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此特贊天德之利物。蓋天德之元善、亨美、貞正,皆以利物為準。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色不雜日純,米不雜日粹,米至細日精。此用以形容天德,是其引申義。此言天之剛健中正之德達于純粹而精之地步。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廣雅·釋詁》:揮,動也。旁,廣也。此言《乾》卦之六爻發動,廣通于天道、物類、人事之情狀。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本卦《彖傳》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文言》蓋重述《彖傳》也。《彖傳》之時乘六龍指大明而言,則《文言》此句亦指大明而言,審矣。但前文無大明,此句無主語,當有脫誤。疑時當作明,形似而誤,亦或是讀者據《彖傳》而妄改。《易傳》稱日為大明,又簡稱為明。(見附考①)明乘六龍以御天,言日乘六龍以行于天空也。件。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按《文言》僅言天下平之自然條件,未言天下平之社會條君子以成德為行,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此下是第六段,又以人事釋各爻爻辭。此數句釋初九之潛龍勿用。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此數句釋九二爻辭。辯讀為辨。君子學以聚積知識,問以辨明是非,寬以存心,仁以行事。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此數句釋九三之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二為陽爻、為剛,九三又為陽爻、為剛,是為重岡,乃又象龍或君子。九三不居上下卦之中位,是為不中,乃象人不得行正中之道。上卦之中位是第五爻,為天位,故本卦九五云:飛龍在天。下卦之中位是第二爻,為地位,故本卦九二云:見龍在田。第三爻為人位,故下文曰:九四……中不在人。九三上不在天位,下不在地位,乃在人位,乃象人上不在朝,下不在野,而在小官之位。君子做小官,不得行正中之道,但乾乾然而奮勉,因其時而警惕,雖處危境,亦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此數句釋九四之或躍在淵,無咎。九三為陽爻、為剛,九四又為陽爻、為剛,是為重剛,乃又象龍或君子。九四亦不居上下卦之中位,是為不中,乃象人不得行正中之道。九四上不在天位,下不在地位,中不在人位,乃象龍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入。則此龍可能在淵中,可能在河中,可能在澤中,故爻辭言或躍在淵。用或字者,以示其疑而未定也。此比喻君子上不在朝,下不在野,中不在小官之位,或者隱于深僻之鄉,與人隔絕,是亦無咎矣。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此數句釋九五之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飛龍在天比喻居高位之大人有所作為也。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謂其使人皆安其生,皆得其養。與日月合其明,謂其明察普照一切事物。與四時合其序,謂其政令循四時之順序。與鬼神合其吉兇,謂其賞善罰惡與鬼神福善禍惡一致。(《文言》作者猶迷信鬼神)先天而天弗違,謂其走在天象之前而天不違反其預見。后天而奉天時,謂其走在天象之后而依天時以行事。要之,傳文在說明利見大人之義。(極力美化大人)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此數句釋上九之亢龍有悔。上圣人二字,《釋文》云:王肅本作愚人。按王肅本是也。愚人、圣人相對為文。
愚人承亢者而言,圣人承不亢者而言。今依王肅本釋之。唯猶是也(王引之《經傳釋詞》有此例)。《文言》之意:亢者,在龍則言其飛至天空極高之處,自逞其能也;在統治者則言其居于極高之位,驕傲自滿也。驕傲自滿,則認為自己之家國事業,有進無退,有存無亡,有得無喪,僅知進、存、得之一面,不知退、亡、喪之一面,則是愚人也。至于知進退存亡之兩面,保持警惕,不失其正道者,則是圣人也。
①《彖傳》:大明終始。古人稱日為大明。《禮記·禮器》:大明生于東。鄭注:大明,日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大明不彰。王注:大明,日也。并其證。《晉彖傳》:順而麗乎大明。大明亦謂日。
《易傳》又稱El為明。《離象傳》曰:明兩作,《離》。謂今朝出,明朝又出也。《晉象傳》曰:明出地上,《晉》。謂日出地上也。《明夷象傳》曰:明入地中,《明夷》。謂Et入地中也。是其證。②《彖傳》:時乘六龍以御天。此用日乘六龍之神話。《山海經·大荒南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El。《初學記·天部》上引《淮南子》曰: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此《天文》篇文,今本稍異)又引注曰: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疑是許慎注)此乃上古神話。《楚辭·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即用此神話。《楚辭》劉向《九嘆遠游》:維六龍于扶桑。《文選》曹子建《與吳季重書》:思欲抑六龍之首,頓羲和之轡。亦用此神話。《彖傳》亦然也。③《象傳》:天行健。天行有二解:孔穎達曰:行者運動之稱,健者強壯之名。萬物壯健皆有衰怠,唯天運動未曾休息。故曰:‘天行健。’古人不知運行者為地球及行星,而認為運行者為天體、日月星辰皆附屬于天之物,故有此說。
此一解也。王引之曰:《爾雅》:‘行,道也。’天行謂天道也。《晉語》:‘歲在大梁,將集天行。’韋昭注曰:‘集,成也。行,道也。言公將成天道也。’是古人謂天道為天行也。天行健,地勢坤,相對為文,言天之為道也健,地之為勢也順耳。若解為運行之行,則與地勢之勢文不相當矣。
《蠱彖傳》曰:‘終則有始,天行也。’《剝彖傳》曰:‘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復彖傳》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皆謂天道。《臨彖傳》曰:‘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與此同義。《同人彖傳》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亦謂乾道。《乾彖傳》曰:‘乾道變化。’與此同義。此又一解也。按兩解均通,以王說為長。④《象傳》:德施普也。亨按此普字非普遍之義,當讀為溥。二字古通用。《詩·北山》:溥天之下。《左傳》昭公七年引溥作普。《韓奕》:溥彼韓城。《潛夫論-志氏姓》篇引溥作普。《老子》:其德乃普。傅奕本普作溥。皆其證。《說文》:溥,大也。雨澤廣大為溥。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
此下為第一段,釋《乾》卦卦辭。善之長猶言善之首。亨者,嘉之會也。
《說文》:嘉,美也。會,合也。嘉之會猶言美之集合。利者,義之和也。
《說文》:和,相應也。始歌為唱,隨歌為和。有唱而后有和,有義而后有利,故利是義之和。
貞者,事之干也。《師彖傳》曰:貞,正也干讀為斡,木株也,今語所謂主干即主斡。正是百事之主干。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體讀為履,踐也,行也。君子行仁,是為元德。有元德足以為人君長。義。嘉會足以合禮,君子有亨德足以合禮。
利物足以和義,利物實指利人。此言利德即是利入。君子利入足以和貞固,正而堅,即堅持正道。干是動詞,主持,主辦。君子有貞德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四德,仁、禮、義、正也。君子行仁始能善,是為元;行禮始
能美,是為亨;行義始能利物,是為利;行正始能干事,是為貞。
君子法天以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貞。(按《彖傳》以天德釋《乾》之元亨利貞,屬于天道觀之范疇。《文言》以君子之德釋《乾》之元亨利貞,屬于人生觀之范疇。
彼此互異,亦彼此相成。
本文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為解夢佬算命網原創首發,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8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