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本身就不是一個靜止的東西,有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不可能存在完全不變化的東西,當然這是一個大環境的角度來看,從局部來看,一些事情是可以長久的,例如修行愛情婚姻等等,都可以視作一件長久的事,那么世間都有什么難以長久的事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會合者必別離
所謂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這句話就是這個道理。不論是親朋還是好友,不論是血肉之親還是萍水相逢的普通人,彼此人都不可能一直在一起,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總有一天會離散,近的就是地域之分,遠的那就是陰陽相隔,特別是如今這個時代,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著故鄉田園;又或者家長出去打工,留下子女待守家中。這都是無法長久相處的鮮明例子。
強健者必歸死
雖然強身健體是延年益壽的不二法門,但在大自然的法則里面,這都是徒勞而已,不管你多么年輕,多么強壯,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那時你還能希望強壯的身體保護自己嗎?這是壓根做不到的事情,更別提還有死亡這個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現實了。所以說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著。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決后生大事,則生亦安,死亦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點在修行時尤為突出,有一些得道高僧,因為死而葬送了修行的一切,可以說如果能夠給予足夠的時間,那么時間成佛的人將成幾何倍數增長,奈何時間不等人,修行再高的人,也總有離世的一天。
閱讀推薦:放生的具體解析(上) 放生的具體解析(中) 放生的具體解析(下)
佛是什么??什么是佛?
一、佛,佛教術語,全稱“佛陀”,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經過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都可能會成佛。佛是脫離了輪回的、對于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凡夫無一具足,聲聞、緣覺二乘僅具自覺,菩薩具自覺、覺他,由此更顯示佛之尊貴。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廣大的神仙,佛者覺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將宇宙萬物三界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漢語中的“圣人”相近,但“圣”無法表達出覺悟和修行,所以當時的譯經者用了“佛”這個詞匯。
二、定義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里請注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
簡單的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佛學大辭典》:佛為仙人中之最尊者,又稱大仙,或金仙。
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三、佛祖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釋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是國主凈飯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為“釋迦族的賢哲”。
歷史上確實有如來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羅衛國的王子。后外出修行,終成正果,創立了佛教。后離家修行,于農歷十二月初八成佛。
擴展資料
真正的佛陀
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謂創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謂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說的修行方法,修行六度萬行,便有成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雖然也能發揮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神跡,但那不是佛陀重視的東西,最要緊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從徹悟中發出的偉大智慧。佛陀以人間的肉身,示現完成無上的大覺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勵有志學佛的人們,及時以此人間的肉身,追求無上的佛果。
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和圓滿覺悟者,稱為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者(梵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與佛教徒是師生關系,佛教徒自稱為“佛弟子”,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對于佛陀的態度,是尊重恭敬與請益學習,而不只是頂禮膜拜。其他宗教以為佛教徒頂禮膜拜是崇拜偶像的行為,這對佛教是極大的誤解,佛教徒的頂禮膜拜是發自內心對佛陀法身之無上甚深微妙智慧與慈悲心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而非對佛像的依戀與偶像崇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世尊告須菩提尊者“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是最佳的注解。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不許他的弟子為他造像,在印度原始佛教中也沒有佛像。他證悟到了宇宙的真理,并將證悟的方法告訴世人,要人們自己去證悟。只是后人把佛與佛法偶像化。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佛
百度百科-佛祖
佛教各類修行方法詳細介紹分類
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
(一)布施
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也無力的人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
(二)持戒
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持續不斷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忍辱
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樂。
(四)精進
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
(五)禪定
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達到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六)智慧
智慧包括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
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
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東西以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
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擴展資料:
對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師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錯了路。在修行的準備工夫而言,節制五欲,是很重要的。這是由于五官的媒介而產生的種種不好的心理活動。
這些由五官反應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應,是指眼所見、耳所聽、舌所嘗、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里產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做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日常物質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后才能講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法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一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也就是從生死的苦海到達涅盤;從煩惱的凡夫轉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種器具設備的船,航向對岸成佛的路上去,這就叫六度。
(一)布施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也無力的人怎么辦呢?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啞子呢?那就只要心想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
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錢出力,專門叫人去做好事、幫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實上他勸人為善的行為,即是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謂同病才能相憐,自己有痛苦有困難,覺得需要人家幫助,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困難,便也希望有人去幫助。
有人厭惡不肯出錢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稱之為“為富不仁”。其實富人的錢,如果不是橫財,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錢,把一個錢一個錢省下來,積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錢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們應該勸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布施有二個對象:一是布施貧窮的人,即是幫助需要救濟的人。
另一是布施宗教團體,即是佛教說的佛、法、僧三寶。我在紐約曾對學生說,你們要多多布施給三寶,有一個學生嘻嘻笑起來,我說:“你笑,是不是因為我是三寶中的出家人,我要你們布施,要你們不可貪心,結果把錢都給了我?”他說是的。
諸位有沒有想到為什么要布施三寶?佛教說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功德來得大。我們用錢救助人,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個人,還是希望一個錢救不了一個人?
布施給三寶,三寶所做的事是,幫助所有需要救濟的人得到佛法。因為人類的真正痛苦,不在于缺少物質。佛教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解決煩惱,這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法。布施給三寶,三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所以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的功德來得大。
也有人說,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沒有錢布施給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訴諸位,布施并不全是用錢,而且,用錢財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因為救濟人身的困難是小布施,救濟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與今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布施。
(二)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持續不斷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樂。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樂的話,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
(四)精進
第四“精進”,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謂肉體的生命,是指血肉之軀的生活現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則是我們的信仰所賴以延續的活動現象。
為了神圣的悲愿,我們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縮地做下去,便是精進,假若沒有精進的精神,便可能凡事虎頭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么,無論是對日常的生活,對身體的維持,以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廢,便是萎靡不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五)禪定
第五“禪定”,我教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達到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1)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們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
(2) 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經驗所希望達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萬物合而為一,凡是中西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達到這一階段。
(3) 物我雙亡,只有禪才能達到這一目的。禪,就是教你達到“無”的境界,無,并非等于沒有東西,而是沒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
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后,覺得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假的,雖然是假的,世界還是照常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狀態之下的平靜安逸的自我感。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不管上帝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觀念。
3.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既無小我,也無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潑地、無礙地存在。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坐在那里的。修禪定有許多方法,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法而已,禪的開悟,并非只靠靜坐,只是開始時,需要靜坐的基本訓練。
實際上念佛、誦經、懺悔、禮拜、祈禱,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禪的初步工夫,便是如何訓練你的心力集中。所謂“誠之所至,金石為開”,“誠”;便是心力集中。
心無旁□,只有一個念頭,集中在一個念頭,這就禪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諸位不可把禪定的范圍看得太狹小,禪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內的,禪是通于大小三乘及顯密二教的。
(六)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東西以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種修行方法,是一體的,其重心則在智慧上。不過,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則必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法。如果撇開其他五種,僅修其中一種,譬如說老是打坐的話,縱能開悟,悟也不會深的。
為什么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后,因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無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開了悟,開悟可使人們擺脫煩惱。
如果想得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煩惱,煩惱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現,智慧出現了,煩惱便解除,這是循環而互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煩惱越薄。
佛教修行多久能得神通?應該如何修行?
1、獲得神通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期限。有些人很快,而另外一些人很慢,快慢取決于他們過去生的巴拉密、修習方法、精進程度等許多因素。還有許多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今生證得神通。證得神通的人,只能是有慧根的三因結生者,三因結生者是指此人的結生心里擁有無貪、無嗔、無癡(即:慧根)這三因。結生心屬于果報心,它是根據上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決定的。如果當時成熟的是殊勝的三因善業,則能夠生起三因結生心,如果是低劣的三因善業或殊勝的二因善業,則只能生起二因結生心,如果是低劣的二因善業,則只能導致無因結心。這里的二因,是指只有無貪和無嗔二因,而缺少無癡這一因。這三種人,比較容易辨別的是無因結生者,他們是那種在母親懷孕期間并未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如誤服對胎兒不利的藥物等,而是天生發育缺陷,一出生患有聾啞或其他殘疾。三因及二因結生者從身體方面很難辨別,他們都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另外,佛音尊者在《清凈之道》里強調,獲得神通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他寫道:初學者得遍的遍作(準備定)亦困難,于百人千人之中,或有一人能得。作了遍的準備定者,生起(似)相難,于百人千人之中,或有一人能得。生起了似相得以增大,而證安止定難,于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證得安止者,以十四行相調伏其心難,于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即以十四行相調伏其心者,得神變亦難,于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得神變者,即刻現起神變難,于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即刻現起神變。
2、佛教里,獲得神通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定力的培育而得來的。(1)他首先需要嚴格持戒,遠離殺生、偷盜、邪淫、虛妄語、飲酒。最好能夠持梵行五戒或布薩八戒。
(2)然后,他次第培育定力達到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八種定。然后,他需要十四行相調伏其心。哪14種呢?(一)以順遍,(二)以逆遍,(三)以順逆遍,(四)以順禪,(五)以逆禪,(六)以順逆禪,(七)以跳禪,(八)以跳遍,(九)以跳禪與遍,(十)以超支,(十一)以超所緣,(十二)以超支與所緣,(十三)以支的確定,(十四)以所緣的確定。如果詳細的分析,將會是長篇大論。這里只簡要的講一點。在他以某一種方法獲得了八定之后,他需要以其他許多方法再獲得八定。這里主要是以八種遍的方法,具體是指:地、水、火、風、青、黃、紅、白共八種遍。按這里的順序分別證得禪定,這是順遍,如果從白遍開始證入定,再證紅遍等,則是逆遍,從初禪開始證入定,則是順禪,從非想非非想處證入定,則是逆禪。這是對心超強的訓練方式。(3)當他已經以十四行相調伏其心之后,他可以開始修習神通。為控制篇幅,這里僅以比丘證得宿命通為例。聲聞的宿住隨念是依于五蘊次第或以死及結生而憶念。是故欲如是憶念的初學比丘,自乞食回來及食后,獨居靜處,次第的入諸四禪定,并自神通的基礎禪(注:指色界第四禪)出定,憶念自己完了一切工作之后曾坐于此座。如是應順次的憶念其整天整夜所行的事情,即回溯其敷座,進入自己的臥座所內,收拾他的衣缽,食時,從村中回來時,在村內乞食之時,入村乞食時,出寺之時,在塔廟及菩提樹的庭園禮拜之時,洗缽時,取缽時,自取缽時至洗臉時的一切所行,早晨的一切所行,后夜的行作,乃至初夜的一切行作。上面這些雖然普通的人的心也明了,但遍作(準備)的定心則極其明了。如果在這些事情里面有任何不明了的,則應更入基礎禪,出定之后再憶念。這樣他便成為象點燈時候一樣的明顯。如是順次的回憶其第二日、第三、第四、第五日的行作。在十日間,半月間,一月間,乃至一年間的一切行作。以這樣的方法而念十年二十年乃至在此生的自己的結生的人,他當憶念在前生的死的剎那所行的名色。智者比丘,只要在第一次,便能離去給生而取前生的死的剎那的名色為所緣。前生的名色既已無余的壞滅,而生起了其他的(名色),所以那(前生的)處所是阻障如黑暗的、劣慧之人是非常難見的。然而他們(劣慧者)不應說‘我離去結生而取前生的死的剎那所行的名色為所緣是不可能的’而斷絕他的憶念。他們應該數數入基礎禪,再再出定而憶念那(前生的)處所。譬如強人,為了要取造宮殿所需的棟梁而伐大樹,只砍下枝葉,便壞了斧口的鋒刃,不能再伐大樹,但他并不放棄工作,跑到鐵匠的屋內,把斧頭整理銳利之后,回來再伐;若再壞了,亦同樣的再修再伐。他這樣伐時,已伐的部分不必再伐,只伐其未伐的部分,不久之后,便伐倒大樹了。同樣的,這樣努力的比丘,從基礎禪出定,以前已能憶念的不必再念,只憶念結生,不久之后,便能離去結生,以前生的死的剎那所行的名色為所緣了。(此段內容引自《清凈之道》)當他能夠知見上一世的死亡的情形,則已經屬于宿命通了。他可以繼續觀察上一世自己或他人叫什么名字,多少歲去世,生在哪里,父母是誰、生活在什么階層等過去生的種種。即如經中云:彼如是心得等持……安住不動時,引導其心傾向于宿住隨念智。彼于種種的宿住隨念,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主、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我于某處,有如是名,如是種姓,如是容貌,食如是食物,受如是苦樂,有如是壽量。我從彼處死,生于某處,我亦于彼處,有如是名,如是種姓,如是容貌,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有如是壽量。我從彼處死,來生于此界’,如是憶念種種宿住的形相種姓。
由于本人專門學習南傳上座部佛教,以上內容僅根據自己所學的傳承介紹,漢傳及藏傳對此問題作何看法,暫無法為題主解答。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411.html