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念念不斷就能見佛

解夢佬

修行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清凈內心,是為了積累功德,也是為了見佛。我們時常聽聞有人感應了佛,但這不是見佛,因為你看見的只是模糊一片,這又怎么算得上見佛呢?所以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見佛?很簡單,念念不斷就能見佛。

念,即今天的本心,因為念字的組成部分是今和心,意思就是現在就立刻馬上憶念佛寶,佛陀。所以念念不斷最基礎的就是時時刻刻都在念佛,如此做了,那么現前當然就必定見佛,因為我們現在這個心是亂的,是濁的,那么一句平等無盡的功德名號,只要開始在我凡夫念的功能中進行著,那因果必然現前當然就會有果,什么果?見佛之果,見佛就有成佛之果。

而我們成佛就是為了度眾生,因此度眾生即成佛,兩種是一起的,一起成,一起見,一起度,總歸是三世同時,即見、即成、即度,念念相應,這不是就是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所以現在很多人要我們常要念佛,安心去修行,特別是誦念阿彌陀佛,我們要當作心頭一個甚深常在的秘密。往生極樂世界,說實在的,算命的風水八字都看不出來,那么依照世間法來講,念一聲佛就離佛不遠一聲,起聲佛念,起一念佛念,就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之因,這個佛念跟佛也是同于形影的,有我們能念的心,用佛果地上這種覺,相互融合,那么念念不斷,以佛的覺為自己的心。那么這樣的話,就可以說去佛不遠,就是離佛越來越近了。

閱讀推薦:八種修心的方法(上) 八種修心的方法(下) 什么叫老實念佛

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練;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什麼意思?

施主,想成仙的永遠成不了仙,一心求佛的永遠找不到佛。只有順其自然,先嘗紅塵疾苦,念頭通達,靈臺清明,方可得道。
莫要執迷于眼前,犯那一葉障目之過也。

孝莊秘史中董鄂妃臨終時念念不忘的一口氣不來,往何處安身。是出自哪部佛經?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七

僧問。學人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師云毗盧閣后鳳凰山。

全文:
住博山法孫 弘瀚 匯編
首座法孫 弘裕 同集

住金陵天界禪寺語錄

金剛殿拈香。三門高聳臨霄漢。廓爾方知祖道玄。今日腳跟親蹋著。優曇花影遍三千。
天王殿拈香。從來愿力展慈威。爍破虛 空毫相輝。依正報中誰辯得。山頭多見紫云飛。
大雄殿拈香。黃金殿上三尊 佛。白玉光中一個 僧。正恁么時何所據。香云旋結萬千層。

振宗堂據坐。寶鏡當臺驗正邪。阿誰獨蹈大方家。博山手段從來辣。客到蒿湯便當茶。

開堂。此一瓣香。彌天亙地。耀古輝今。太極鐘祥。干元衍慶。爇向爐中。端為供養我明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建立 三寶。弘通 大乘。廣化 眾生。同圓圣智。山僧某今日在此法莚。一言一句。皆從圣恩中流出。以海水為墨。書其贊辭。不能盡其萬一也伏愿皇極御天遍。大千而廣被圣靈奕世昭。萬古以常明此一瓣香。靈苗含潤。寶樹敷榮。景星聚以沐清庥。祥云凝而乘嘉運。爇向爐中。端為祝延。當今皇帝圣壽萬安皇后偕圣壽以無疆太子懋元良而永泰。伏愿金輪永鎮日。新鷲嶺之風。寶位增輝時。邁唐虞之治。此一瓣香。萬物毓以生成。陰陽協而秀發。為霖現瑞。裕國佑民。爇向爐中。用酬檀護。

滿朝合郡。宰官。護法大居士。福基祿位。咸增性種。靈根并茂。

此一瓣香。龍宮涌出。鷲嶺拈來。輝寶鏡而利益群生。徹重玄而全該正命。爇向爐中。專申供養。

先本師壽昌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斂衣就座。白椎竟。師乃卓拄杖云諸昆仲。達磨大師航海而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雖則門庭萬仞。壁立千層。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乃至六祖傳衣。五宗競出。運無礙輪化無緣眾。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溈山大師敲唱同時。暗機圓合。傾瓶以辯超方。撼茶而彰妙用。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云門大師箭鋒相拄。函蓋乾坤。揚眉落臼。顧盼猶遲。如流云翔鶴。湛水晴空。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法眼大師。拈現前石。塞虛空口。一切處現成。六根互用。六用齊施。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臨濟大師一語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驅耕夫牛。奪饑人食。電光石火。開眼猶迷。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洞山大師混不得。類不齊。立寶鏡三昧。照學者肺肝。分五湖玉石。雪盛銀碗。月照金沙。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乃至博山。今日遠承諸祖慈蔭。循規蹈矩。借路還家。駕輕就熟。只演一心之法。更無余事。諸昆仲含靈具此一心之法。學人欲明此一心之法。三世諸佛。歷代祖師。示此一心之法故。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諸昆仲大地沒遮攔。要行行不去。要住住不得。且道。向什么處出氣。還知么。鳥鳴云樹。聲聲喚游子歸家。魚躍煙波。色色翻志公陳案。漩澓空中梵字。刮開眼底重朦。且道。向什么處。認取自家心地。卓拄杖云。鼻根浮面上。更不用躊躕。珍重。

當晚小參。南岳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能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諸昆仲心無所生。山河大地。從什么處得來。法無能住。終日著衣吃飯。因什么只認定著個自己。去此二途。作么生折合。諸人分上。也須自看。有人通得消息。博山將袈裟。以覆之。

魏國徐六翁居士誕日。請上堂。因緣所生法。莊嚴世間相。了彼性空者。斯人具正眼。諸昆仲心本無生。從緣有生。生緣勝故。佛種亦勝。法華經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作么生是說一乘底道理。諸昆仲毫端斂法界之方。滴水含滄海之闊。無明全諸佛之智。藏識潛增上之緣。理應箭鋒。事存函蓋。不可以思議而得之者也。諸昆仲茲因魏國六翁老居士華筵大誕之辰。合郡眾居士。于濟生庵中。設此無遮大會。為六翁居士祝壽。且道。將何為祝耶。須彌耶。滄海耶。大地耶。草木叢林耶。若以須彌為壽。須彌高而有頂。若以滄海為壽。滄海深而有源。若以大地為壽。大地厚而有輪。若以草木叢林為壽。草木叢林多而有盡。惟以吾大圓覺中。華藏界內。香云。花云。幢幡云。音樂云。寶蓋云。若舉一。若舉二。若舉百。若舉千。乃至百千萬億數中。隨拈一微塵許。皆與有情無情等。與毗盧遮那等。皆可為居士祝壽也。雖然如是。不免為居士傍通個消息。作么是傍通底消息。華藏界中才一念。閻浮早已萬千年。珍重。僧問。如何是無量壽。師云。烏龍潭上浪滔天。進云。恁么則有量也。師云。天池一滴水。怎與眾同流。茹居士問。向上一著如何道。師云石頭城外垂楊柳。進云。者是眾生眼。如何是和尚眼。師云。吹盡殘花色愈鮮。進云。某甲參學二十年。今日學得一拜。師云。三十棒。且待別時。

皖上吳盛二居士。就濟生庵請。上堂。博山三年前。回桑梓為桑梓。諸親友演個還鄉曲子。眾中有聞名者。聽音聲者。見形影者。摩皮膚者。契心髓者。復有進其門。升其堂。入其室者。倏忽三載。若剎那際。今眾居士。復以幣帛見召。博山雖在他方千萬里外。其實寸步。未曾離故鄉田地。諸昆仲。龍眠靄靄。紫金足下。云生浮渡。滔滔鐘阜。山中水溢。析毫端而含剎土。懸慧鏡以辯方來。志公剪尺尚存。投子油瓶現在。然雖如是。也要眾居士見其面孔。聽其法句始得。且道。是何法句。卓拄杖云。諦聽諦聽。

余集生任文升二居士請。上堂。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只饒坐斷兩頭。更須知有向上事始得。諸昆仲若論向上事。諸人分上。一一天真。一一靈明。一一具足。上至諸佛。下至含靈。各各不欠缺纖毫。是以余集生任文升二居士。同合郡大居士。向者里設無上妙供。運同體大悲。救砧幾眾生。解籠檻囚縶。飛者適霄漢。走者縱山林。潛者躍深淵。以無功之功。無行之行。于無眾生界中。解脫鏡像有情。諸昆仲青山挺秀。流鶯囀樹里之聲。綠水彌漫。躍鯉現波中之色。昧真常于山水。迷現量于飛潛。大似陽焰翻波。渾成戲論。諸昆仲還識得么。若能返照。直下逢渠。舉措施為。無虧實相。卓拄杖。下座。

上堂。洞山大師悟道偈云。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若能如是會。方得契如如。此是洞山宗旨。綿密回互。皆從此偈中流出。不可不理會。諸昆仲此偈中有二句最嚴。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渠者何物也。而正是我。我者復何物也。而不是渠。且道。是一個是兩個。若向者里會去。始可有參學分。須知。此偈豈但曹洞宗旨。即五家應機接物。皆當向此句中印過始得。不然。在一機一境上。得些子解路。盡是掠虛頭漢。有什么話會處。所以曹洞有三種滲漏。一者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此不離即毒海也。二者情滲漏。情存向背。見處偏枯。此向背即偏枯也。三者語滲漏。體妙失宗。機昧終始。此體妙即機昧也。若據此三種滲漏。學者明晦。如見肺肝。所以博山舉眼無人。非敢以生滅。勘驗諸方。若見徹此偈。洞山大師未曾入滅。博山雖在今時。亦不諳今時事。只與諸人。二時逐隊。諸昆仲古木叢中躑躅。漏逗法身。大洋海底翻騰。侵損漁父。徹見本來面目。野云散而天青。掀開煩熱胸襟。衣線綻而體露。還有與洞山大師共出一只手者么。卓拄杖云。舉頭天外看。誰似我般人。僧問。如何是和尚底具眼處。師云。善世橋邊逢 圣主。進云。未是和尚具眼處。師云。三十棒趁出。僧一喝。師云者一喝落在甚處。僧無語。師直打。出法堂。

上堂。如何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如何是法。古路迢迢苔蘚滑。仍將佛法問根源。云散長空鶴唳天。纖塵不立清如洗。三個猢猻夜簸錢。諸昆仲宗門中事。豈同容易一言一句。一大藏教注不破。歷代祖師機深智廣。潛興密運須彌倒。卓拄杖橫趨。繪彩色于空中。擲大千于方外。且道向什么處捫摸。所以云。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古圣不安排。至今無處所。玄沙大師恁么老婆心切。也只要諸人知個落處始得。諸昆仲青黯黯處。樵子不借路以還家。綿密密時。機婦罷金針而夜織。香銷錦帳。露邑芙蓉。發清嘯于深閨。吐微言于連枕。情濃意洽。試問。諸昆仲還知得也無。良久云。分明一段風流事。不與諸人較短長。

上堂。南陽忠國師云。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云淡濘。出沒太虛之中。萬法本閑。而人自鬧。諸昆仲作么生說。個本閑底法。若會得本閑法。則 大千世界有情無情等。無纖毫鬧相。若有纖毫鬧相者。則不得本閑法也。何以故。鬧即法故。所以道。靜則埋根千尺。動則當處生苗。只饒不動不靜。未免飄飄搖搖。博山則不然。動則寒冰凝結。靜則白浪滔天。直下了無動靜。紅爐片雪如綿。若于此二偈中會去。始明得本閑法也。諸昆仲動非動相。雖動極以恒安。靜復靜元。總靜機而常運。秉常運之樞機。履恒安之玄軌。寶鏡懸而無隱慝。珠簾卷以納方來。不涉呼吸之離微。寧有去來之蹤跡。諸昆仲順則吉也。逆則忤也。肯則自許也。若于靜鬧親疏。而較其優劣者。盡其恒沙思量分別。莫能得其量也。卓拄杖。下座。

上堂。僧問。古德撥塵見佛時如何。直須揮劍。若不揮劍。漁父棲巢。又僧問。古德撥塵見佛時如何。渠無國土。何處逢渠。二大老各道得一邊。一個則門庭施設。輝煌掌上之珠。一個則入理深談。擊碎秦時之鏡。若是博山則不然。有問。撥塵見佛時如何。紺發旋螺髻兜綿。印手文學人不會。意旨如何。青蓮捧雙足。赤肉掛金襕。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別。若說是同。作么生說個同底道理。若說是別。作么生說個別底道理。若向者里融會得去。博山與汝結個同參。諸昆仲。居正而不立正位。泥牛吼海岸之風。垂偏而不住偏方。石女弄珊瑚之影。乞食于三家村里。謳歌于萬仞峰頭。借松鏡以瀉清光。拾苔錢而嚴富態。有人向三種問答上徹去。洞上宗風。于斯有賴矣。僧問。學人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師云毗盧閣后鳳凰山。

真州海吉禪人。率眾道侶請。上堂。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么人。紅塵堆里露全身。了知萬象空無物。那見山河礙眼睛。三歲孩兒頭似雪。神光萬里一條鐵。底事分明說與知。當戶連山也太奇。兼帶位中親迸出。巖前石虎夜生兒。生兒則且置。且道。是什么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屈指顛倒。數來依舊。寸長尺短。珍重。
余集生居士誕日請。上堂。佛于無量劫。廣行無量行。度脫無量眾。是名無量壽。諸昆仲我等同 世尊。因地以來至于今日。而世尊成道已經無量恒沙劫數。我等 輪回 生死 六道。往還亦經無量恒沙劫數。世界成住壞空。亦經無量恒沙劫數。毗嵐風起。金藏云成。而虛空之性。湛然不動。亦經無量恒沙劫數。以此則知諸佛壽命亦無量。眾生壽命亦無量。世界壽命亦無量。虛空壽命亦無量。今日集生余居士華筵大誕。而一切人。皆以世禮年月為居士壽。博山則不然。但愿居士壽同善財。菩提心解脫海亦無量。愿居士壽同彌勒。成佛度生海亦無量。愿居士壽同普賢。行愿莊嚴海亦無量。愿居士壽同觀音。大悲示現海亦無量。愿居士壽同文殊。般舟智慧海亦無量。愿居士祿位亦無量。眷屬亦無量。親受用亦無量。三三昧亦無量。豈但居士如是。即現前大眾。親受用三三昧等。壽命亦無量。博山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且更將何物為居士壽耶。良久云。珍重。
解制上堂。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博山從廣信登舟。過鄱陽。出湖口。跨長江。登石頭城江岸。從濟生庵。至天界寺。安置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降伏鏡里 魔軍。成就夢中佛事。豈但博山。溯自釋迦大師開場。四十九年。末后拈花示眾。正法眼藏 涅盤妙心。付囑摩訶迦葉。亦是夢中佛事。達磨大師航海而來少林。面壁九載。雪庭深夜。斷臂酬心。亦是夢中佛事。乃至執役負舂。傳衣半夜。亦是夢中佛事。至使五家競出。千燈列焰。吹簫打鼓。舞劍揮叉。棒喝交馳。語言游戲。亦是夢中佛事。即今博山同。諸昆仲結制解制。升堂入室。問答機緣。勞彼列眾監院及天界方丈十位首領道人并諸執事。不以身為身。不以命為命。吃盡艱辛。護揚大法。亦是夢中佛事。諸昆仲博山恁么舉似。正是好肉剜瘡。夢中說夢。假如有一漢子大喝一聲。諸人睡夢醒時。卻又作么生道。良久云。毫光直遍三千界。永祝皇圖億萬年。僧問。上根人來如何接。師云。此去祖堂三十里。進云。中根人來如何接。師云。獻花巖畔古今聞。進云。下根人來如何接。師云。門外好與三十棒。進云。不落階級人來如何接。師云。阇黎只今。在第幾位。僧禮拜。

小參

小參。臘盡逢春事事奇。海風吹動碧玻璃。昨宵偶得家鄉信。破院荒村絕所依。諸昆仲博山家鄉。是破院耶。是荒村耶。有人簡點得出。博山與彼攜手同歸。其或未然。法華且謾添塵點。數盡閻浮又一年。

小參。僧問竟。師乃云。時名五濁。世曰娑婆。地面丘墟。人心荊棘。青林掌中毒氣。破驢脊上來蠅。蹈水火以修行。逐腥膻而喘息。胸中無半點禪氣。強作機鋒肚里懷。一塊骯[骨*(廿/(歹*巳)/土)]。伸為問答。鬼見拍手而笑。人逢側目而嗔。埋沒己靈。辜負先圣。洗心改過。莫逐妄緣。不悛前愆。果從因墜。豈不見。靈山會上知音少。長者園中木耳多。卓拄杖。下座。

生生社小參。宗門中事。難以措詞。盡力道不得底句。作么生開口。三乘十二分教。有人說去了也。即心即佛。有人說去了也。非心非佛。有人說去了也。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亦有人說去了也。且道。與諸昆仲分析個什么即得。良久云。黃金自有黃金價。肯為和沙賣與人。珍重。

月上庵小參。忠國師云。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云淡濘。出沒太虛之中。萬法本閑。而人自鬧。諸昆仲即今山河大地。萬象森羅。水鳥樹林。人叢馬蹋。喚作萬法。作么生說個本閑底道理。舍萬法而求本閑。未之有也。即萬法而求本閑。須要衣線下迸開始得。所以博山。教人將一句話頭。置在八識田中。眉毛與大地廝結。只教自悟自肯。其或未然。聽取一偈。諸佛依何住。靈山問意新。心宗為社主。金粟作檀人。一雨滋春國。千燈薄暮云。須知塵界里。真俗未容分。珍重。

浮山華嚴寺立新住持請。小參。一大圓覺。為我伽藍。又當知。以我伽藍。為一大圓覺。互攝互融。無二無別。然后應事接物。始無障礙。夫善住持者。先得根本不動智。然后得差別智。根本不動智中容不得絲毫動念處。差別智者。應事接物。頭頭合轍。若有絲毫念慮可動。未免有生滅去來之相。不名智也。得此智者。以理應事。事事全理。如其不然。不名住持。不見。僧問。云門不起一念時如何。門云。須彌山天童頌云。不起一念須彌山。云門法施。亦非慳。肯來兩手相分付。擬去千尋不可攀。山海闊白云閑。莫將毫發著其間。假雞聲韻難瞞我。未肯模糊放過關。天童大師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匙鑰在手。防御甚嚴。昔茲山住持遠錄公。棋無敵手。固是奪角沖關。只是博山今日。要問伊黑白未分以前。者一著子。畢竟如何下手。從來十九路。迷悟幾多人。且道。迷個什么。悟個什么。良久云。珍重大龍山中方寺小參。若欲說法。無法可說。無可說者。始名說法。有法可說。恐辱大法。昔世尊升座。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諸昆仲且道。世尊有法可說耶無法可說耶。諸人也須向者里開眼始得。文殊恁么道。在什么處。見世尊說法。世尊便下座。是許文殊。是不許文殊。諸昆仲還簡點得出么。其或未然。聽取一偈。白云山頂中方寺。清梵無停僧自閑。只恐溪深流水急。剩分花雨落人間。
宮諭吳觀我居士請。小參。若欲究宗門中事。須正信因果。熟爛教乘。思地獄苦。發菩提心。古德云。禪律并行。不相留礙。若論凈白心地。人人具足。只因妄興一念起貪嗔癡。有貪嗔癡之因。便感三惡道之果。教中謂。縱而為貪。地獄有不息之機。抑而為嗔。餓鬼有肢節火然之苦。合而為癡。畜生道中。但念水草。余無所知。若無貪嗔癡。則三惡道何有。博山所以教列位。向凈白地上。發起一念。肯心單提。一口氣不來。畢竟向什么處去。切不得起思惟度量。思惟度量。謂之藥忌。云棲大師云。獅子之乳。非琉璃瓶貯之則裂。無上妙道。非凈法之器。莫能載也。壽昌和尚云。醍醐上味出乎乳。滴水攙中總不成。謂滴水者。正思惟度量也。若無思惟度量。便能單刀直入。力破重圍。如吳太史發大乘心。受大乘戒。正所謂凈法之器。但未知有向上事。今日緣會。勉起信向。偈曰。江北有居士。 天人興仰止。傳聞金粟來。緣境頗相似。論心秋月皎。談教春云起。機感得相符。令予特來此。勉究向上事。向上何深旨。踢破指頭時。舒州吳太史。

洪濤山毗尼庵。小參。諸昆仲生不知何來。不得不疑來處。死不知何去。不得不疑去處。大丈夫兒。豈肯甘心隨業受報。若欲究竟此事。貴在純真一念。不得草草。如香林四十年。始打成一片。靈云三十載。見桃花始悟。所以博山教人看一句話頭。一口氣不來。畢竟向什么處去。行里坐里。著衣吃飯里。畢竟一口氣不來。向什么處去。慎勿思量分別。思量分別。與究竟此事大不相應。若果能真參實究。一朝洗面。摸著鼻孔。卻也太近。

小參。百千法門。無量妙義。盡在諸人心意識中。悉皆具足。汝若認著心意識。便昧卻百千法門。汝若體會得百千法門。何處有心意識來者。些子關竅。亦能殺人。亦能活人。諸禪者各各在衣線下開眼。拌此一生。討個著落。

小參。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惟人自肯乃相親。即今山河大地。樓臺池館。滿目青黃。是萬象。喚什么作獨露底身。拈拄杖云。莫只圖他山色好。須知。別有故園春。卓拄杖一下。

為劉和鶴居士對靈。小參。公生耶。死耶。誰道。虛空有變遷。公死耶。生耶。誰道。滄溟有傾覆。公生死洞然。也雖劫風。而莫能吹。公慧光渾圓。也縱劫火。而莫能移。公之趣向。也肉眼罔窺。公之行業。也孰不稱奇。公之見地。也住向莫齊。公之受用。也惟圣乃知。霞坊山色空今古。靜聽玄猿徹夜啼。

因事晚參

今晚好月。大眾見么。可謂。玉鑒光輝觸處周。幾多盲瞽黑漫頭。可憐不受金錍者。頭白終歸暗里休。此月古今評論者不少。自世尊以來。迨于今日。千賢萬圣。莫不盡力提攜。老婆心切。簡點將來。只說得月影邊事。要見真月么。須是自己開眼始得。所謂靈山話曹溪。指南泉玩寒山。比說得仿仿佛佛。依依稀稀。縱然道得十成。博山未敢相許。何以故。肘后不具靈符。盡在是非窩里。大眾直須努力跳出是非關。若不跳出是非關。三途黑暗將何抵。珍重

有信佛得師傅嗎?我孩子要高考了,我也信佛,想給他念念佛經,但不知道念什么經?

念經消業,念經增福,確實有用。不必刻意選擇哪部佛經,每部佛經都是功德無量、無二無別的。
如果平時時間不是很充裕,就讀誦短一些的佛經,比如《心經》,《阿彌陀經》,時間多可讀誦《地藏經》,《藥師經》。這些佛經是學佛人常常念誦的,能增福增慧。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