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信仰佛教的人都有其獨特的心態,而我們都知道心態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是最關鍵的東西,可以說有好心態已經成功了一半,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正確的心態,例如有些人信佛是為了追逐潮流,又有的人信佛只是為了名氣,像這樣的心態就明顯不是好東西,所以下面就來詳細說說不同信眾皈依的心態種類吧。
為佛法而皈依
像這類皈依就是最正確的,為什么?因為像這種人皈依是為了佛法!所以他們內心會很清凈,有一個純正的目標可以追尋,所以這類人在求法的求知欲的引領下,對法的認識和學習進步最快,成就也最大。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某些人皈依后,只要修行一段時間,立馬就收獲許多,這其實就是將身心完全投入修行、弘法的行列。這都是由于皈依時的初發心正確,而必然產生的結果。
為宗教而皈依
像這類人的心態就比較一般,因為這類人是因為覺得佛教有意思,比其他佛教要有趣,所以便皈依了佛教,聽起來有些兒戲,但他們皈依后過不了多久就會覺得沒意思,想要離開,因為不是為了追求真理、佛法而皈依,所以皈依以后,學佛的進度比較慢,所以便覺得沒意思。
不明意義皈依
這類人很奇特,但也是佛教徒組成數量最多的群體。這類人不明白佛教皈依的意義,也不懂如何去追求真理,更加不明白什么是佛法,總之就是皈依了,但他們內心有進取之心,雖然什么都不懂,但是在皈依后,廣結三寶善緣,而且不止在一個道場皈依,經常四處結緣皈依,皈依很多師父,那里有朝山就跟著去,那里有拜懺就趕快去參加,所以一般都能夠堅持修行下去。
閱讀推薦:修行需放棄的負擔(上) 修行需放棄的負擔(中) 修行需放棄的負擔(下)
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區別
一、含義: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也就是佛法僧。
出家有五重義,就是:
1、出煩惱家;
2、出生死家;
3、出六道輪回之家;
4、出三界家;
5、出染污不凈家。
二、要求不同:
皈依三寶之后,就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發心學佛都可以皈依。如果不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當然也能學佛,但皈依后,在心態、生活、習慣各方面,都有善知識乃至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協助、加持。皈依三寶不必出家,但出家必須要有皈依。皈依后并不意味著要守戒律,因為受戒還需要其他的儀式。
三、修行地點不同
皈依三寶之后,可以在家修行。在家修行的佛弟子,一般稱為居士。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改革家王安石,還有南朝的梁武帝,他們都是古代著名的大居士。而出家,顧名思義,一般是不能在家里修行的,要到寺廟里面。
擴展資料
出家條件: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與法律,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于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癥、精神分裂癥、羊癲癥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癥)。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愿,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并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皈依 (佛教術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出家 (宗教詞語)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皈依與出家有什么不同?
在家修道 在家怎么修道
1、道教徒的范疇與稱謂一般而言,道教徒大致可分為道士、居士、學士、隱士、信士幾類。盡管其稱謂不同、表現形式有別,但都是信道、學道、修道、弘道者,故統屬道教徒之范疇。
道士。中國道教協會主編的《道教大辭典》之‘道士”詞目中稱:奉守道教經典規戒并熟悉各種齋醮祭禱儀式的人。一般指道教的教職人員。世人為禮貌和尊重道教教職人員,一般不直截了當稱“道士”而稱“道長”,這就如同社會上稱“教師”為“老師”一樣,是一種既平常而又帶有敬意的稱謂。道教教職人員不分男女,皆同稱為“道士”。但有時為了區別(如統計),則稱男性道士為“乾道”,女性道士為“坤道”。世人還常常**慣于稱女性道士為“仙姑”。稱其為“仙姑”,這其中含有尊敬之意。
此外,與“道士”有關的稱謂還有許多。如稱道士為——“羽人”、“天師”、“先生”、“法師”、“大師”、“煉師”、“老修行”等等,這些含有敬意的稱謂與其個人修持關系密切。作為道士,只有經過努力的修持,才能名符其實。居士。居家修道,建諸功德,吃齋誦經,并與道教宮觀保持密切聯系者。社會中這一類人眾多。(因此,許多道教宮觀為此設有居士林。)
學士。入道鉆研經學義理,學識淵博,并以弘揚道教事業為自己終身職責者。如近代道教泰斗陳攖寧先生。隱士。隱居出俗,不問世事,學道修仙,以性命修持為主要方向,且道德深厚者。如張三豐祖師是也。
信士。社會名流學者,著書立說,頌揚道教文化者。這樣的人士社會中也甚多。當今社會亦然。2、在家道教徒資格的取得
從所周知,道教形成一定規模的社會實體(即教團組織)始自于東漢,但從金大定年間(1161---1189)起,就開始逐漸分為“正一”和“全真”兩大教派。全真派道士,終生出家,茹素,住宮觀;正一派道士有的也講究住宮觀(如張天師世家),但不強調,并且可以娶妻置室。道教除住宮觀的全真派道士及住宮觀的正一派道士之外,還有不常住宮觀而散居于城鎮或鄉村的道教教職人——散居正一派道士。此外,還有(前面所介紹的)居家修道,建諸功德,吃齋誦經,并與道教宮觀保持密切聯系的居士。他們都是在家的道教徒。
散居正一派道士平日的修持與在家的道教居士的修持相同,容后一起論述。現在,我們接下來談談在家道教徒中的居士資格的取得。居士,顧名思義即居家修道之士。廣義地講,凡居家信道的善信人士都可以稱為道教居士,即常說的信眾:狹義地講,居士是指履行一定程序取得《居士證》(或《皈依證》)的居家奉道修持者。這里,我們詳談后者。
為弘揚道教,發揮在家信眾的作用,有些宮觀接納道教居士參加宗教活動,制定了接納道教居士的辦法。《辦法》規定:凡是愛國愛教,擁護憲法,信仰道教和研究道教文化的男女信眾,能遵守宮觀內部的各項制度,有宮觀常住道士介紹,由本人申請,經宮觀管理組織認可,即可以成為居士。成為居士,還有一個十分嚴肅的入教儀式,這就是“三皈依儀式”。道教徒所皈依的“三寶”,是指皈依道、經、師三寶,全稱是皈依太上無極大道、皈依三十六部尊經、皈依玄中大法師。皈依道教“三寶”了,也就等于皈依道教了。
皈依之前,先找一位與自己有緣的道長,說明欲拜這位道長為師而皈依玄門的意愿。如道長答應后,會擇吉日良辰舉行皈依儀式,為皈依道教者講明“三皈依”的意義;皈依者則要表示自己從此發心皈依(道經師)三寶。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名正式居士(即在家道教徒)了,并發給《居士證》或《皈依證》為憑。3、在家道教徒的修持
舉行了皈依儀式,取得了《居士證》(或《皈依證》),從形式上講這位皈依者就成為了道教居士(即在家道教徒)。而要做一名副其實的好居士,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家道教徒,在家如何修持呢?總的要求是尊道貴德,禮奉三寶,尊師重教,依教修持。具體如何修持,我以為大致不外如下幾點:
(1)通過向師父(包括其他道長)請教,加上自己閱讀有關書籍,全面了解道教。具體說來,了解:道教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道教的教理教義;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道教的經典:道教的修煉方法;道教的齋醮道場;道教的戒律和清規;等等。總之作為一名道教信徒,千萬不能做“宗教盲”。(2)禮拜神仙,誦**道經,尊敬師父。作為道教徒,既已皈依三寶,無論是否出家,都應當時刻不忘三寶,并落實于日常修道生活中。我建議,在家道教徒如有條件,可設靜室,即用較為獨立的一間住房,供奉神仙圣像,時常敬香、上供、禮拜。這是信奉“道寶”的一種體現。“當愿眾生,常侍天尊,永脫輪回”。
誦**道經,這是信奉“經寶”的一種體現。作為在家奉道者,也應誦**道教經典。如家中設有靜室,亦可早晚焚香課誦,即念誦《太上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此外,還應學**道經。學**道經可以依個人文化水平而定,但無論文化程度高低都應學**《早晚功課經》、《三官經》、《北斗經》、 《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常用經書;文化水平較高的,還可以研**《道德真經》、《南華真經》、《性命圭旨》、《周易參同契》和《黃庭經》等道教典籍。“但愿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尊敬師父,這是信奉“師寶”的一種具體表現。既已皈依道教,就應尊敬師父,無論其師有無名望、也不論其師水平高低,平日都應多多關照師父,時時不忘供養師父,達到“師徒,如父子”的境界。雖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但還是要不失時機地虛心地向師父求學問道。“但愿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3)護持道場,積極參加宗教活動。這也是廣大在家道教信徒所應該去做的。既已皈道教,就應護持道場。雖未出家住宮觀,也應主動為宮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助修廟、塑像,以及維護宮觀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如逢初一、十五及祖師圣誕或道教節日或道教重大法會,都應該虔誠地積極地盡可能地抽時間到所皈依的宮觀或附近的宮觀去參加宗教活動,以培養和鞏固其宗教信仰。
(4)宣傳和遵守戒律。綜觀道教戒律,至今仍有不少與當今社會道德要求相一致的積極內容,具有勸人止惡向善的教化作用。因此,廣大在家道教信徒有義務宣傳道教戒律,并努力遵守道教戒律,以凈化人心。(5)遵守道教教義,正確處世。在家道教徒不像住廟道士那樣很少與社會來往,在社會上工作,要天天與人打交道。作為一名(在家)道教徒就應該按道教教義思想去為人處世。如寬容待人,謙虛不驕,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不貪私利,知足知止,等等。
(6)積功累德。自古以來,道教徒在修持(修為)上就有“入世法”與“出世法”兩種。出世法即內修;入世即外修。出世行真功;入世法行真行。外修什么呢?如何行“真行”?概言之,就是濟世利人,積功累德。譬如:修橋補路,施茶舍藥,熱心慈善和公益事業,和睦鄰里,幫助他人,苦己利人,廣行方便,力行正義,抑惡揚善,正心修身,戒除詐偽,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印送善書,勸人為善,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等等。(7)修煉道教功法。在家道教徒也應在工作、勞動之余修真養性,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以至得道成仙。其修煉功法,可以從皈依師父或其他道長那里求得。此乃“出世法”之修為,與住廟道教徒專事清修相比雖困難許多,但也不應遺忘、忽視和舍棄,應積極為之也。要堅信——花一份功夫,必獲一份道果。當法“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也!
綜上所述,不難而知,在家道教徒(散居正一派道士、全真道居士)的修持,從本質上講與住廟道教徒(道士)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今天,欣逢國盛教興之世,在家道教徒更應該利用我們生活的廣闊天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多作貢獻,把我們生活的世界建設成為美好的人間仙境!
無論在家,還是出家,其修持達到什么程度或境界,(才能與上述稱謂相符,)這就涉及到人的素質與人的修持。關于人的素質(或曰人的品格),道教認為人有三品:
(一)上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上士”。這類人天性純全,道根深厚,不教自知,又稱高明之士。上士聞道,便能領悟其奧妙,并且能夠虔誠地躬身奉道,勤而行之。凡是“道’所具有的特性——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純粹、素樸、平易、恬淡、柔弱、不爭,等等,都能從上士”身上體現出來。實質來說,“上士”即“上德之士”。因此,清靜經》稱“上士悟之(道),升為天官”。(二)中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中士”。這類人天性半備,與道有緣,自具善根,但不脫俗念,常存煩惱妄想。中士在道可以修持成仙,正如清靜經》所云:“中士修之(道),南宮列仙。”中品之人,在俗亦可以立德、立功、立言,成為世人所欽佩的人。
(三)下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下士”。這等人幾乎被七情六欲、機智巧詐所蒙蔽,是非反復,自私自利,一心為己,自以為是。但此等人盡管“先天不足”,如果在“聞道”之后,能斷然悔悟,在俗經過努力仍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在道則可以修持延年,亦可以“一證今生之善果,二修屢劫之不墮”(《邱祖垂訓文》)。關于人的修持。筆者認為,即便是上士,如果后天不經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也將會淪沉于“中士”乃至“下士”之境。反之,即便是下士,只要經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也能夠達于“中士”乃至“上士”之境。“中士”修則進為“上士”,不修則退為“下士”。因此,人后天的修持,至關重要。總之,人的修持達到什么程度或境界,不完全由“先天’所決定,“后天”的努力十分關鍵,此亦‘修行在個人”,換言之即“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想皈依佛教 在家修行 開天眼 有什么因果嗎 ?(開天眼是為了更清楚地看這個世界)
佛家的神通是修行當中,自然發生的,所以神通是屬于副產品,不是參悟真理的目的。所以佛家不贊成追求神通。因為神通是我們本有的,修行就是恢復我們自己,那時我們具有五眼六通,最圓滿的能力。那就是我們的原生態!成佛!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