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讀史書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與丁憂有關的字眼。丁憂是古時候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道德禮儀制度,多用于那些有官吏身份的人。根據儒家傳統的孝道觀念,朝廷官員在任職期間,如果父母去世,則這個人要辭官回鄉為父母守制盡孝二十七個月。
丁憂原本的意思是指人的父母或者祖父母等直系長輩去世,后來隨著儒家傳統觀念的普及,用來特指官員居喪。古代的官員如果父母或者直系長輩去世了,這個人必須要執行停職守制的制度。在一個人丁憂期間,這個人不允許出去當官,如果沒有特別需要這個人的情況,國家也不如可以強行招攬丁憂期間的人做官。
丁憂制度起源于漢朝時期,而在到達宋朝的時候,這種制度變得更加正規化了,甚至于有專門的官員負責這一項禮制。所謂丁憂就是指官員去盡自己應當盡的孝順責任,在丁憂期間,履行丁憂者吃住睡都要待在父母的墳墓邊上,而且這期間不得參與任何的娛樂活動。履行丁憂者要和妻子分開,在此期間絕不能同房,而且在丁憂期間整個家族都不能有婚嫁之事出現。
古人認為,一個小孩自從出生開始,三年之內都是離不開父母的懷抱的,在這三年當中,父母會花費相當多的心血來照顧這個嗷嗷待哺的幼嬰。而在父母老了的時候,孩子也應當盡到自己的責任,全心全意的孝順父母,以回饋他們當年的養育之恩。哪怕是父母已經離開人世,但養育之恩還是要繼續履行,絕不能說忘就忘。因此,丁憂之人會在父母墳前守孝三年,以回報父母對于自己的養育之恩。
丁憂主要是針對在朝為官的官員,家中有喪事的官員在丁憂期間都有停職守制,回鄉盡孝。但也有一些人,他們的身上背負著極為重要的擔子,這個國家離開這些人就不能正常的運轉,于是國家會不允許某些在職官員丁憂停職守制,這又被叫做“奪情”。而也有一些人已經處在丁憂期間,但國家又把這些人召出來應職,這又被叫做啟復。封建社會對于丁憂的制度規定是極其嚴格的,要求品官必須丁憂,如果有人隱瞞不報,一經查出,必有重處。
古時候的人所講究的丁憂,不僅僅是一種傳統道德理智的體現,也是出于對父母長輩的尊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無以回報,且以守孝三年來表達對父母的孝順尊重,可以說是一種美好人性的體現。
更多丁憂是什麼意思的相關文章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9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