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孚卦:言而有信,君子一呼百應
《易經中孚卦》曰:有孚攣如,無咎。意思是說:具有誠信之德并使天下人受益的人,天下的人必然以誠信相和應,所以沒有禍患。
講求誠信、崇尚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道、齊家之要、治國之寶。無論是孔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還是千百年來人們所頌揚和推崇的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童叟無欺等等,都說明了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中國歷來就有誠實守信的美德,廣為流傳的《曾子之妻》的故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曾子的妻子想要出門,孩子哭著鬧著也要跟著一起去。她對孩子說:乖,別鬧,等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
不料,等她回到家后,看到曾子把豬捆了起來,正要殺豬。
她上前阻止道:我只不過是跟孩子說著玩的,怎能當真呢?,,
曾子說:做家長的如果失信于孩子,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都說話不算數,以后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說完,就把豬殺了。
誠信不僅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正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人們己經對政府的誠信失去了信心。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就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敢于上前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個人猶豫了再三,終于鼓起勇氣走了過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
商鞅這一舉動轟動了全國,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最終統一了中國。
誠信可以興邦,不誠信也可以喪邦。在商鞅變法400年前,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卻曾經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美若天仙,然而自從她入宮以來,周幽王就沒有見她笑過。為了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費盡腦筋,試過各種辦法,均不奏效。幽王于是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
正當周幽王無可奈何之際,佞臣虢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都城危急、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昏庸的周幽王聽從了這個建議。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各自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卻發現都城安然無恙,根本沒有遭到兵禍的樣子。諸侯們經過打聽才知道,這是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而耍的花招,于是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匆忙而來、匆忙而去的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
周幽王從此失信于諸侯。五年后,西夷犬戎大舉攻周,幽王急忙命人點燃烽火。諸侯們都以為這是周幽王又一次耍花招,因此誰也沒來。結果都城被攻破,周幽王被殺。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耍諸侯。結果前者變法成功,一呼百應;后者自取其辱,國破身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與人、與社會的關系十分密切。誠信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交往的橋梁,是社會平穩運轉的基石。
誠信是一切活動基本的道德規則。與人交往,應言而有信。當老師要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誤人子弟。當醫生要講醫德醫術,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政府只有取信于民,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讓社會繁榮昌盛,讓百姓安居樂業。
誠信需要人們去維護。但是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許多人妄想通過打破誠信來獲取個人的私利,最終卻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就是誠信的規則在起作用。
以上就是易經中孚卦:言而有信君子一呼百應的介紹,更多關于周易全書的內容請繼續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8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