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梅花易數》與《周易》的關系

解夢佬

《梅花易數》與《周易》的關系,傳說中的上古時代,太昊伏羲氏為天下王的時候,他通過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進而中通萬物之情,經過其長期的研讀世界,終于繪制出了八卦圖,以盡世界發展變化之理,人們稱之為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

八卦是由表示陽的符號—(陽爻)和表示陰的符號--(陰爻)經過三次進位制的裂變重疊而成的八種,且只有八種不同的圖形所組成的。

又相傳在中古時代的周文王被囚居于羑里城時,他將伏羲的先天八卦因而重之,即通過把先天八卦進行重疊組合,使卦象由原來的三爻組合變為六爻組合,這樣就產生了新的卦象表現方式——六十四卦。在推演六十四卦中,周文王對其卦象進行命名、排序,注加斷語(添加卦辭)。其子周公旦(即周武王)子承父業,在其父研易的基礎上,對六十四卦象的每爻象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解讀,研究并逐一加批了斷語,這就是后人所說的爻辭。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六十四重卦及卦辭,三百八十四爻及爻辭是構成《易經》的基本構架和內容。

《易經》的經文(主要是卦辭、爻辭)文句精短,內容生動,比喻形象,哲理性強,奧義深蘊,但又古僻晦澀,今人不易卒讀,因此常常讓人望而卻步,但也更讓人賞其妙及其不可揣測性。也許正因為如此,讀《易》之人常有不同之感受,常受不同之啟迪,常有不同之收獲,故而世人對《易》的解讀有見仁見智之現象就不足為怪了。自從孔子讀《易》而韋編三絕之后,歷朝歷代對《易經》的注解釋義之作可謂浩如煙海。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6年)由李光地主編的《御纂周易折中》一書編著告成,書中所引用的歷代論著易學的名士就有二百多人,可謂洋洋大觀。

孔子及弟子們從解讀、闡釋《易經》入手,而為其作《傳》,史稱《易傳》。

《易傳》包括了《文言》、《象傳》上下、《彖傳》上下、《系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及《雜卦傳》七種十篇的內容。《易經》的主旨是對《易經》的解讀與闡釋,《傳》就好像是《經》的羽翼一樣,極大豐實了《經》的境態,所以人們又常稱《易經》是《易經》的十翼。

在十翼中,《文言》分前后兩節內容,分別解說的是乾、坤兩卦的象征意旨。

《彖傳》則分別解釋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辭及一卦之大意。

《象傳》闡釋了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

《系辭傳》是早期的一部關于《易經》內容的較為全面、深刻的通論性文章,它對《易經》經文的各個方面的內容都作了較為詳細的、可取可信的闡發和辨析。

《說卦傳》是一部闡說八卦象例的專論。

《序卦傳》的主旨是解說《易經》六十四卦的編排次序的文章,它揭示了六十四卦之間相承的意義。

《雜卦傳》是把六十四卦按照綜卦(卦體相互倒置的兩卦)、錯卦(相對應的各爻陰陽屬性全部相反的兩卦)分成32組,并以精要的語言來概括卦旨的文章。

到了漢代,人們把《易傳》和《易經》合編起來,組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統稱為《周易》。

《易經》也罷,《易傳》也罷,歷代對于《易傳》的評論也罷,所有的這些文辭、語言,無不是配合具體的卦象而對其進行闡釋而已。這也就是說,世間的事物千變萬化的卦象,生發出世間百態,從而形成了《易經》博大精深的哲理機制和想象空間,它讓人們以無限的遐想,聯翩的浮想試圖去更加接近可知的、未知的、已知的、欲知的神奇世界或世間萬物。

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周易》被眾家公認為無與倫比的經典之作。《周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東方文化的明珠。它堪稱一本滿紙智慧的奇書,是六經之首、三玄之一,對我國的哲學、文學、史學、醫學、音樂、民俗、宗教、天文、數學、歷法、科技等諸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除孔子是《易經》評論的集大成者外,南宋的朱熹也是一位對《周易》頗具創見的碩儒,他融諸家之長,以義理研究為主,兼備象數,把易學推到了一個集思廣益的新階段,他的《易》本卜筮之書的論評可謂是在易學界的一聲驚雷,有石破天驚之力。他的《周易本義》的影響可謂深入骨髄,直至今人。

易學的歷史源遠流長,易的內容博大精深,易卦爻符號千變萬化,易之卦爻辭艱難懂,所以,易學的體系龐雜,派系林立。但公認其中主要有兩個學派,即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象數學派以易象、易數為解易的途徑,尋求卦爻辭和卦象之間抽象的內在聯系,即尋求卦爻辭一字一句在卦象中的體現。而義理學派則主要是闡明易的哲學大義。

其實,象數是基礎,象數中展示著義理,沒有象數何以談義理呢?因此說,解《易》重在析象,但這并不排除象數在義理的指導下形成的可能。同時也應該深刻知道離形義理,一味地去尋求卦爻辭的一字一句在卦象中的體現,那麼,象數可能就會變得枯竭。

在易學史上,宋代易學的主要貢獻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易學家們綜合河洛之學與《易經》象數之學的成果,對宇宙、歷史盛衰冶亂的規律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另一方面,將這門經院哲學式的科學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其迅速走向大眾,走向社會,走向民間,使易學曰益顯示出其實用價值。而完成這兩個變革的代表人物便是邵雍先生。

邵雍(1011—1077年),字堯天。北宋著名理學家,象數學家、哲學家。自號安樂先生,祖籍河北范陽,后移居衡漳,再遷共城(今河南輝縣),又徙洛陽。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宋哲宗元中謚號康節,南宋宋孝宗淳熙初從祀孔廟,追卦新安伯。明代嘉靖中祀稱先儒邵子。后世習慣稱之為康節先生。

按照《謚法》用字的特定含義:溫良好樂円康,能固所守曰節,所以追溢為康節。

邵康節先生仙逝之后,南宋朝廷沼謚他配享孔廟,即靈牌被供奉在孔圣人偶像一旁。一個無職無權的布衣之人,卻能在其身后享受到當政者如此的禮遇,泱泱中國三千年只有邵雍一個!

邵康節一生中多次授官而不赴,與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同為中國文化史上知名的北宋五大儒,史稱北宋五子。邵雍以講《易經》著稱,是理學象數學派的創始人。

邵雍曾表示,一生要做到心無妄思,足無妄去,人無妄交,物無妄受,立身處世,要做一個品行端正、與人為善的君子。他終生奉行的人生哲學是講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探求宇宙的無窮奧秘,研究天人的離合關系,寫出傳世的詩賦文章。

他融合儒家、道家思想,把《周易》歸結為象和數,認為象數系統是最髙法則,因而形成其象數之學,史稱先天學。

《周易》是先民們對大自然界萬物不斷生長變化的思考、認知、探究的結果,是人類社會逆思維的產物,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負起了人們預知未知、預知禍福的職責和重任,以至于長期被人們簡單地只看做是一本占卜書。從這個意義上說,《周易》也可以被看作中國占卜的經典。

《周易》之后,中國的占卜術逐漸發展為一個龐大的專門研究領域。

兩漢時,京房在陰陽五行說的基礎上,發明了蓍草配納甲的占卜方法。

唐代時,由于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生活節奏也相應地加快了起來,人們就以錢代筮,借助三枚銅錢來預測事物發展的吉兇禍福狀態,這就極大地節約了蕃草占測的時間,去掉了其繁雜的環節。

到了北宋時,邵雍先生則更是進一步發明了一種靈活的起卦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按年月日時起卦,也可以按字的筆畫或字的個數起卦,可以聽聲音起卦,還可以根據事物的尺寸、顏色、方位等諸多信息起卦。這種新的起卦方法,從總體上來說就是將數字或其他事物通過數學運算后而納入全息的宇宙八卦、時空三維體系中進行解讀、推演、計算,進而更加接近事物原本規律、原本性質的方法。這種全新的入圭卜方法及解讀思路就是《梅花易數》的基本特征。因此說,《周易》之學是梅花易數的基礎,梅花易數是《周易》預測術的進一步發展。

鑒于邵雍先生對于易學的重要貢獻,朱熹曾盛贊康節先生說:

天挺人豪,英邁蓋世。架風鞭霆,歷覽無際。
手探月窟,足躡天根。聞知今古,醉里乾坤。

北宋著名思想家,洛學創始人,理學體系的形成者程顥、程頤稱邵雍的學術為內圣外王之學。程頤稱贊邵雍其心虛明,自能知之。

邵雍的門生張岷總結說,康節先生研精極思,三十年觀天地之消長,推日月之盈縮,考陰陽之度數,察剛柔之形體。故經之以元,紀之以會,始之以運,終之以世。又斷自唐虞,迄于五代,本諸天道,質以人事,興廢治亂,靡所不載。其辭約,其義廣,其書著,其旨隱。于是乎美矣!至矣!天下之能事畢矣!

感謝閱讀《梅花易數》與《周易》的關系,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解夢佬算命網的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8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