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禮儀繁多,禮佛有一套功夫,這拜佛又有一套功夫,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不去學習,認真的拜佛和不正確的拜佛是兩回事,得到的功德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如果想要積累更多的福報和功德,那么拜佛的禮儀是一定要知曉的。
清潔身體
現在很多人拜佛第一點就做得不到位,總是氣沖沖的就來拜佛,這既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對佛的大不敬,所以每次拜佛的時候,我們最好能夠清潔一下身體,最好洗個澡再去拜佛,當然如果你比較繁忙,那么可以用水掃一掃身上,以方便把灰塵掃落,這樣就可以了,切記拜佛不能馬虎,不能隨隨便便就去拜,那樣沒什么用,是得不到感應的,所以為表最大敬意,此必須確定遵行為要。
不吃葷食
眾所周知,出家人是不吃葷食的。所以在你拜佛的時候,最好就不要吃葷食了,這是對佛菩薩還有其他出家人的大不敬,一定要銘記這一點。同時還要記住,也不要吃其他氣味大的東西,容易引起其他拜佛者的不滿,這更是對佛菩薩的不尊重。
衣冠整潔
寺廟是一個嚴肅的場所,我們每次進入寺廟,最好能夠將衣物盡量弄得整潔一些,千萬被衣衫不整就去拜佛,那樣成何體統,豈不是惹人笑話?特別是一些女士,總是不注意這一點,穿一些比較暴露的衣物進去拜佛,而且還涂滿濃妝,讓人看了就心生厭惡,因此大家務必要遵守這一點。
閱讀推薦:放生存在的盲點和弊端(上) 放生存在的盲點和弊端(下) 放生應有智慧和科學
佛教禮儀有哪些
一、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
4、進殿之前當先凈身心,洗凈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愿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于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于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于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于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于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于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處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盡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潔凈。
(2)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將余灰持往凈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灑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
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
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圣)。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后,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于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凈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三、如何禮佛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
拜佛具有懺悔罪過、修持禪定與感恩禮敬的意義,藉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并檢討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這樣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將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敬禮,故又稱為頂禮。
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當五體投地,接觸到大地時,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懷著感恩心,以飲水思源的心,感謝大地,感謝一切眾生。
而從拜佛的動作,讓人連想到,當人的內心充滿了禮敬、感恩與懺悔時,也有如稻穗一樣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義,也就是如此了。
四、佛門日常禮儀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消假,次至師父處頂禮消假。
2、接駕--見到有法師來,應頂禮接駕。
(二)出
1、告假--欲離寺前須先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次向師父告假。
2、送駕--送師父出門當頂禮送駕。
(三) 穿著海青應注意之事項
1、上下樓撩衣之法: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2、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
3、跪拜時撩衣方法:雙手同撩前片。
4、長跪時起身方法: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腳收回。
5、靜坐時,將蓋布巾置于海青內。
6、閉靜后,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五、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臥等時,勿禮拜大德。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鐘,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班首稱:頂禮某大德,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一鐘,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若僅是個人欲行禮,則可進入佛殿后,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自己拿東西、帶東西。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父應以合掌問訊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
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莊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時,碰到法師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出家眾結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佛教禮儀
我想做佛教俗家弟子,想問一下,要遵守什么規定?應該怎么做?有什么禮儀嗎?
入寺規矩禮儀一、拜佛、問訊與上香規矩
進寺門前要端正衣冠收攝身心。進入寺院后,先禮佛。再去拜見出家師父。在佛殿、經堂看到佛像,不論是木雕、銅鑄、紙繪、綢、絹畫,皆需衣著整齊,向佛菩薩像恭敬頂禮。若有急務亦須問訊,以示尊敬。
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墊上拜佛,因為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禮佛專用的,可在大殿東西兩單禮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因此只要心懷誠敬,無需執著拜佛方所。
拜佛時動作不緩不急、內存虔敬、外現恭謹。不可看似恭敬,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之名,詐現威儀。合掌手勢為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并向上.以能見無名指尖為度,掌心要空,不可貼緊。
拜佛時要五體投地,不可翹臀。雙手翻掌,手心向上托起,觀想接佛足,雙腳、額頭都要著地。拜佛時心中念偈頌贊嘆佛的功德:“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偈頌念一遍或三遍皆可,接著念咒語“縛日臘,斛”三遍。禮拜后可以瞻仰佛像,心中默念贊佛偈:“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贊嘆。億劫莫能盡。”若不會念偈頌和咒語,那么禮佛時心里觀想:“我現在禮拜十方三世無量諸佛”,這樣也是可以的。
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禮佛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愿。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合掌問訊后隨眾站立即可,不必禮拜。
若出家眾正在禮佛,居士不得在法師前面禮,亦不得與法師并排禮,應當在法師后面禮佛。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直穿而過。
問訊不是點一下頭,一定要彎腰到九十度或稍弱.也不可過低。
鮮花、水果、時蔬供佛一定要潔凈,對如何擺供不知情的,可以請殿堂的香燈師父代勞。供佛的花要用花瓶插好.水果也要洗干凈。
燃香供佛需如法,很多人一進寺院就燒一大把香到處去插,好象有任何一個香爐沒插到就不安心。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上香時在大殿前的大香爐中點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若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在香爐中間,默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默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默念“供養僧”。上完香后合掌,默念“供養一切眾生,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圣”。點香時若香枝起火焰.不可用口吹熄火,應用手掌煽熄。將香插好后問訊即可,不必一再點頭作揖。
不可評論佛像是否莊嚴,看見佛像置于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凈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二、存經、誦經與持經規矩
佛法從恭敬中求,對法的尊重是開啟智慧的根本。誦經學法的目的,是為了開智慧,求解脫,故應該對佛經等佛所說法心存恭敬,如法供養,不可輕慢草率。
經書放置需輕拿輕放,排列整齊有序,不能與世俗典籍或雜物混雜,當敬法如敬佛。
團體誦讀應隨眾,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參加法會或早晚課誦,經本一定要用雙手捧起。無論何時誦讀佛經,切不可卷執經本,或將佛經拿來隨意折角、對折。
若是獨處誦讀,在誦佛經前,先要清潔案幾,燃香端坐,不可交足前伸,亦不可邊誦讀邊吃東西。須嚴肅恭謹,如同佛就在眼前為我們說法一般。讀誦前要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誦經前或誦經中途若有雜念妄想,最好先將經本合起來,靜坐或起來拜佛,等心靜下來再讀誦。讀經要字字理會義解,與身心相應,不可有口無心。
誦讀時若有條件最好用經架,上面加一條經帕。閱讀時打開,讀誦完畢經本要用經帕蓋上。誦讀佛經時切不可躺在床上或坐在床上。也不可靠著墻壁、坐在搖椅上面晃蕩,這都是輕慢放逸的表現。桌上除了要讀誦的經本、供佛的香爐,以及照明的燈具之外,不應該放水、水果、餅干或其它零食。
誦經中途若有人造訪或問話時,應將經典合起,然后合掌答禮或起身迎客。經典未合就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話,或嬉笑怒罵,這是褻瀆法寶的行為。當然也不必因為經未誦畢有人打擾而心生煩惱。中間停歇,應該用經書上所附的書簽線作記號,若沒有書簽線,宜用書箋或干凈的厚紙做記號。最好不要用香枝或點過的線香“香腳”作記號,香或香腳的顏色可能會污染經書。
經書上面有灰塵,要用干凈的紙張或布擦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在經書上涂寫、做記號。不得用經本作墊子寫字。
讀經時或在誦經之處不能大笑,不可以隨地吐痰或擤鼻涕。打噴嚏時,要用手帕、衣袖或手遮住嘴巴,以避免吐沫污染經典。
經典破損,要想辦法修補,使經本常保如新。如實在無法修補時,可在大香爐或潔凈處焚燒,將余灰置于清凈之處,勿使人踐踏到。經書不要從頁角翻,這會使書頁折角,翻頁時要輕巧,以免損壞。
早晚課誦拜佛時,經卷不能放在地上或蒲團上。執經行走時,應整本捧起,一般以食指前伸,中指、無名指、小指微曲,中指托起經書下緣,食指貼在經本兩側。拇指壓住經本正面。兩手向上舉齊胸,不可單手拿著經本前后甩動。手捧經書不可向人禮拜,也不可以讓出一只手向人問訊或打招呼。持經本時,將經本端高齊眉,以示崇敬。
三、謁師、稱呼與請益規矩
初入客堂,先拜佛,然后頂禮知客師。頂禮法師時.不要面對法師施禮,而應該面向佛像頂禮,頂禮時說:“弟子某某頂禮知客師三拜”,法師說“問訊”則問訊,說“一拜”則一拜,不可違逆師教執意三拜。
拜訪師父時,到房間門口先彈指或敲門,得到師父的許可才可以進去。若有門簾,出入時應該輕輕掀起.然后輕輕放下。在師父面前要整肅威儀.不可輕慢唐突,亦不可嬉鬧喧嘩。
有疑惑向師長請教,必須起立。路遇師長,要肅立道旁合掌致敬。與師父距離不可太近。不可在師父面前談無益之事或說別人的是非過失。在師父面前不得抓癢,若打哈欠或噴嚏應當以袖遮口。要常請教師父經義,以求慧解。師父的教誨訓示應該隨順,不可違逆。每次聽完師父的開示,要頂禮謝恩。如果被師父指責,不能起嗔恨心,應該好好反省,向師父軟語懺悔。不得踩踏師父的影子。
不可直呼法師名諱。要詢問出家人的尊稱法號時。一般可以這樣問:“請問師父的德號上下?”“上下”是指法號中的兩個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號叫“了緣”,那么就是“上了下緣”。不可問師父“您貴姓”,因為家人皆以“釋(即“釋迦”)”為姓,習慣只以法號相稱。稱呼法號時不可直呼其號,一般要稱呼某某法師。不得單稱法名,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老法師”、“老和尚”、“上人”或“師父”、“法師”。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為“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
在師前,不可稱“我”字。當視關系而自稱“后學”、“門生”、“晚學”、“末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也不必稱不慧、不才、不佞、小可等。
要見住持必需提前聯系,自己聯系或請客堂聯系皆可,不可做不速之客。
若得到法師許可進入法師寮內,一切信件文書,概不許偷看,也不得到處亂翻。與法師談話要專心,不可打妄想。法師飯時、眠時及洗漱時不應打擾。
男眾居士不可一個人到比丘尼師父住處,女眾居士也不可一個人去比丘師父寺院,應該有兩位以上一起去。到了寺院,男居士不可以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尼師父談話,女居士不可以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師父談話。
到寺院道場,不應該胡亂走動到處窺視,即使房間的窗戶沒關好,也不可以探視。要找某人,應該在客廳等候。
路途、靜坐、誦經、禪行、剃頭時、以及洗澡、如廁、乘車船、眠臥等時,勿禮拜法師。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外,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不得與出家眾結義為父母、兄弟、姊妹。
請開示,應預約時間。
師問話,當實答。一法師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報告,當側立靜候招呼,不得輕率插嘴,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后再請示。
法師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與之談話。
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亦不可任意評論或批評出家眾。
四、大殿規矩
進殿之前當先凈身心,洗凈雙手。進大殿不可以從門中央進入,除非門很小,只容許一個人走動。較大的門,一定要靠左或靠右進入,靠右進入則右腳先跨進去,靠左進入則左腳先跨進去。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帶入。禮佛、誦經、添油、上香、打掃時才允許進入大殿,平時不應該到大殿游玩。不得戴帽子入殿。不要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行游走。也不可以蹲在殿堂里說話,不要到處走動東張西望,禮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愿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大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共修禪坐外,不可坐于殿內。于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在大殿內盡量勿打呵欠、吐唾液等,迫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若在殿內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于口袋內。
進了大殿應該禮佛,如果我們在右邊,就地在右邊禮佛,在左方,就在左邊禮佛,許多在家眾有個錯誤的觀念,以為不在中間拜,佛祖會看不到他,這是不對的。
參加法會誦經或早晚課誦時,拜佛必須聽從悅眾師父引磬的聲音。唱誦念經時不可錯板拖腔,要符合法器節拍。
殿堂內立應以右手仰掌迭于左手之上,結彌陀印.手臂平放、雙目平視,斂目收心。繞佛時注意前后左右的距離,后面人的鼻子要對準前面人的脊縫,左右肩對肩,以保持隊列齊整。繞佛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繞佛第一圈轉角處須問訊,但不須住腳,只要雙手結毗盧印,上舉齊眉即可。繞佛表示對佛恭敬,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應直行念佛.眼睛平視正前方,繞三圈或七圈都可以。
帶去供佛的香,或有剩余可以交給香燈師父,不可隨意放在供桌上。
拜佛以后要按照順序排隊出殿,不能一哄而起作鳥獸散。
五、法堂或講堂規矩
聽經要準時,最好能提前幾分鐘到場,恭候法師,不應遲到早退。進法堂或講堂聽講應服飾整潔。執經本應如法(詳見前敬法中所說)。坐姿端正,抬頭挺胸,正坐攝心,不可左顧右盼,不可拄腭支額或趴桌伏臥。不可竊竊私語或大聲喧嘩。咳嗽難忍應用手帕或衣袖掩口。聽講時,應端坐或直立;不支頤交股、彎腰、翹足,應生殷重渴望心,專注聽講,如理思維。
六、齋堂規矩
在齋堂就坐應禮讓別人。應該將上座或空氣好的座位,留給年紀較大的居士。
端碗要用龍含珠的姿勢,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邊.不可讓指甲伸進碗里。拿筷子不可一把抓,不可執太低。亦不可執太高。飯前洗手,不能用臟手握食器。過堂用齋時碗筷應該排列整齊。一般過堂用三只碗,左右各一只,后面擺一只,三只成“品”字形,左后邊的一只盛飯.右邊的一只盛湯,后面一只盛菜。
用齋時不可散心雜話,需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用齋前須念供養咒,先供三寶,供養畢方可用餐。如果不是過堂,坐圓桌或方桌用齋時不要坐在正中的主位,以表謙遜。用勺或匙盛菜應適量適度。用筷子夾菜.只應該夾向自己這一面,不要站起來夾菜。盛湯時勺或匙不要向碗盤頂心挖取。共用的餐具里面不要用己的筷子去翻攪。公用的匙勺上面如果有菜膩余瀝必須瀝盡,才可以去菜盤或湯盤中取菜肴。不可嚼食或吞咽出聲。吃飯時不能講話,咳嗽應轉身向后以袖遮口避免唾沫染污菜肴。吃飯碗中不留飯粒。不對人剔牙齒。飲食知量,不可有剩飯菜。
有的寺院規模較小,用齋沒有正規過堂,早、午用餐同過堂一樣也要先供養,受食前合掌默念:“供養十方佛!供養十方法!供養十方僧!供養十方一切眾生!”晚上若用藥石,僅需合掌默念:“南無阿彌陀佛!”。吃飯時端身正坐,正意受食,不求美好飲食。不得趴在桌上用餐,不得搖腳蹺腿。碗要端平,不可低頭就食。吃飯時不得講話,也不能嬉笑。吃飯時不要剔指甲里面的污垢,不要搔頭,不要撕手腳等處剝落的皮膚。菜中倘有雜質或異物,不可讓鄰座看到讓別人起嫌心。徐徐進食.不可滿塞鼓腮狼吞虎咽,不要遺落飯菜,不可使餐具發出聲響,不得喝湯出聲,不得刮、舐食器,不可以使別人接過碗去添飯,不可以用手去拈散落的飯來吃.飯后剔牙要用袖子掩嘴。
有的寺院用齋后碗筷要自己洗,要認真洗好碗筷,不可油膩不凈。
七、掛單規矩
居士掛單時要主動出示相關證件,如皈依證和身份證。掛單房里如有同參生病要關心照顧,及時報告云水堂寮元師父或客堂知客師父。探病、照顧病人時,心中應該默念偈頌:“見疾病人,當愿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
不可在寺院抽煙,一時難以完全戒煙的居士,在寺院也要盡量減少抽煙量,而且只能在廁所或偏僻的地方抽,不許在寮房或公眾場合抽煙。有的寺院甚至不允許吸煙者掛單。
每座寺院都有云水堂規約,掛單人住后要仔細閱讀.并嚴格遵守。
要節約用電,不得釘破墻壁或在墻壁上亂涂亂畫。當愛惜三寶物,切勿毀損。如果不小心損壞,則需賠償。準時參加早晚殿。出去必須報告。訪人先敲門,讓入方入。不攜寵物入寺。
八、著裝規矩
到寺院衣服整潔即可,不要穿光鮮華麗花俏的衣服.更不可穿短裙、短褲、背心袒胸露背。參加法會或早晚殿課誦時要穿海青,受過戒的居士盡量搭縵衣。著衣先凈手,不凈手不得觸海青或縵衣。穿好海青搭上衣.兩手不可下垂前后擺動,應該將兩手迭掌,放在胸前。穿著縵衣要坐下時,先要撩起縵衣,不可坐縵衣于臀下。穿海青時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后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跪拜時雙手同撩前片,長跪時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腳收回。靜坐時.將蓋布巾置于海青內。
九、起居規矩
不可在寮房內喧嘩談無益之事。同處一室應知長幼大小,要溫文有禮軟語相悅,互相贊嘆勸勉,不得粗惡惱人,假使失語冒犯,應當軟言懺謝。同房間有人已睡或在用功時,不得打擾別人,即便自己念佛或持咒也不應該念出聲音。掛單房里有人睡覺,不可捉物發聲或大聲言笑。晚上聽到止靜板響即息燈止靜,上床養息。按時關燈,關燈前應先觀察詢問同寮準備妥當與否。衣服鞋子要放整齊。睡眠時不可思維惡事,應吉祥臥。不仰不伏,不得向壁,不得豎兩膝,應當枕手,微曲兩足,兩膝上下相壘,右臥如弓(若有惡眠、老病、右脅癰瘡者,則隨意)。非時不臥。凡臥不得赤體,應合衣而眠。起床后整理衣被。
洗浴時,不可以在浴室中小解。洗浴畢應當清潔浴室令凈。洗澡時不得與別人談笑,不可以唱歌。洗臉刷牙,漱口吐水要輕緩低頭,不可進濺旁人。
上面粗略談了入寺規矩禮儀,目的是為勸勉初學的居士或雖久學而尚未熟悉寺院規矩禮儀在家眾能做個得體的學佛人。威儀源于戒律,為三業大用,是每一位學佛人的行為規范,善用則能調攝修道者的心理.使身心都能精進而不放逸,從而安住于佛法中。若能依之修持,不但得以不惱亂賢圣,不惱亂六道四生,不造惡業.而且可以廣修善業,廣結善緣,修改習氣。由此體會佛法的甚深微妙,慢慢減少過失無明,漸漸的積功累德,最后必能達到究竟清凈安樂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