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佛法人生,八種人生貴人(下)

解夢佬

佛法從凡間中來,到凡間中去,佛教可以說是最與普通人接軌的宗教了,因為它不僅有修行的法門,更有許許多多的人生道理,其實我們從一些佛教故事里面就不難看出里面蘊含的一些塵世真理,如果我們都能夠領悟,那必然對我們的人生有莫大的幫助,當然佛教還認為,人世間有八種貴人,能遇之即非富即貴。

給你引路的朋友

我們在人間路上行走,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問題,那時候就等于在黑夜中行走,完全看不清路在何方,所以如果身旁有這種朋友,那么就能夠替我們理清思路,并且提供指導和建議,所以這類朋友,是我們人生的“指路明燈”,每個人都有困難和需要,一旦靠自己力量難以化解時,這類朋友總能最及時、最認真地考慮我們的問題,給我們最適當的建議。在我們面對選擇而焦慮、困惑時,不妨找他們聊一聊,或許能幫助你更好的理順情緒,了解自己,明確方向。

陪伴你的朋友

最珍貴的朋友是一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朋友,每當我們開心或悲傷,總會不自覺地告訴他們情況,一般這類朋友心胸都很寬廣,對我們的訴說總是海納百川,不管何時找他們,他們都會熱情相待,并且始終如一地支持我們。他們是能讓我們感到滿足和平靜的朋友,有時并不需要他們太多的語言,只是默默地陪著我們,就能撫平你的心情。

閱讀推薦:念佛為什么還會做出魔事 三種不能希求 四種不能修行之人

佛教如何看待人生?

說到佛法,通常有句話說:“佛法無邊”,這句話并不是說佛有甚么法術,好像變魔術一般,千變萬化,令人捉摸不到。卻是說佛的道理,浩如煙海,我們即使盡一生的精力,也難窮究到徹底。那么,這樣多的佛法,當然不是在一兩個鐘頭的時間,可以說完的。所以,我今天只想從佛法與人生的關系這一方面,提出幾點來和諸位互相研究。 佛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釋迦牟尼佛的一生歷史,各位大多數都知道,我想毋須多說了。釋迦牟尼佛是降生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和說法在人間的,所以他的教法,跟我們人生是有很密切的關系的。 佛法是闡明人生宇宙的真理的,釋迦牟尼佛自己覺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以后,為了要使世界上還沒有覺悟的人覺悟,便到處去演說佛法。當時佛所說的許多教法,經過后來弟子們編集,就成為三藏十二部經典。在那么多的教典里面,它所詮說的道理,當然是很多很多,其間有四種道理,是極為重要的,不管是南傳的小乘佛教也好,北傳的大乘佛教也好,都認為它是最根本的。那么,這四種根本而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呢?它是: 一、無常——世界上的一切東西,沒有一樣不是時時刻刻在遷流變易的,沒有一樣不是剎那剎那在演化不息的。惟其變化無常,所以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不過一般人心粗,沒有覺察到這種剎那的變化罷了!中國有句話說:“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這就是說明世間是無常的。 一般人心里,總有一種虛妄的執見,認為世間是常住不變的。因此貪求無厭,一切要占為己有。由是起惑造業,輪轉生死,不能解脫。所以佛法揭示無常,目的就是要破除人生的妄執。學佛的人,如果明白了這種無常的道理,便可悟到人生的一切,都好像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鏡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一般,虛幻不實!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二、苦——我們的心理上,有貪、嗔、癡、煩惱擾亂的痛苦;我們的身體上,有老、病、死相繼而來的痛苦;我們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生離、死別的痛苦;我們在社會上,有是非斗爭,怨憎相會的痛苦;除此以外,我們內心有所求不得的痛苦;外界有風災、水災、兵災、瘟疫等痛苦;人生在世,實在苦難多了!苦,時時控制我們,威脅我們;苦,緊緊跟著我們,綁著我們,使我們動彈不得,解脫不能,所以人生就一直在苦中討生活了。 我平常最不喜歡談苦,因為一談到苦,不但眉頭會皺,好像心里都苦起來。但是,現實的世間確實是苦的,使我不能不談。學佛的目的,便是要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應該要先認識苦。知道了苦,才能痛下決心,修習佛法,追求快樂,所以知苦是入道之門。 三、空——空是甚么?空是緣起。世界上一切形形色色、事事物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因,是生起事物的主要條件,緣、是生起事物的輔助條件;因緣湊合,事物就生起存在;因緣離散,事物便易告消滅,消滅即是空。所以佛法說空,乃是緣起性空,并不是空無的空。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一切事物既是仗因托緣而生,離開了因緣便沒有固定的自性,沒有自性,所以說是空的。我們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四大離散,身體就不能存在,這就是空。其實,這四大離散的空,還是從淺顯的意義說的;若深一層說,我們四大組成的身體,即是現前存在的時候,也就是空;毋須等待四大離散時才空,因為四大的本身,當體即空。 許多不明佛法的人,往往誤解了這“四大皆空”的意義。比方好像信佛的人如果與不信佛的人為了某些事爭執時,不信佛的人便理直氣壯地說:“你們學佛拜佛的人,四大皆空,還跟我們爭甚么?”其實,四大皆空,不是專指學佛或拜佛的人,凡是有身體的,不管拜不拜佛,都是四大皆空。所以拜佛也好,不拜佛也好,要是大家對這四大皆空的道理,有了正確的認識,那社會上許多無謂的爭執,便可以大大的減少了。 四、無我——我是甚么?中文“我”字,左邊是手,右邊是戈。戈是干戈,代表兵器,手上拿著兵器的家伙,殺氣騰騰,一望就知道不是個好惹的東西;所以一個我見重我執深的人,到處不受人歡迎。我,不是一個好東西;但是一般人都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我的存在。你要是問他:“你有一個我,我在那里?”他一定拍著自己的胸膛,或者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這不是我是什么?”其實,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的,根本就沒有我!普通人一般都認為生命體是我。根據佛法分析起來,我們的生命體,是由五蘊組織而成的。五蘊是什么?色、受、想、行、識;色蘊屬物質,受、想、行、識四蘊屬精神;在這屬于精神的四蘊里面,識蘊是精神的主體,而受、想、行三蘊是精神的附屬。我們由這五蘊組成的生命體,只是因緣的假合,并沒有自體,不能常住,所以說是“無我”。 佛教雖有高深的哲理,但不是只講理論的宗教,而是特別注重實行的;就是要把所解悟到的理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起來;理論配合實踐,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奉行佛法。 中國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先生,是一位通達佛法的佛教徒,他和佛印禪師是好朋友。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禪師,恰巧佛印禪師正在講經,聽眾把整個大講堂擠得滿滿的。這時,佛印禪師便對他打著禪風機語說道:“此間無大學士的坐處!”蘇東坡是個學佛參禪多年的人,他聽了這句話,也用禪宗的話回答他道:“何不暫借禪師的四大之身為座?”佛印禪師是一位解行相應學養很好的高僧,當下便笑著對蘇東坡說:“老僧有個問題請教大學士,你若回答得出,即將身子給你坐;要是回答不出,請你將玉帶留在此間,永鎮山門?”蘇東坡聽了很得意,他以為自己通達佛法,這一回是穩操勝卷了,便說:“好的!好的!請你問吧!”佛印禪師問道:“四大皆空,五蘊無我,請問學士以甚么為座?”這一下,把才華橫溢滿腹經論的大學士蘇東坡,問得瞠目無以對!于是把皇帝賜給他的一條玉帶解下來,留為紀念。這一件事一直流傳到現在,成為千古佳話。 佛教的道理雖然很多,但是上面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種道理,卻是最根本的要義。接著下來,我要談到人生的意義了。人生的解釋,說的人各有不同,大約不出四種:一、生命,二、生活,三、生存,四、生死。前三種是連續的,因為生命是人生的延續,要延續人生的生命,必須要有適當的生活,而因有了適當的生活,人的生命才能夠生存;所以這生命、生活與生存,好像是三義一體的,而人生便是生命、生活與生存三者的總和。這里值得提出一談的,是人生的生活問題,中國古人談到人生的生活,常舉出“食、色”兩個字;現在的人談生活,就說“衣、食、住、行”。不管是古人說“食色”也好,今人說“衣食”也好,“食”,應該要抱括兩種,那就是物質的食和精神的食。物質的食是飲食,可以滋養生命,使生命延續,使生命生存;精神的食是文化食糧,可以增進智識,能夠使人生的生活上軌道,過著有意義的生活,使人生的生存快樂,進而使生命升華。一般人只注意到前者,講究物質生活,對于后者的精神生活,卻被忽略了。所以那種沉迷與麻醉物質生活的人生,終歸是空洞的! 從佛法的觀點說,人生除了生活應該過得有意義以外,還要注意到生死的問題;惟有這樣,生存才有價值,生命才有歸宿。 生死,是一件大事,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上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這里“大事因緣”,就是指生死大事。從這可見生死問題的重要!佛是覺悟的人,在佛的慧眼觀察起來,我們人生被無明煩惱所迷困,起惑造業,輪回六道,枉受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實在可憐!所以他慈悲心切,說法度生,其目的無非就是要喚醒沉迷在生死大夢中的眾生。所以解脫生死,是大小乘學佛的人一致的要求。 我們為什么會輪回生死?誰在起惑造業?誰在輪回生死?這都是心,所以佛法教我們要修心。不過說到修心離欲,有些人覺得那是自討苦吃。他們說:“有好看的東西不看,有好聽的聲音不聽,有芬芳的香不聞,有可口的味不吃,這是多么傻啊!”可是他不知道我們的心,好像野馬一般,如果沒有人去騎它,去管束它,讓它隨心所欲,亂跑亂闖,那是多么危險的呀!所以一般人不要修心,只求享受,等到大限一到,就會手忙腳亂了。 從前有一個大富翁,一連娶了四位太太。大太太很體貼丈夫,時時跟著富翁,百依百順,照顧富翁無微不至;可是富翁卻嫌她不夠漂亮,不要睬她。娶個二太太,雖然漂亮一點,但是還不夠媚,起初富翁還有一點愛她,到了后來,便慢慢把她疏遠了。再娶一位三太太,不但漂亮,而且能干,這使富翁愛戀不舍了。但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這是人之常情,富翁自從娶到美若天仙的四太太以后,他把大、二、三太太都忘了,他買了很多化裝品給四太太,用最香的肥皂給她洗身體,終日和四太太在一起,恩恩愛愛,相戀不離,大有“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之慨!然而韶華易逝,好景不常,富翁在與四太太過著甜蜜的生活中,漸近暮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勝慨嘆! 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癥,病入膏肓,醫藥失效。臨終時,富翁叫四太太到床前,跟她商量道:“我心愛的四太太呀!我雖然有四位太太,但是最心愛的只有你,所以也待你最好,我一刻也不能和你分離;現在,醫生說我的生命,已經維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個人死了多孤單,你跟我一道兒死去好嗎?”四太太聽了,花容失色道:“你怎么會這樣想?你年紀大了,應當要死,我年紀還輕,怎能跟你去呢?”說了也不再看富翁一眼,就跑開了。富翁嘆一口氣,沒有辦法,再叫三太太出來,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請三太太跟他一同死去,三太太聽了發抖起來,連忙答道:“這怎么行?我年紀這么輕,你死了我還可以嫁給別人,怎么跟你去?”說著趕快跑開。富翁又是嘆一口氣,再叫二太太出來,又把剛才的話,來跟二太太商量;二太太聽了,連忙搖手道:“不能!不能!家里的事都要我管,我怎么可以丟了家庭事務跟你去呢?為了夫妻的感情,你若死了,我會送你到郊外的墳墓!”富翁又失望了,這個時候,他想到平時不睬的大太來,無可奈何,又把大太太叫到床前來,這一回,富翁幾乎聲淚俱下了,道歉帶懇求地向大太太說:“大太太!真對不起你,我過去對你太冷落了。我現在要死去,一個人多寂寞,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都不要和我去,你肯跟我一道兒死去嗎?”大太太一口就答應道:“嫁夫應該要隨夫,做丈夫的死去了,我做妻子的怎么能單獨活著,我決定跟你一起死去!”這出乎意料之外的話,富翁雖然聽得很清楚,好像還不相信他自己的耳朵,他再問大太太:“你!你!你愿意陪我一道兒去死?大太太點點頭;這時,富翁如夢初醒,很懊悔地對大太太道:”唉!以前我不知道你對我這么忠心,一直把你忘了;我愛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那知她們忘恩負義,到現在都離開了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沒看重你,你反而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負你了,我為什么不早對你好呢?“富翁說了之后,就和大太太擁抱一起死去了。 這一則精彩的故事,是從前釋迦牟尼佛對他的弟子們說的。故事中那美若天仙的四太太,就是指我們的身體,每個人都為自己身體,裝飾得美麗,打扮得年青,但美麗年青,對我們的將來,并沒有幫助。要再改嫁的三太太,就是指大家喜愛的錢財,人死的時候,再多錢財也要讓給別人用了。要照顧家庭的二太太,就是指那困難時才思念的親戚朋友,親戚朋友在世間未完的事還多,人去世時,他最多在送殯的行列中走一程。一向沒有得到理睬的大太太,就是我們的心,心常常跟著我們,為我們服務,我們卻不去理睬它。這故事不但精彩,而且饒有意義,它警示我們人生要時常護心,時常修心。人生除了要解決生活問題以外,還要注意到生死問題。 佛法說世間一切是變化無常的,所以痛苦是有解除的可能。你若不肯努力向上,好的樂的可能因無常變成壞的苦的;你若肯努力向上,壞的苦的也可能因無常而變成好的樂的。 佛法說人生是痛苦缺憾的,所以我們不應該茍安現實,尤其不能因痛苦而畏縮,而應要努力去爭取改進與擺脫。 佛法說世間一切是緣起性空的,所以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己要在利人中求,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佛法說人生是五蘊和合無我的,所以我們應該捐除我見,打破我執,積極為人群、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謀幸福。 佛法是指導人生的,改進人生的,凈化人生的,因此,盡管人生是苦難重重的,但是我們能夠跟著佛法的指導去實踐,便可以由缺陷達到美滿,由迷夢達到覺悟,由生死達到解脫。所以,佛法與人生,是有極密切的關系,我們應該修習佛法,向人生的真、善、美的目標邁進

佛教的人生觀是什么

從‘緣起性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出發,佛教特別重視人的價值。首先,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間成佛的,雖然他教化的對象很廣,但是以人為本位,只有人最適宜于探求真理,徹證真理。因為佛教認為宇宙間有較好享受的高級生命,他們不存在脫離苦惱的需要;低級生命如牛馬畜生之類,智能低劣,又被人們所奴役,也沒有追求真理的可能。只有人是‘萬物之靈’,又處在苦樂相等狀態中,有智慧和能力,可以為追求真理去奮斗。人們在各種苦惱交迫的情況下,又都有解脫的要求。所以佛陀教導弟子們要以‘八苦’為師。‘苦’當然是人們所厭惡,但如果因受苦而奮發圖強,便可變壓力為動力。正像孟子所說:‘天之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逆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也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說,壞事可以變為好事,好事也可以變為壞事。要想達到清凈圓滿的佛陀境界,還要以人身作為基礎。所以佛教中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就是提醒人們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辜負這寶貴的人身。 另外,我們知道在自然科學中,‘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是關于物質運動最重要的普遍定律之一。它說明能量的形態,雖然可以發生轉換,但能量的總和是保持不變的。佛教的輪回學說也可藉此來作比喻說明。佛教認為人的生命也可轉換為另一個形式——低級生命和高級生命的互相轉換,其中佛教心理學上所說最深層次的能量——第八識,始終在起主導作用。它含藏的一切染凈種子,遇緣便起活動,無始以來,相續不斷,推動生命長河的向前奔流。而人正是通過努力向高級生命發展的重要基石。換句話說,要成佛就要從人做起,先要做個好人,貫徹人類應有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規范,完成了人格的修養,學佛的基礎也就奠定了。 佛教的道德結構可概括為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具體地說,就是要求人們認真實行‘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殺生(主要是不殺人)、不偷盜(不偷竊屬于別人的東西)、不邪淫(不亂搞男女關系)、不妄語(不說假話)、不飲酒(不酗酒鬧事)。這些戒條十分重要,也十分合理,是人人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殺人、偷盜、亂搞男女關系,國家也要繩之以法。一個信口開河、言而無信的人,或者酗酒鬧事的人,都是不受人們歡迎的人。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惡,做到十善:行為上,不殺生而保護生命;不偷盜而勤儉節約;不邪淫而純潔清白。言語上,不妄語而說老實話;不兩舌而說團結話;不綺語而說樸質話;不惡口而說和善話。思想上,不慳吝而廣行布施;不嗔怒而難忍能忍;不愚癡而勤修智慧。 但‘五戒、十善’還是個人的道德準則,對一個修菩薩行的大乘學者,佛陀更要求深入世間,無私奉獻,‘恒順眾生’、‘莊嚴國土’,進一步實行‘六度、四攝’等廣大法門,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大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從而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 ‘六度’:就是1.以‘布施’度慳貪,不但不貪分外之財,還要以錢財和學問、知識來幫助別人;2.以‘持戒’度放逸,促使人們去惡從善,遵紀守法,造成嚴謹的生活;3.以‘忍辱’度嗔怒,忍受別人對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并能安忍眾苦,與艱苦的環境作斗爭,不被種種煩惱所動搖;4.以‘精進’度懈怠,就是大勇無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5.以‘禪定’度散亂,排除雜念,使思維能力統一集中,制心一處;6.以‘智慧’度愚癡,用高度的判斷、覺察力量,善巧方便地開展工作,研究學問,把握時代的脈絡,學好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此外‘四攝’就是從四個方面攝取眾生:1.‘布施攝’就是以物質、才能等來幫助別人,為人民謀福利,為國家作貢獻;2.‘愛語攝’就是和顏悅色對待別人,使別人生歡喜心而受感化;3.‘利行攝’就是代人之勞,成人之美,處處代別人著想,熱心服務社會,維護社會公德;4.‘同事攝’就是與大家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任勞任怨,埋頭苦干。 從以上‘六度、四攝’的道德內容中,反映出大乘佛教立足人間、無私奉獻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把這些內容與‘五戒、十善’等道德規范連結在一起,推動人們心靈、氣質的不斷升華,有利于形成歡樂、和諧的人際關系,進入真、善、美的和平、幸福境地。它與精神文明建設互相協調和補充,對社會的安定、繁榮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而實現人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使超越世間而又不離世間的人間佛教思想,充分發揮社會效果。在此基礎上,佛教學者通過努力實踐超越二元對立的絕對真理,追求自我完善,積極開發自性潛在的無盡寶藏,無限擴展新的生命力,掌握自己,利濟他人,把小我融化為宇宙全體,共同奔赴光輝的未來,圓滿實現人生的終極價值。

"佛說,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此句出自哪里?

1,出自《大涅盤經-第十二》。八苦乃眾生輪回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

2,生總是苦樂參半,知其樂,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說,所想,所做,所為,所用,所棄,所喜,所怨,所憂,所慮。皆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發。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坎坷迷離,傷痛落失,眾叛親離,流離失所,凡此種種都為苦之表象。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會,就是和怨恨、憎惡的人或事物在一起,無法擺脫,是一種痛苦;愛別離,和自己親愛的人分離,是一種痛苦;五陰熾盛,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五種。‘熾’,火熱也。盛,眾多也。陰,障蔽也。

是說這五種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求不得,想得到的東西卻總是得不到,又是一種痛苦。

擴展資料

佛陀為什么要講無常、人生八苦。佛教的本質是讓我們看到事物的真相,不需要過于的想要,得到,執著不放。而是要我們加倍努力地創造,奉獻自己的價值,造福社會,互助互愛;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宇宙法則,也是因果關系的道理。

有舍有得,付出了一定就會有收獲。如果我們足夠勤奮的付出,我們會有種豆得瓜的意外獎勵。相反,只為投機、坐享其成,也會得到種豆得瓜的懲罰和不勞而獲的狂喜。等到真正醒悟的時候,人生荒廢,機會難求。能夠參透其中的道理,我們才明白佛陀真正的意思。

放下和放棄不是同一個意思,正是有那些苦,才叫我們不要去執著、貪戀。那些都是虛幻變化的。我們可以更加積極、快樂地創造,幫助自己開悟,也幫助別人開悟,最終就能解脫。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八苦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