時期孫策與呂范對弈棋譜的宋刻本《忘憂清樂集》,右圖為故宮中所藏的部分圍棋譜。

一場圍棋比賽結束后,陳毅同志認真觀看中日棋手復盤。

二、圍棋幾千年不衰說明它魅力無窮

歷史是無情的,任何東西跟不上時代發展,不符合時代節拍,肯定要衰老,要淘汰。但是,為什麼圍棋沒有,反而越來越蓬勃發展?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圍棋變化無窮

有人問打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計算機“深藍”的設計者——IBM的高級軟件設計師:“計算機是否也能下圍棋?”“不行,圍棋不行。”他一口就否定。因為,圍棋變化太多、太復雜,事實上至今沒人敢搞這個計算機軟件。如果一個東西很簡單,一研究就透,那麼這東西也就該淘汰了。正因為圍棋奧妙無窮,變化多樣,才能夠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它產生興趣。

計算機圍棋陳老讓不動9個了吧.9路盤似乎可以分先

圍棋趣味濃厚

會下圍棋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學會了圍棋,就迷上了它,把其他愛好都可能撇在一邊,并且圍棋這一愛好會陪伴終身。

人的一生興趣經常會轉移。拿我來說,我曾有過許多興趣,換來換去,唯獨圍棋是 陳祖德(左一)在指導兒童學習圍棋終身不會換的。所以,我跟人開玩笑說:“圍棋比老婆還可靠,它不會變心,你甩也甩不掉,它是你的終身伴侶。”

從古至今,帝王名士、文人雅士都喜歡下圍棋。中國的帝王幾乎沒有不喜歡下圍棋的,從漢高祖劉邦到三國曹操、諸葛亮、孫權、孫堅、孫策等,幾乎都是圍棋愛好者。曹操是一流的圍棋高手,他的25個孩子大多會下圍棋。

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曹操的兒子曹丕為奪取繼承權,通過下圍棋殺掉自己的兄弟曹彰。曹彰特別英武,驍勇善戰,曹操很欣賞他,評價他“彰兒真乃棟梁之才也。”曹操死后,曹丕請曹彰來下棋,旁邊放著一盤棗,一邊下棋,一邊讓他吃棗。曹彰傻呼呼地把有毒的棗子一個個都吃了,下完了一盤棋他就死了。這是一個特別動人又慘烈的故事。

還有關云長的刮骨療傷、東晉的背水一戰等故事,都與圍棋有關。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和楊貴妃也喜歡下圍棋,明朝的皇帝朱元璋也是圍棋的愛好者。朱元璋禁止全國人民下圍棋,怕玩物喪志,但自己卻天天下圍棋。南京玄武湖的勝棋樓就是朱元璋跟徐達下過棋的地方。像杜甫、杜牧、白居易、劉禹錫、韓愈、李商隱、陸游等也是喜歡下圍棋。蘇東坡作了很多圍棋的詩句,其中“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是對勝負一種灑脫的態度,被后人廣泛引用。

毛澤東以前也是圍棋愛好者,他的很多著作里都用了圍棋的戰術,《論持久戰》、《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很多次提到。所以,他在井岡山跟朱總司令下棋,紅軍戰士還給他刻個棋盤。前不久我在中央黨校的一個同學寫了一篇文章《毛主席與圍棋》,說毛主席的愛好,除了看書之外就是游泳和圍棋。美國耶魯大學斯哥特鮑爾曼教授的一篇文章,就是通過圍棋的角度來解釋毛主席的戰略,從中可以看到毛主席利用圍棋的原理帶領中國共產黨打贏了這場戰爭。陳毅同志喜愛并大力倡導圍棋人所共知,由于他對圍棋的熱愛,新四軍的高級將領幾乎都是圍棋愛好者。

大家知道武俠小說家金庸,他從小就迷圍棋,后來到香港去創業,生活困難,他說那時一下棋就沒辦法干事情,怎麼辦?他就把圍棋鎖到閣樓上,爬上去不好拿下來的地方,而且一道道地上鎖,就這樣,他把下棋戒掉了。后來他功成名就了,又開始下棋,還把我請去跟他下。

圍棋內涵豐富

有這麼一句話,紋枰小天地,天地大紋枰,或者說紋枰小宇宙,宇宙大紋枰。圍棋就是宇宙,就是天地。圍棋里面內含太豐富了,包括天文、數學、哲學、軍事、人生等,包羅萬象。就拿哲學來說,圍棋里蘊涵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充滿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如大小,先后,攻守,得失,生死、厚薄、奇正、動靜、地勢、虛實等。攻與守是矛盾的,又是不矛盾的,像圍棋就是陰陽調和,黑白陰陽,黑跟白交融在一起,像太極圖,黑白互相轉換,不可分割。守跟攻,你只有守得好才能進攻,攻得好就是最好的防守,但是必須守得好。

中國古代有“圍棋十訣”: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舍小救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輕速;八、動須相應;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這是唐代的一個國手王積薪提出來的。這十句話仔細想一想,每一句話的重點都在于守,讓你小心。

不能貪勝,你要適可而止,不能過度。干什麼事情,你一貪就壞,所以它擺在第一。圍棋你贏半目和一目半都是贏了,就可以了,你明明只能贏二目,你非要贏二十目,那就不明智了。中國的中庸思想就是這樣,你適可而止,不得貪勝。

入界宜緩,你要侵犯到人家那里去,不要著急,慢慢地來,不要急于侵犯人家。

攻彼顧我,進攻人家要顧到自己,必須考慮自己,你盲目去攻,自己到處都是破綻,這種攻是不行的,你首先要顧到自己,自己沒有破綻,才能去攻人家。匹夫之勇不可提倡。

棄子爭先。你棄子才能爭先,要搶先手,就要付出代價的,放棄才能搶先手。什麼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世界上好處都是給你得的,沒有的,不僅是下棋,做人就是這麼做。

舍小就大。你要大的,就要舍小的,連小的都不能損失,那是不行的,必須有得有失,一個人干任何事情就要有得失。通過學圍棋就要懂得得失關系,人的一生最后總結得比失多一點,就成功了。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得或都是失的,舍小就大。

逢危取棄。碰到危險你就放棄,不要抱住不肯放。

慎勿輕速。你的速度,什麼東西都不能太快,輕舉妄動是不行的,干什麼事情也是如此,每一句都告訴你,做人要謹慎,要小心,兢兢業業。

動須相應。你的行動要有照應,不要單干,蠻干更不行,下棋也是這樣。

彼強自保,人家強了,你還得保,人家很強大,你盲目地攻擊人家,是傻瓜。

勢孤取和。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仔細一想,這十句話都是教人必須要穩,沉得住氣,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

人生也是這樣,要謹慎,謹與慎都很重要,不能夠很輕率地行事。決定不能太輕率,太貪婪,不僅僅是下棋,這里面有做商之道、從政之道、做人之道,其實都在里面,所以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就像人生出來了,到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這就等于布局。你走得挺好,一關關都通過了,你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是你布局很好,對以后發展有利,容易找到好工作,中盤有利于你。局面沒布好,中盤戰斗就不利。你小時候沒讀好書,那對你以后不利,就失去了很多機會,就被動了。你到了中年或者青壯年,更要奮斗了,更要下功夫了。但是這還來得及,中盤戰斗發力吧。局面開好了,你也不要得意,一得意也壞了,你以為你是老大,你就很傲慢,你還得好好學呢,你只不過念了大學,你只是掌握了基本知識,你還沒了不起的才能,你還要到社會上好好去摔打,去磨練呀,還要學很多很多知識。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中盤過后,還有好多結局。我們講不要有59歲現象,什麼都好,最后結局壞了,就糟糕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所以下棋和人生是一樣的道理。

圍棋功能多樣

第一是娛樂功能。娛樂不用說,圍棋是個游戲,很好玩。下圍棋首先是娛樂。現在有人看不起娛樂,娛樂是不能看不起的,每個人從小孩到老人都要娛樂的,人都要玩的,沒有玩,沒有快樂怎麼行呢,所以說這是很重要的。席勒說過一句話,我認為說得特別好:只有當人在充分意義上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這句話說的對,游戲就要從這麼高度上看。圍棋是一種特別好的游戲,是小孩子的游戲,也是成人的游戲,所有的人都能玩。游戲能使人達到完善和諧,游戲是非功利的、自由的、快樂的。這幾方面圍棋非常好,圍棋不是功利的。圍棋比打麻將好,麻將不來錢就沒意思,你一定來籌碼,要來錢的,這就帶功利性。圍棋沒這個,不帶籌碼,不來錢照樣好玩。這就很好,而且很自由、很快樂。下圍棋不分年齡大小,不分地位高低,場地、器材簡單。圍棋是非常健康的一種游戲,現在提倡悠閑的社會,我認為下圍棋是特別好的,在悠閑社會中是特別合適的,這就是娛樂功能。

第二是教育功能。寓教于樂,讓你很快樂地受到教育,圍棋一開始發明就跟教育分不開。圍棋最基本的就是能開發智力,鍛煉思維。圍棋有很多很多好處,比如說培養你獨立思考能力,一下圍棋就自己思考了,沒人幫你,培養你專注的能力,培養你的深思熟慮,培養你的風險能力,培養你的觀察能力,培養你的全局觀點。要你能夠全面的考慮問題,能夠正確的抉擇,特別是要經受勝與負的挑戰,培養你這種心理的承受能力。2001年教育部與體育總局下發了一個文,就是圍棋、象棋、國際象棋三棋進學校,因為這對提高學生的素質有好處。

第三是競技功能。古代學圍棋,完全是一種優雅、從容、淡定的風范,是一種很高層次的修養。后來演變為競技,主要是幾百年前,在日本幕府時代有四大家族相互競爭。還有御城棋,即棋手應召到皇宮里去比賽。這些競爭使圍棋有了嚴密的規則,從這以后圍棋就成為競技。日本在這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提高運動項目的水平,擴大影響很有好處。以后報紙又舉辦了新聞棋。所以圍棋是有競技功能,這在現在看來是毫不含糊的一件事。

第四是交際功能。剛才我說了圍棋又叫手談,通過下棋可以交流、溝通,所以下棋就成為好朋友。棋友沒有功利性,現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維持很長的友情不是很容易,但是通過圍棋,棋友是可以維持特別長的時間。日本有圍棋五得的說法,五個得到,得到什麼呢?圍棋得心悟、得教訓、得好友、得人和、得天壽,這是日本的五得。人和、好友就是人與人的溝通、人與人的交流、人與人的和諧。在這里圍棋有交際功能,所以,往往你不管干什麼工作,一碰到棋友,關系就很好,就溝通了,交情就很深,事情就好辦了。所以圍棋有交際功能。

第五是健身功能。剛才說日本人認為圍棋有五得,其中一得叫天壽。天壽就是延長壽命,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圍棋是體育運動。圍棋運動表面看是最靜的一項運動。圍棋最激烈之處是大腦,人體所有器官中大腦最重要,腦死亡才是人死亡,所有的行動、所有的器官,都是腦來支配的。你肌肉再發達就身體好嗎,那只是外表,不說明身體真正強壯,關鍵在內臟,特別是大腦。下棋的人,自古以來我沒見過、也沒聽說過得老年癡呆的。因為,圍棋整天在動腦筋,當然你要適度,你別用腦過度。

因為腦子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所以得天壽,而且事實證明凡是下棋的人,總體來說,壽命都是非常長的,尤其是一些有名的棋手,包括職業棋手那麼激烈、那麼辛苦,壽命都很長。日本好多職業棋手下到九十幾歲還在比賽,橋本宇太朗90幾歲了,死的前一天還在跟日本的一個六段在正式比賽,并且贏了。在中國,像我的老師,全是活到八九十歲,他們還經過“文化大革命”,被人摧殘,經受了很多苦難,但都高壽,很不容易。所以日本這個天壽很有道理。另外,你在下棋時,什麼都不想了,沒煩惱了,不痛苦了,快樂得不得了。下盤棋,壓力減輕了,解脫了,對身體有好處。這是中國的文化。

我總結的這五方面,就是為了說明圍棋發展了幾千年沒被淘汰,還能夠發展到今天這麼好的原因。現在來看,圍棋在世界的文化藝術中是顆多麼光輝耀眼的明珠啊!現在圍棋的勢頭越來越好,在歐洲國家也是這樣。學了圍棋以后,大家對圍棋評價非常高。圍棋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征和精髓、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神韻。當前我們國家正在提倡傳承中華文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我想圍棋是最合適不過的東西了。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我想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在其他方面還是有不足之處,特別是文化和思想。

我曾在電視里看到英國前首相散切爾夫人說,中國出口了電視機,但未出口電視節目以及中國的文化和思想。這是大意,我想這句話說得很深刻、很中肯。我想一個民族要真正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中華民族已經在國際舞臺上站起來了,但是要真正站得住,必須要整合自己、健全自己、發展自己,這就需要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 (星座www.zuixingzuo.net)

今天,我們推廣圍棋,實際上就是在繼承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在學習圍棋的過程中,也很自然并且很快樂的學習、理解、認識和接受了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和諧,而學習圍棋也能夠更好地領悟和諧,圍棋的普及有利于家庭的和睦、朋友的和好、社會的和諧、世界的和平。這是我談的一點體會、一點感想、一點粗淺的認識,肯定有不當之處、片面的地方,請大家多批評。謝謝大家!

感謝閱讀陳祖德 國籍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陳祖德陳祖德資料陳祖德去世,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解夢佬算命網的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熊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