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的故鄉推論1——山西省和順縣
關于牛郎織女愛情文化源地,眾說紛紜,各執一詞。繼山東大學專家結合史料記載并經過實地考察后認為牛郎織女文化源地可能在山東省沂源縣后,山西和順縣二十八日在太原召開“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源于和順”研討會及新聞發布會。
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記載見諸于《詩經》,而沂源正位于《詩經》中的“大東”區域的中心。但因古代傳說流傳甚廣,在中國各地都能找到民間流傳的不同版本。在第一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中的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的起源地都得到確認,所剩的牛郎織女傳說便成為各地爭相申報的對象。
據悉,全國已有山東沂源、陜西西安、河南南陽、河北邢臺等十多個地方宣布是牛郎織女文化源地。其中,尤以位于山東沂源的織女洞、牛郎廟集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和牛郎織女傳說于一體,深得專家的推崇。
和順縣28日出人意料地說,據專家學者初步論斷,“牛郎織女”傳說地就發生在太行山,目前考證的位置在太行山中段,以天河梁為中心,方圓二十公里范圍內的晉冀交界處,即山西省和順縣境內松煙鎮牛郎峪、南天池一帶的天河山。
據介紹,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位于和順縣東南,離縣城有五十余公里。從海拔一千二百米的牛郎峪村,到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天河梁,分天上人間和人間天上兩個地域。
南天池幾位村民告訴記者,以該村為軸心,半徑二到三公里之內,歷代傳承著許多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古地名與景物名稱。
以天河梁為中心、方圓二十公里的版圖上,牛郎洞、金牛洞、喜鵲山、南天門、天河池等一系列與“牛郎織女”相對應的地名,被當地老百姓口口相傳,津津樂道。
和順縣認為,大量史料記載與民間口碑表明,“牛郎織女”故事在和順縣代代相傳。尤其南天池所傳牛郎織女故事,其內容與廣泛相傳的內容大概相同,而且更加豐富具體。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山西民俗志主編聶云龍將此作為一項研究課題,經過詳細認真的考察,得出結論:南天池歷史上外域文化多次進入,與當地文化風俗融合,產生了包含多層文化蘊意的古老傳說。周邊自然環境同這一故事的背景十分相似,與全國若干尚未確定的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地相比較,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而且,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地名和景點恰恰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情節鏈,其情節和細節都相當吻合。
牛郎織女的故鄉推論2——山東沂源縣
“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中心”落戶山東沂源縣
中國民俗協會理事長劉魁立(左)與沂源縣縣委書記韓國祥(右)3月2日共同為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中心揭牌。中新網濟南3月2日電題:牛郎故里喜迎“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代詞人秦觀的一曲《鵲橋仙》,讓牛郎織女這段原本凄美浪漫的悲劇故事,搖身一變轉化成了令人羨慕不已的永恒的愛情。
長久以來,人們傳頌這段令人神往的千古不變愛情的時候,似乎僅僅是把它作為一個“故事”來贊嘆,卻沒有想到,傳說中的“牛郎”居然有姓、有名、有居所。而這里,正是日前迎來“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中心”牌匾的山東省沂源縣。用當地人的話來說,這是給牛郎和織女在沂源“安家”了。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據史料記載,在中國關于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傳說中,樸實善良的放牛郎在老黃牛的“撮合”下,與天帝的女兒織女在人間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相親相愛,并有了一雙兒女名叫金哥、玉女,日子平淡而快樂。織女是神仙姑且不論,可放牛郎是徹頭徹尾的凡人,那麼他姓甚名誰,又家居何方?千百年來似乎并沒有定論。
而在山東省沂源縣,卻有一個平凡而“奇特”的村莊,似乎能給這件事做個解釋。說它平凡,是因為像這樣不大不小的村子中國不知道有幾千幾萬個,實在不值得稀奇。可它的名字卻著實奇特——“牛郎官莊村”。村子里有幾戶姓孫的人家,據說就是傳說中放牛郎的后代。原來,放牛郎姓孫名守義,家住山東省沂源縣“牛郎官莊村”。
傳說中,織女私配凡人一事被她的母親——王母知曉了,勃然大怒的王母將織女強行帶回天庭,并在牛郎擔著一雙兒女追來的時候,拔下玉簪在兩人之間劃下一道不知多深的銀河,夫妻二人便永遠被分隔在了兩岸。后來王母憐惜女兒,便同意每年七月初七讓兩人相會一次,就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乞巧節了。
這段傳說雖然美麗,卻太過飄渺,畢竟誰也不曾真正見過牛郎織女二人分隔兩岸,遙遙相對。如今這段故事卻在山東沂源得到了完美的詮釋。沂源縣大賢山有座織女洞,始建于唐、興盛于宋元。奇特的是,織女洞恰恰與山下的牛郎官莊村遙遙相對,而中間所隔的正是與銀河諧音的“沂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奇觀的完美演繹,讓人們由衷贊嘆的同時,也不得不為之傾倒。
當人們都在傳頌“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時候,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知令多少人感動和淚下。牛郎織女苦苦相望了幾千年,今天終于安下“家”了——中國民俗協會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中心與山東大學中國民間文學博士點科研實習基地同時在這里掛牌成立。
中國民俗協會理事長劉魁立表示,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中心成立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組織編纂一部《牛郎織女傳說系列叢書》。叢書初步打算編訂研究、作品、史料、圖片和沂源縣五卷,旨在方便更多的人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也便于了解牛郎的故鄉——山東沂源。 山東沂源以其最豐富的牛郎織女傳承內容,被兩岸學者認為是牛郎織女傳說最重要的傳承地。這是記者在全國首屆牛郎織女傳說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的。據了解,這次專題研討會匯聚了來自海峽兩岸的30余名研究民俗學民間文學的著名學者,他們是國內最知名的研究牛郎織女傳說的專家團隊。 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文字記載出自《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專家認為,《詩經》中有關織女、牽牛星宿的記載,便是流傳于沂源縣境內的牛郎織女傳說的萌芽形態。在歷史傳承過程中,早在唐代,沂源縣境內就修建了織女洞和牛郎廟,牛郎織女傳說和具體的自然山水、村落姓氏相結合,使其發展成為一個附著于沂源縣具體山川古跡的解釋性傳說。 研討會期間,專家們實地考察了沂源縣牛郎織女傳說的相關古跡和村落,聽取了故事傳承人講述的沂源縣牛郎織女傳說,對牛郎織女傳說的歷史淵源、文本傳承、傳說與地方文化的關系等展開了深入探討。沂源縣牛郎織女傳說悠久的歷史、活態傳承形態以及保護措施等,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 牛郎織女傳說與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三個傳說,是最具中國特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四個民間傳說。古詩《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東漢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表示,研究牛郎織女傳說,重建恢復這些文化傳統,是對世界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做出了貢獻。牛郎織女傳說把天上和人間放在了一個層面上演繹,這在四大傳說中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葉濤認為,牛郎織女傳說在四大傳說中是“最弱的”一個,應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保護。 目前,沂源縣牛郎織女傳說已被列入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該縣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感謝閱讀牛郎織女的故鄉是哪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解夢佬算命網的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9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